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党的执政能力优化措施
2019-09-10孟郑涛
孟郑涛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这是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复杂局势的应对方案。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国家治理的主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推进国家和社会的长足发展,必须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升党的执政水平,树立执政党自身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党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和完善国家治理,在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国家治理;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6-0038-02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行全面深化改革,这是发展和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点所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与党的执政能力的现代化是相互关联,共同发展的。在国家治理现代化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政治民主化的兴起、文化多元化的推进、社会转型的矛盾凸显。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这就要求执政党,提高执政党自身的治理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腐败,促进机构改革。更关键是要深化其思想价值,加强作风建设,推进制度改革,并改善治理方式。
1 增强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性
1.1 党自身发展
面对新形势,就要求党在体制、党内人员的素质、领导能力等方面要有革新和完善。必须经受住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考验,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起,历代中共领导人助推和完成了理论的中国化,这是适应国情和时代发展的结果,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有益探索。由此可见,理论上的创新是执政党永葆生机的基本条件,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1.2 适应当前国际形势
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是当前世界形势的主流,国际行为体间的相互关系和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剧变。各国的执政党都着眼于世界和本国国情,积极协调和优化相关的发展战略,以期在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国际形势,把握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继续深化改革,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牢牢占据制高点,积极把握主动权。
1.3 政党先进的集中表现
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是一项深谋远虑的历史决策,也是一项重大紧迫的战略任务。紧密团结党和人民,是党增强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与时俱进,就是党的执政工作要体现出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永不懈怠。在不断的国家深化改革治理和党自身执政能力建设中找到新发展,取得新进步。从而在改变中不断创新,增强党的执政能力。
2 党的执政能力面临的挑战
2.1 政治上的民主化
随着国际民主化浪潮的涌起,个体权利意识的觉醒,对国家与社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这是新的历史使命和责任,要不断扩大民主,同时又要避免民粹主义的泛滥。这要求党能够更加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与创新,丰富民主政治的参与形势,扩大基层民主,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走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
2.2 经济上的全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全球的竞争加大。国际、区域经济组织和大型跨国公司随此而大量涌现并且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仅仅依靠国家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执政党在其中的作用十分关键,引导国家处理国际事务,执政能力的全面提升,助推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
2.3 文化上的多元化
与此同时,文化多元化的发展与盛行,要求执政党要牢牢占据制高点和掌握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积极弘扬主流价值观,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加强对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文化的扬弃,不断创新。社会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引领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 提升党执政能力的方式
3.1 思想建设
思想建设应立足于和服务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設,要不断解放思想,制定正确的思想路线,深入贯彻相关的政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再者,要进行思想建设,思想建设不是凭空捏造,理论创新必须依靠当前的世界形势以及政党条件和国情。理论创新和思想的解放需要与现实相结合。中国的民族性和国情决定了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推进执政党建设,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思想建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标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和制度的创新,坚持党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体现执政党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3.2 组织治理
党对国家的全面领导无疑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在此背景下,执政党的组织建设也面临着组织变革的时间节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需要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执政党。执政党建设的核心要素是执政党的组织建设。因此,变革党的组织治理是前提和基础,组织治理的变革主要包括:干部的目标选择,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变革,民主集中制的完善以及协调组织设置。
3.3 作风建设
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是其执政能力的外在体现,是关乎党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一是作风体现执政党本身的政治形象和精神风貌,要树立良好的政治作风。二是作风治理的好坏直接关乎民众对于执政党的政治认同,要加强作风建设,提升建设意识的战略高度,同时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包括监督机制、保障机制,以实现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4 制度改革
制度改革应该从党的建设本身着手,统筹谋划、夯实基础、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统筹有关党建的各类制度,分化和重组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做好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形成一套党自身建设的制度体系。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治理现代化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至关重要。执政党的发展和转型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有关。另外,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要不断组织、领导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思想理论的创新,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与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只有不断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党地位,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和社会,获得人民的认同,取得社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彦涛.国家治理能力的学科研究综述[J].行政科学论坛,2017(08):45-49.
[2]李尹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综述[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6(02):38-41.
[3]徐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J].大连干部学刊,2016(03):38-41.
[4]文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之维与实现路径[D].吉首大学,2017.
[5]郭玉洁.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编辑: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