APP下载

浅析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

2019-09-10李明琦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15期
关键词:线损改进措施

李明琦

【摘  要】电力系统中的线损是供电部门重要的参考标准,通过线损能够准确的反映出供电网络的设计以及安装是否合理,同时也能够直接反映供电企业供电水平,在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线损系统进行有效管理,这样才能够促进供电企业营销配电的水平与质量,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电能。但是从目前来看,在低压台区,对于线损的治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线损管理的质量,对此,文章就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關键词】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改进措施

1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意义

对电网企业而言,最为关键的一项经济技术指标就是台区线损管理的水平,实施科学、合理的台区线损管理可有效达到台区降损的目标,从而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际线损主要包含因管理因素而造成的线损及因技术因素而造成的线损。其中,技术因素包括计量装置的配置不合理、供电半径不合理等;管理因素包括因企业日常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够而产生的线损现象,例如未制定科学、合理的反窃电策略、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抄表等。在电力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能直接体现出其管理水平的就是降低线损的工作。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的损失电量加上电力企业的电能损失,相当于两个三峡电站的电力供应能力。因此,电力企业想要有效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就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有效措施,以降低或规避线损问题的发生,进一步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原因

2.1计量失误产生的低压台区线损

计量失误产生低压台区线损的原因包括:由于配电设施、变电设施在运行中出现问题,导致的计量失误,或数据有误,需管理人员对故障的设备进行及时的运维管理,或是对故障设备进行更换;设备二次连线连接错误或模块失效,在明确问题的前提下,应用相位仪对故障模块进行测试,并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终端分装失误,设备名称与设备有误,这种情况需要到现场进行排查,以进行档案更新。

2.2用电检查管理力度不够

用电检查是供电所营销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与线损管理息息相关。在线损核查中,发现现场问题较多,对台区线损合格率造成严重的影响,主要由以下几方面问题:(1)关口计量装置错接线。后台人员通过采集系统核查发现表计接线问题,指导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发现有的表计相序接反,有的表计接线虚,有的CT进出线接线反,有的端子盒CT短封连片未打开,还有的缺一相电压等,造成电量计量错误。(2)客户端计量装置异常问题。过负荷引起的CT烧毁、表计故障、缺相、失压等过失原因;直接甩表、甩CT的故意窃电行为;部分甩表用电的窃电行为等。

2.3计量故障产生的低压台区线损

如果线网断电时间过长,一些电池容量不足或电池性能较差的低压台区用电量采集仪器采集的数据异常。出现这类异常的关键在于,电池能源耗尽导致仪器计时器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台区线损的数据收集准确性。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计量故障就是远程信号不稳定导致计量数据不准。在一些用电量采集偏远山区,由于通信基站较少,信号难以稳定,电压台区用电户的用电量计量统计数据会出现较大误差。

3低压台区线损不合格的改进措施

3.1建立线损分析工作机制,加强线损异常原因分析

成立线损核查小组,明确营配部门分工,指标责任到班组,考核指标落实到个人。线损管理人员通过同期、上期的线损对比,对线损率异常的台区后进行分析,指导班组查找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降损措施并对班组流转处理情况进行跟踪,对处理情况进行核查,以保证核查结果落实整改。在管理过程中,争取做到“谁出错,谁负责”避免出现工作人员推卸责任的行为,实现台区线损的合理有效管理。

3.2安装合格的低压台区的考核表和计量表

在供电企业考量供电成本时应将目标放长远,公用设施应该从长远开始并安装更好的评级表和计数器。在安装检查表和低压站区域仪表时,必须使用技术过硬的电力人员,并且必须实施责任管理系统以安装检查表和计数器。为了管理低压变电站区域的线路损耗,检查和评估模块必须包含在主要工作项目中。应定期检查低压站区域的评估模块和仪表。如果在评估表和计数器中确定线路异常应做到及时的记录,并通知负责人检查并核实线路电损的原因,消除考核表的错误评估和计数器本身故障,减少评估计数器的线损。

3.3夯实基础,用足用好大数据

强化基础资料动态管理,根据台区网架变化、负荷调整、分布式电源接入等因素,及时维护台区相关信息,确保线损率指标动态更新。加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深度应用,依托采集系统对台区电能量、表计状况、采集情况等进行智能管控,确保每日通报各站(所)数据及时准确。每月20日,根据采集系统预测当月低压台区线损指标情况,对异常台区早发现、早诊断、早解决。加强表计退库末端管理机制,堵塞管理漏洞,防止因表计造成电能量损失。加强用电检查人员技能培训,应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开展技术分析与研判,引入智能分析仪等先进的仪器进行数据分析,精确评估窃电嫌疑点,提高打击窃电精准性。融合计量在线监测、智能诊断、台区线损分析、零电能量客户分析,对失压、失流、互感器变比、电能表开盖记录等内容进行常态化异常筛选和现场核查。

3.4考核表、计量表抄表同期

为了供电企业低压台区线损管理的方便,供电企业应该调整考核表和计量表的时间,争取考核表和计量表同期,预防抄表因为时间前后的差异造成低压台区的线损现象。此外,供电企业应该建立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制度,对于考核表和计量表的抄表实施监督与明确的制度管理,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应该实施责任制,尤其是抄表工作。抄表工作作为先训管理最基本的工作,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需要的是工作人员的耐心、细致和尽职尽责。抄表工作落实责任制以后在后期发现抄表失误就可以找到对应的负责人问责,这样能够提高抄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防治抄表过程中的漏抄或者少抄行为。与管理制度相对应的应该是工作人员的培训,供电企业应该做定期的培训,提高低压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技术和工作品质。

3.5技术层面的降损措施

从技术角度来看,通过提高测量装置的精度和精度,规范测量管理,按照国家标准统一安装电表,严格控制精度水平,减少了线路造成的损失。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数据分析。供电企业必须分析每个站提供的线损数据和线损报告,并在现场检查仪表和电表。第二是系统和测量管理过程的改进。供电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仪表管理系统和具体程序,严格控制仪表的使用,确保仪表安装和使用没有问题。第三是网络配置规划。电力供应公司应以协调的方式进行电网规划,充分考虑整个供电台区负荷分布,并尝试将变压器置于客户负荷的中间,以减少过多的线路损耗。第四是更换测量装置。定期更换客户的仪器和测量设备,使用灵敏度损耗小的设备,制定客户测量设备的轮转程序。避免因设备老化而造成的低压台区的线损问题的发生。

4结束语

低压台区线损管理是一个常态的、周而复始的工作,在降损管理工作中,要深度梳理自身问题,精细管理,细化职责,“一台区一指标”,做实、做真、做强,把线损管理工作当作是企业的生命线来抓,企业的效益一定会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洋瑞,杨鹏,申洪涛,冯波,赵俊鹏,陶鹏.基于聚类算法的低压台区线损分析方法研究[J].河北电力技术,2017,3602:8-10.

[2]沈明,刘恋,马佳妮,邢雅贤.考虑分布式电源的低压台区线损计算公式修正及线损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7,3806:676-681.

[3]高宁.“大营销”体系下农村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综合治理[J].农电管理,2016,01:31-33.

(作者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阳高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线损改进措施
城市电力配网降损策略
农村供电所线损管理分析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主变冷却器全停跳闸事故分析及改进措施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建议
农网配电线路线损成因及降损措施
压片机加料器充填叶轮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