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的运用

2019-09-10郭金亮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9期
关键词:史料初中历史探究

郭金亮

摘  要: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史料也是研究历史和开展教学的基础,尤其在当下历史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下,史料的合理运用对于培养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解决历史问题以及获得历史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史料;探究

史料是研究历史所需要的材料,通常都是过去的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其以多种形式流传至今,帮助今天的我们去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的进程。因此,将史料运用到历史教学中,可以说是历史这一学科本质的回归。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分类

1、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指的是用文字所记载下的关于人类历史活动的资料,其又分为正史类、别史类、地方志类、古文类等等,文献资料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需要,将其用作对教学内容的补充或教学主体皆可。文献资料对于理解的难度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文獻资料,就需要对其进行恰当的处理,常见的方式有摘引和转述两种方式,选取足以说明问题的部分文献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既能够节省教学时间,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2、文学史料

文学史料指的是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文艺体裁在内的,能够反映历史的资料。文学作品是重要的史料,其中包含了许多能够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和时代精神的信息。比如屈原的《天问》、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再如,历朝历代的诗词歌赋、传记等等,都是记录社会现状,价值极高的文学史料。教师在运用文学史料时需要注意两点,其一要注意区分文学与史实之间的差别,对于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文学要有清晰的区分;其二要根据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选择哪些史料比较合适。

3、图片与影像史料

图片史料包括一些古画、拓片、照片等能够直观真实反映历史社会面貌的资料,其所具有的独特直观性,可以弥补文字史料中的空白部分,拉近人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一般地,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直接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导入,例如,唐朝绘画作品中的房屋、人们的服饰穿着、外貌仪态;宋朝书画作品的市井生活、山水林石等等。通过与文字史料相结合的方式,既能够清楚地说明问题,也可以增强可信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而影像资料则是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包括有录音、纪录片、历史题材的影视等等,其中尤其以纪录片最为丰富,与历史学科联系比较密切的包括历史文化纪录片、伦理文献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等。同样地,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影像资料,也需要结合其他史料一同使用,增强说明性和可信度。

二、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促进历史概念的形成

历史概念包括时间、空间、人物等要素,其内涵会随着历史本身的不断发展而变化,多种不同的历史概念也在前后的交织联系中构成了一个知识网络,而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历史概念的重难点就在于理解复杂历史概念能力的形成,即掌握同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变化。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分别出示北宋时期与南宋时期的南北经济对照表,并添加背景资料:随着时代推移,南方的经济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发展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伴随着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重心也逐渐地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所以到南宋时,南方的经济发展也已经全面地超过了北方,观察表格可以看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期时已经大体完成。根据表格和背景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结论:北宋时期,南方的人口数量、种植面积以及赋税收入等方面均低于北方;而在南宋时期,南方的经济在人口数量和赋税等方面均超过了北方。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指的是南方经济的发展逐渐超过北方的过程,而这一过程跨越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共约700年,这一结果是在多方因素的综合推动下,经过长期的发展所形成的。接着,教师出示图片史料——不同时期的经济分布图,从图中所反映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分布情况来观察南方与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方面的变化。

2、培养表达与合作,鼓励实践与创新

在义务教育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和讨论,积极地听取和接受他人的正确建议和见解,善于与他人进行合作。因此,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且具有一定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达成教学目标。例如,在“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中,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时局图来引发学生的思考,这幅图通过对19世纪末中国现状的生动描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图中的细节,结合所学知识,来讨论一下图中的动物和几个人分别代表什么?最后再对漫画做一个总结。在这一过程中,将19世纪末时期的中国历史背景与漫画进行联系,是理解图中动物和造型各异的中国人寓意的关键,教师则要选择性地为学生提供信息来引导学生有方向地去搜寻史料,最终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构一幅完整的“时局图”。

综上所述,将史料合理地运用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之中,使历史教学变成了一个认识历史事实、探寻历史真相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使其探究能力、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都得到了培养和较大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雪梅.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144.

[2]  王德.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5):63-64.

猜你喜欢

史料初中历史探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