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枝一叶总关情—《登高》教学设计

2019-09-10张微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6期
关键词:画意杜甫意象

张微

一、学习目标:

1、掌握“以画入境,以画悟情”的诗歌学习方法。

2、运用诗歌常见意象,进行诗歌创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以画入境,以画悟情”的诗歌学习方法,并尝试诗歌创作。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诗人是最浪漫的人,诗心是最纯粹的心。在诗人眼里,柳的千丝万条是剪不断的思念,风的寒冷侵骨是理还乱的悲伤,月的阴晴圆缺是诉不尽的愁绪。在诗词中,诗人、枯柳、晓风、残月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写就了千古名句。一枝一叶总关情,喜怒哀乐藏于境。今天我们一起用“以画入境,以画悟情”的方法来学习杜甫的《登高》。

二、初识诗意

(一)、游戏闯关、预习检查(白板闯关游戏)

登高: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历来有登高的习俗。

猿啸哀:指长江三峡中猿猴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风吹落叶的声音。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 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新近停止。重阳登高,例应喝酒。杜甫晚年因肺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二)、反复吟咏,领会诗意

(1)全班齐读这首诗,并找出诗眼。

提示 :找出诗眼(“悲”),要读出“悲”的感情。语速放慢、语调低沉、抑扬顿挫。

(2)让学生自由诵读这首诗

(3)学生单独读,全班齐读。

三、以画入境,以画悟情

在中国,“诗情画意”一直是国人的审美追求,“诗情画意”是一种纯美的境界,诗与画对应,诗与画互通,诗可以为画点睛,画也能解味诗旨。诗歌的画意,以意象为基础,多个意象组合为画面,画面即意境,意境包含诗情。(思维导图)

(一)、創作首联画面

1、小组学习:以首联中意象为构图元素进行创作,并说明创作理由。

(小组学习讨论后,请学生在白板上进行诗歌画面创作,构图完成后进行解说。)

2、教师总结评价(展示教师创作的画面)

风急: 秋风猎猎 ,诗人衣袂飘飘,形单影只,身寒意冷 。

天高: 山远以显出天高辽阔,天高显得诗人渺小如沧海一粟。

猿啸: 猿是孤猿,虽不闻其声,已见凄厉。

渚清、沙白: 都是冷色调,显得凄寒、冷寂 。

鸟回: 鸟儿盘旋 ,引出无限凄苦。

这两句采用了仰视、俯瞰,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通过传神的意象营造出环境的高远萧索,凄清悲凉 。

(二)、创作颔联画面

1、小组学习:以首联中意象为构图元素进行创作,并说明创作理由。

(小组学习讨论后,请学生在白板上进行诗歌画面创作,完成后进行解说。)

2、教师总结评价(展示教师创作的画面)

无边落木:落叶至秋而落,萧萧而下,用无边无际的秋叶飘零渲染秋意之浓,让人感叹生命之短暂。

不尽长江:以波涛涌起,喻长江奔流不息,让人联想起时间流逝。

总结 :落木春夏,至秋而落,生命是短暂的。长江波涛滚滚,汹涌而来,是无穷尽的。一短暂一无穷,形成一种对比,叶子飘零水自流,无可奈何,生命短暂,韶光易逝,自己却壮志未酬,沉郁悲凉。

(三)、披文入情,再读诗歌

诗歌的画意与诗情是统一的,理解了画意之后让我们再读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出抑扬、读出情感。

四、深秋忧思,杜甫愁心。

《登高》的画意是萧索、寂寥的,是因为诗人的心里充斥着悲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到“ 登山则情满于山”,登高一直以来都是文人们借景抒怀的一个重要传统,登高诗中各种意象都渲染着诗人浓郁的情感。

(一)、小组学习:《登高》的诗眼是“悲”,哪些词语表达了“悲”,又是什么“悲”?

学生发言

(二)、介绍杜甫一生。

(视频展示杜甫一生并配以文字解说)杜甫也曾是“裘马轻狂的青年诗人”,曾树立“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人生理想,却仕途坎坷,前半生一直游历山水,写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直到45岁时,入京接任京兆府兵曹参军。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带着妻儿逃难,颠沛流离。一路上目睹百姓疾苦,写就“烽火两三月,家书抵万金。”流落于潼关时他的诗情最多,《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炽热的爱国热情感动着我们。767年写《登高》时,诗人已年近花甲,因长期漂泊、缺医少药、颠沛流离,患有糖尿病、肺病、疟疾、耳聋。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等离他而去;他的亲兄弟,有的病故、有的客死他乡;他的一个孩子因幼年时期的生活艰难而饿死。诗里有和他有相同逃亡命运的人的个人悲叹,也有对于国家、时事的悲叹。这首诗勾连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概括了诗人烦恼的人生。每一种愁,就像他登高路上的每一步台阶,诗人踽踽独行,艰难前行。

提示:①漂泊他乡 ;②羁旅之久 ;③时值悲秋;④离家万里;⑤登高而作;⑥孤独无友;⑦体弱多病;⑧人到老年;⑨国破家亡;⑩饮酒不能。

(PPT展示)

(三)、杜甫的忧国忧民沉淀在他的每一行诗中。大家酝酿一下感情,幻化为诗人,站在长江边,我们再读《登高》。(低沉而悲悯)

(四)、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老师想再读《登高》,以表敬仰之情。

五、学以致用,以诗抒怀

杜甫一生飘零,却在诗词中得到了开解,得到了慰藉。诗词不仅能塑造民族的大气磅礴,更能营造生活的诗意盎然,它是每一个人的骨气和底气,它是每一个人文化自信源源不绝的动力。

(一)、根据登高诗常见意象和感怀用词,写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七言绝句。

登高诗常用景物意象:

风高、雨霁;寒霜、朔风;孤雁、杜鹃;诗写丹枫、泪弹斑竹;山亭、水榭;片云 、孤月;孤山、古道;落 日、秋 风;缥缈、婆娑;江城、野渡;松风、花月;秋实、春华;冷沙、残野;梦飞塞外、人在天涯;故国、他乡;秋弄笛、夜吹笙;鹤唳、猿啼;离人、过客;老树、苍苔;轻烟、微雨;

登高诗感怀用词:

幽怀、遗憾;凄凉、憔悴;寂寂、悠悠;吟风、卧雪;愁里、梦中;闲爱、醉思;醉胆、吟魂;贫里、醉中;肠断、梦惊;客归、人悄;清幽、寂寞;丝丝、缕缕;淅淅、        ;飒飒、潇潇;

(三)、投屏学生诗歌作品和教师作品。

无题

冰霜遍野芳草衰,秋气萧森雁南飞。

斯人不见随风去,故地虽在昨已非。

六、作业

请同学们自己寻找意象,再创作一首诗歌抒发情感。

七、结束

杜甫的诗词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感动了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乡游子,一词一句都是诗人从千年前传递的呼唤,同学们,你们听到这呼唤了吗?诗词里有诗意的栖居,有词性风雅的辽阔——这里才是吾心安处,这里才有郎朗青天。

猜你喜欢

画意杜甫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刘少民
秋意
登高
来自林间的风
绝句
心灵独白
妹妹,别把我惹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