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教学问题与策略

2019-09-10何斌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生物教学

何斌

摘 要:在新的课改形势下,国家新進行新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学校,而教师是素质教育的推行者和推进者。素质教育离开了教师,那就谈不上如何推行素质教育。

关键词:生物教学;新课程教学;学生的自主性

进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我县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需要改变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生命,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能自主地解决问题。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完成其教学目的,这对于一个一线的教师来说至关重要,而目的是实施素质教育,追求最优化的教学。为达到这个目的课堂就成为了主阵地、主渠道。只有紧紧抓住了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提高教学成绩,完成教育培养人的任务。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教学关键在两个方面。

一、教师本身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观念

(一)提高业务理论水平

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因为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完成所规定的任务。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帮助解决。在这里面,学生需要的知识和达到的技能,并不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掌握的。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探究知识不再是教师单纯的传授和学生机械的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来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技能和技巧,来和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原由。《课标》在能力方面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能够正确地使用一般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第二,能够运用多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第三,发展探究能力。在第一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必须要熟练、正确地使用实验器具,知道如何采集和处理试验材料的方法,实验操作的步骤明了,熟练正确地绘图。在第二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要熟练使用电脑,熟练利用因特网搜集生物学有关的知识,熟悉有关生物学的有关网站,熟练发电子邮件等等。在第三项能力要求里面,教师应该在第一项能力和第二项能力基础上,巧设各种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发展科学的探究能力。这要求教师不仅仅掌握生物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的知识。如同位素示踪技术,这就要求教师还要通晓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往往把学生当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不要包办,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大胆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

二、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质

走向大自然,接触社会,“亲物”从而做到“爱物”,“亲民”从而学会“做人”。

我校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来自农村,抓住这一条件,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不断地拓展课堂教学的知识领域,尽量将课本知识渗透到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饲养等实用技术中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衔接并结合相关知识,让学生走向大自然,以缩短课堂和社会的距离,使学生能产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例如,在讲“光合作用”一节的时候,可带领学生参观县城郊区的蔬菜地。再比如,在讲“水中的藻类植物”一节的时候,可提一些问题:你生活中接触到的藻类植物有哪些?太湖的污染跟藻类植物有关系吗?查阅资料了解引发海洋“赤潮”和湖泊“水华”的原因。在讲“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作物的除草、除虫、生物防治、生态农业等内容进行讲解。实践表明,将这些知识在课堂上适时渗透,不仅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利用校园及附近的农田、溪流、池塘进行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调查。利用周末放假期间让学生走出课堂,参观访问农业科技,培养学生对农林牧副渔等多方面的兴趣。诸如作物种植、蔬菜栽培、果树移栽、水产养殖、生物防治等等,这些教学资源如果能结合教学充分利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丰富了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只有解放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和空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人。而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恰好就是倡导这样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并以此理念有力地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而教师则应该在“推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中扮演主要角色,不断学习新的理论,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并为新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

猜你喜欢

新课程教学生物教学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几点见解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对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教学的反思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新课题“算法初步”教学意义的研讨
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新课程探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