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志远 行自华

2019-09-10张政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45期
关键词:德育教育

张政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德育工作是一项“慢”的工程,需要做好设计与规划,才能让学校教育有方向性、阶段性和针对性。育华小学提出“自华”教育旨在“让每一个学生心智品行健康快乐成长,让孩子的心灵展示出璀璨与光华”。

【关键词】“自华”教育;德育;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常常存在着严重的灌输教育的倾向,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阻碍着德育工作效果的正向发挥。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是学生学会自我发展,是一个人进步发展的需要,也是追求个人價值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育华小学是一所刚成立3年的小学,我们针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情况,试图开辟一条有目的、有特色的德育之路。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学生的自我实现、自我表露的需要也在不断地增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的教育必须适应学生的这种新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各项集体活动中实现自我展示、自主发展,并创设各种成功机遇,发挥学生潜在能力,让他们动脑动手、动情动口,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素养。

自我教育是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认可的教育方式,育华小学试图通过自我教育这个突破口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并且有自我特色的道路。建校以来,学校领导从顶层设计、学校制度、学生管理、教育教学活动等方面根据学校教育的自身特点,一直在寻求一种将不同教育于一体的方式,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活动,完成丰富的德育内容,使教育要求逐步内化为学生的个体品质,我们提出符合育华小学发展特点的“自华”教育的概念,“自华”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内心充满积极向上,丰富学生内心的美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达到从内而外的全面升华。“自华”教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学生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即要求学生具有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心加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让“自华”教育成为引领育华小学学生发展的德育模式。

一、德育主题课程——爱心志远,以花比德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种花有自己独特的品格,梅花傲骨不屈,兰花雅正君子,莲花高洁清廉,菊花坚强勇敢,向日葵积极乐观,凌霄花互帮互助……以花比德,花品如人品。育华小学以真心育花,将学生看作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朵,用不同花的“花品”代表学生不同发展方向的成就,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具有花一样高尚的品格。

1.每个班级通过班会活动让学生自由讨论,共同达成共识,选择一种花作为班级的“班花”。“班花”的花品代表整个班级的发展目标,确立班级班训和班规。要成为怎样的人,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始终以“班花”所赋予的精神引领学生不断进步。班主任放手让学生自由动口、动脑、动手。竞选时,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实施过程中,从班花的种植,设立每天浇灌、拔草的人员,到利用“班花”设计班徽造型,都是由学生共同完成,这无疑不是一种班级精神的凝聚,也让学生在此活动中学会合作,理解什么是团结,更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价值,在自己的岗位上绽放光彩。

2.“班花”主题课程促进学生品德升华。育华小学打造的“班花”主题课程,不仅仅是德育方面的推进与探索,更是结合学校各学科特点进行的教育教学的课程探索。以“班花”为载体,让学生在此主题课程的实践中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品德升华,可谓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从内到外品质、能力的提升,实现“自华”教育的目的。

二、德育活动——“三礼一节”,身心自华

“三礼一节”是指我校依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学生打造的“敬书礼”“童盟礼”“少年礼”以及“芳华节”的德育活动。“敬书礼”是针对刚入学一年级新生,以达到开蒙启智,让新生学会尊敬师长,爱惜书籍,认识到学习是人生中一件重要的事情的目的。“童盟礼”的对象是2—4年级学生,学生学会心行合一,是学生学会友爱同学、团结同学,在个性发展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性格。5、6年级学生的“少年礼”是为了让学生创新立志,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学会真正的独立自主,为低年级的学生做好榜样。每年的三四月份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芳华节”,给提供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才华、风华的平台。“芳华”寓意对自然美好的向往,“芳华节”期间,我们也号召学生敬花、爱花、护花,并通过植树、环保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将口号变成行动。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将平时的所看、所想、所学在各大平台上得到展示,学生是舞台的主角与焦点。

以“三礼一节”为主体,其他各类德育活动为辅,从学生道德、品质、礼仪等方面规范和引导,也是与传统文化的相互融合,更是让学生从心灵上得到净化,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校内体验成长,绽放自己的璀璨与光华,实现自主、自觉、自育。

三、德育环境——学校、家长、社会“三位一体”

1.与家长和心同力,做育花护花之人,呵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学校构建了从“家长资源”的利用到“家校沟通”,从“家校合作”到“家校共育”的“和心家校”教育新模式。

学校不仅仅为学生提供机会,也为家长搭建与学生沟通、交流,一起进步、发展的平台。其中,每年一次的“家长一日体验”活动是一大亮点。体验活动期间每天每班有1-3位家长进入学校,和学生一起全程参与上课、大课间、实践活动、班级管理等。在家长来校体验之前,进行教育教学培训。了解课堂的流程,进行备课指导,家长进行备课并撰写教学设计,对应的辅导教师审核教学设计,合格后通知家长来校先听课、上课。体验活动后对班级管理以及课堂调控进行分享交流。老师能从平时的工作角色中抽离出来,可以从家长身上看到自己的缺失的部分,在工作中慢慢完善;家长也能利用教师这个角色看到学校生活中孩子的状态,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教师,融洽家长与教师的关系,做好课后的沟通;学生尝试与家长在课堂中以“学生”“教师”的身份相处,看到家长的另一面,更融洽了亲子关系,不擅长教书育人的家长勇敢地走上讲台,也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2.合理开发整合校外资源,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皮亚杰认为:“促使儿童由自我中心向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转变的关键是儿童的社会交往,儿童通过社会交往和社会合作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道德观念。”柯尔伯格在研究中发现,尽管在道德发展中,教師的权威有可能发生某些作用,但最终决定学生道德发展是否被促进的是包含在师生交流中的学生的推理。在活动中,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加深认识、增强体验、形成信念、养成习惯。因此,学校经常开展各类校外实践活动,如,各类研学活动,整合广东地区资源,让学生了解岭南文化,作为外来务工子女较多的学校,更多了解第二故乡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研学活动中自主探究,他们用眼睛看、耳朵听、动手做,脚步丈量,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清明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学生自己主持,讲述他们知道的革命先烈的故事,用自己的话语传递对烈士的感恩,用自己制作的纸鹤表达心中的崇敬;军事研学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学习了军事知识,了解军队生活,还通过一个个考验学会独立、忍耐、团结和感恩,等等。在这些活动和交流中,为学生提供各种不同的运用价值观念的机会,提高独立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建立自律意识。

在“自华”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面向学校全体学生,打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家校共育的教育氛围,有意识地培养每个学生使之心智品行健康、快乐成长,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等能力,实现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更让孩子们的心灵自然而然地闪现出璀璨光华,乃至于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奠基其美好的人生。

在“自华”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我校教师通过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以及专家的专业引领,教师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更新。我校教师大多数是年轻的新教师,“自华”教育理念也是给教师提供一个可循的方向。我们努力追寻,我们坚持在行动中一点点完善学生人格、一点点提升学生生命品质,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式的成长中学会自我教育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状态。我们也将继续依据学校发展规划,立足校情学情,不断完善,继续依靠德育课程建设、德育课题研究,更快、更好地提高我校德育质量。

[本文系广州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关于‘自华’教育的校本研究”(编号:17B42)的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丹.皮亚杰儿童道德培育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

[2]马璐.个体道德行为发生的阶段性及对学校德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18.

[3]马纯红.皮亚杰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

[4]曾昭皓.德育动力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

[5]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

猜你喜欢

德育教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德育出希望之花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