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村建设条件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探究

2019-09-10满桐彤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新农村建设管理

满桐彤

摘要:本文立足于农业经济管理视野,探究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管理模式相对滞后、人才综合素养不强等。结合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管理问题,提出完善制度管理体系、更新管理模式、提高人才综合素养等的对策,旨在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

一、新农村建设条件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体系不完善

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落实与发展,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其管理制度逐渐凸显出一些弊端和缺陷,这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的管理水平不高,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和限制“1。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规范性不足的问题,而且我国目前的农村资源比较匮乏,许多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比较滞后,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还存在着很大一段距离。

(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

在农业经济的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首先,由于受到农村经济的影响,导致许多地区在农业经济管理中仍然应用传统手工方法,例如,笔纸记录信息、纸质档案存档等。随着信息技术在我国各个行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但就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来看,其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度比较低。其次,尽管部分农村已经实施财务信息化并购置大量设备,但对于这些设备的使用频率比较低,传统的经济管理体系仍然成为主导。

(三)专业人才相对匮乏

高素质人才作为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条件,而就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来看,人才综合素养、核心技术问题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很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基础知识,自身的理论结构体系比较混乱。例如,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没有全面掌握现代化会计理论知识,在工作中浑水摸鱼,不懂得如何规避财务风险以创设更多的经济效益。

二、新农村建设条件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方法

(一)加强政府引导以完善制度管理体系

对于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经济管理问题而言,必须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在农业经济管理中,政府要明确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地位与重要角色。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规模、未来前景等,积极参与到当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为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与基本思路,以引导新农村建设下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及当地农业部门要积极外出学习并考察城市农业经济的基本管理模式,从生产模式、加工模式、市场运营模式等进行学习,然后回到农村农业经济发展中,充分借鉴城市农业经济管理思路,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涵与实际情况创新管理体系,出台相关政策为农业经济管理提供科学的保障。

(二)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更新管理模式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应用到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中。在许多行业及领域中,信息化技术呈现日益成熟的良好趋势。结合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业经济的管理问题来看,信息化技术仍然没有得以广泛应用和传播。鉴于农村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需求,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应当加强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的日常经营中,可以购置相关设备来进行农业管理,比如说在农产品的库存、销售工作中,通过实时系统的监控,有助于为农业经济管理者提供决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人才的招聘、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等,也可以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

(三)加强人才储备体系建设以提升人才素养

马克思主义中深刻阐述,人才作为一切社会生产活动的承担者。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濟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人才储备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各方面优秀人才参与农业经济经营、管理活动,将提高新农村下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水平放在重要位置,从人才引进方面增强农村农业经济的软实力。比如说,可以全面推行大学生返乡优惠政策与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为当地农业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配置相应岗位、提供创业指导与创业补贴,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农业经济建设及发展中,为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身的微薄之力,将繁荣家乡的任务传递给每一位大学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如何改善农业经济管理的不良模式,并引导农业经济的可持续与现代化发展,这在农业经济建设及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要更新农业经济管理体系、积极改善不良的管理模式、通过人才储备方法引进优质人才,结合新农村农业经济实际发展状况,进一步引导新农村下的农业经济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新农村建设管理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