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民间报房《京报》初探

2019-09-10张欣姬悦

海外文摘·学术 2019年16期
关键词:京报

张欣 姬悦

摘要:《京报》是清代民间报房出版物的代表,清代民间报房的《京报》无论从形式、内容、发行渠道、传播控制以及传播价值上都同历史上的其他朝代有所区别,对研究古代报刊和清代历史有一定的意义。文章从上述区别着手,探究清代民间报房的特色,为研究清代民间报房提供一些史料。

关键词:清代民间报房;《京报》;发行与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9)16-0005-02

清代的民间报房主要集中在北京,它们的鼎盛时期在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这六朝。”[1]关于京報的诞生和起源,有学者认为其起源于明代,亦有说是起源于清代,这里取“清代起源说”。清代,一部分原供职“提塘”的人从官方剥离,辑小报而售,还有一部分同“内府有关系,得印《缙绅录》及《京报》发售”[2],其中提到的《京报》正是由民间报房所发行的。长白山人在《北京报纸小史》中也有记载:当年东华门外,设有白本报房一所,但因代价昂贵,中下级宫吏及商民等无力订阅,于是黄皮报房应时而出。经营黄皮报房者,均为山东人,所谓京报房是也。”[3]可见早期发行《京报》的都是山东人,并且定价也考虑到了中下级官吏、商人以及普通百姓的经济能力。

1 发行主体

据黄卓明先生考,认为早在明代末年已有《京报》,当时的发行人多是一些可以接触到官方信息的“传抄人”。这些发行主体的突出特点是:以“盈利”为主要经营目标且与官方保持一致。

至清代中叶以后,民间报房渐成气候,成了《京报》的发行主体。北京东方收藏家协会的李润波在谈到《京报》时说:“北京城在嘉道年间有报房1-3家,咸同年间发展到6家,光绪年间达15家之多,以聚兴、聚恒、聚升报房影响最大。[4]这些报坊之间有明确的行业公规,发行费也有详细的规定。“报房的规矩, 每天价若干,每月价若干,当然有确定的数目, 但看报的人花钱则不一样, 看路之远近定价。”[5]《京报》的发行主体以“盈利”为主,并且已经有了根据市场定价的一套规则。清朝数代皇帝都采取思想和文化控制的极端手段,另外,这些发行主体们始终是朝廷方针大政的“传达者”,不敢越雷池一步,见于王先谦《东华录》中记载的雍正朝的“《京报》案”正是统治者思想专制的一个体现,也因此,《京报》的发行主体中规中矩,内容毫不“不出格”,从而受到了统治者的允许,得以长期发行。

2《京报》内容和编排

《京报》的内容较为丰富,涉及清代政治、经济、生活的各方面,是清代的“百科全书”,但是《京报》没有专门的采编人员进行采写,这与现代新闻传播较为不同。

关于《京报》的内容,齐如山先生在其《清末京报琐谈》中写道:其内容包括“朝廷政事、上谕、奏摺”。朝廷政事主要体现在宫门钞中,“宫门钞部分所发表的主要是当天上午或前一天的朝廷重大政事活动。”[6]上谕则主要是皇帝特别示下的谕旨以及皇帝批阅奏折的谕旨,皇帝批示语如“朕知道了、著照所请”等也照登不误。关于奏摺,则包括了京都衙门,各省巡抚督查将领等奏摺,这类奏摺又分紧要和不紧要,所以在印发时,也刊印两种供读者选择,要紧的奏摺会印上事件重要的顺序,以飨不同需求的读者选择。

关于《京报》的编排,根据方汉奇先生的划分,清代的《京报》在乾隆、嘉庆年间没有报头,无封面,书册装帧,采用活字和泥板两种印刷方式,出版时间符合“日报”出版的时间,通常在每册第一页右下角印有报房名称,第一页左上角为红色“京报”字样。而到了同治后,《京报》则普遍有了报头,颜色也变为黄皮纸。“京报的排版基本上也是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进行:第一页刊出版时间,目录;第二页宫门抄,第三页上谕,第四页往后为折奏。全文没有标点,也加任何标题。”[7]

总体而言,清代民间报房的《京报》内容和官方发布的信息相一致,没有出现自行采写的信息,在编排上较为简单,格式统一,缺乏一定的审美价值。

3 传播对象和发行渠道

清朝时期,各大报房为了实际利益的需要,《京报》的印制数量很多,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阅读、订购《京报》,但官吏和知识分子仍然是《京报》的主要读者群体,用以知晓朝廷政事。在订阅地区上则显示出北京集中而外地较少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传送《京报》的路程限制,也因此,翻印《京报》在各地盛行。

其他阶层,如普通平民、商人群体也是《京报》的阅读群体之一。在清代,一批传教士、交流使团等外国来华群体为了便利沟通、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政策方向,亦或是出了某种隐秘的政治和商业企图,也常订阅《京报》。

《京报》的发行渠道分为“京内发行”和“京外发行”,两者差异较大。在京内发行的报纸往往“送报迅速”,当天立见,一般由制定的送报人“送报入户”,据齐如山所记,他们往往背着蓝布包,这个布包两头有兜,包上有“京报”字。这些送报人“领地意识”明确,如果有人想要在“送报人”道路送报,则需要花钱买下。这种送报人都有公会,人心极齐。”[8]

“京外发行”的速度和京师的不同,当时邮政系统较少参与“京报”运送,但民信局会参与“京报外送”,速度较慢。“民信局又称民局, 是传递民间书信、 物品和办理汇款的私营商业组织, 大约在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创始。后来,民信局还在当时的商业中心上海、宁波等地设立总店,在各地设立分店或代办店,并与其他民信局联合经营, 构成一张庞大的通信网络。”[9]除了民信局这一发行渠道,“京外发行”也需要依靠送报人的双腿,但是往往也历时弥久。“近处两天一送,天津约5天一送,边远地区却往往需要一个月以上。为了维持生活和长途践涉的各项幵销,送报人除送报外,一般还兼营其他服务”[10]可见当时的送报人已经意识到单纯依靠送报收入有限,发掘出了拉长生意链条的方法,这应当是当前报业集团进行媒体融合开发产业链的古代经验。

4 传播控制与传播价值

《京报》是在清廷严格控制之下的生长的,本质上是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产物,注定不能带有关照普通大众的新闻报道观。清廷对《京报》的控制集中体现在《京报》的内容上,凡是没有经过批阅的奏摺不得发布,另外从根本上杜绝民间采写的可能性,只要是涉及朝堂的机要消息、伪造上谕等其他信息失实行为都要受到严厉的裁决。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有记载:“外间钞报,如《谕折汇存》、《阁钞汇编》之类,大抵皆照例折件,于朝廷立法行政本末无甚关涉。”可见,就连清廷自己也对“严格控制传播内容”这点毫不避讳。这客观上限制了民间报纸的传播效果,使得民间报纸更多地是“带着镣铐跳舞”。

虽然受到清廷的严格控制,未能完成向近代意义上报刊的转化,但是清代的民间报纸《京报》突破了清代以前的官报发行渠道单一、读者单一的局面,广泛促进了信息在全社会流动,推动着近代真正意义上的报刊出现,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直到清末,《京报》才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另外,《京报》是清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但令人痛心地是,目前《京报》的收集工作仍不完备,掣肘了对清代民间报纸的进一步研究。

5 结语

看待一个事物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现实环境,清代民间报房的《京报》虽未能像近代国人自办报刊一样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奔走呼号,但从那个时代看来,它仍然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闭关锁国的年代,为大众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使国民意识到报刊是可以到影响现实的。《京报》也从另一个侧面提示今天的新闻传播:只有真正服务于普罗大众的信息产业才能走得更远,行得更稳。

参考文献

[1]方汉奇.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4):205-220.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三联书店,1955.

[3]管翼贤.新闻学集成(第6册)[M].中华新闻学院,1943.

[4]李润波.北京报房的奠基石-京报[J].北京档案,2007(6):49.

[5]卓明.中国古代报纸探源[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

[6]方汉奇.清代北京的民间报房与京报[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0(4):205-220

[7]廖欣.清代京報研究[D].安徽大学,2013.

[8]齐如山.清末京报琐谈[J].(台北)报学,第一卷第三期.

[9]武志勇.传统民间报刊在清代的发行[J].现代传播,2008(1):90-92.

[10]潘贤模.清初的舆论与抄报[J].新闻研究资料,1981(3):245-262.

(编辑:王锦)

猜你喜欢

京报
“文本中的文本”:晚清时期新报中的京报
清朝传播政策的价值取向及评价
铁肩辣手乱世飘萍
全国结婚率“五连降”
新京报与千龙网完成整合
《新京报》早期营销策略检讨
“派大星”成华天首选伙伴目前不太可能回国参赛
21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跑赢全国
《新京报》早期营销策略检讨
《京报》馆回收报纸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