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2019-09-10徐栋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需求侧最近发展区层次性

徐栋

摘  要: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要实现“有效教学”必先从实现“有效提问”开始。课堂提问,要特别注意提问要对准学生“最近发展区”,满足学生“需求侧”,体现问题设计层次性,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有效提问;最近发展区;需求侧;层次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7-0062-01

课堂提問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可以说,要实现“有效教学”必先从实现“有效提问”开始。

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课堂提问不能随心所欲,应讲究一定的策略。

1.有效提问,对准学生“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特别指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是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那么教育过程就不可能成为学生发展的源泉,学生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影响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然如若超越了可能达到的水平,学生就因不理解而陷入被动,即过犹不及。语文教师应该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不断突破“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得到长足的发展。有效提问应以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为起点,对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缩短现有知识水平与预定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多数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能够做出回答,使学生的思维强度达到“最佳状态”。

教学苏教版《月光启蒙》一文,我校某青年教师在执教时,根据课后习题设计问题“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直接发问,搞得学生不知所措。五年级的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就回答这样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如果将此问题分解成“启蒙是什么意思?”“母亲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启蒙我?”从最后一个自然段几句话中,你能看出‘我’想对母亲表达怎样的感情?”几个“阶梯式”的问题当作学生学习的拐杖,帮助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提出“作者为什么用月光启蒙做题目”的问题,则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也将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有效提问,满足学生的“需求侧”要求

需求是指人为了求得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的事物,是人在欲望驱动下可行的、最优的选择。在课堂上,教师是“供给侧”,学生是“需求侧”。学生的需求因人而异,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他们掌握知识技能,进行阅读理解、提升语文素养的需求。

如我县一位名教师在执教“渑池之会”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读题: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和秦王是打了个平手呢,还是决出了胜负?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读呀、想呀、划呀、写呀、争呀、辩呀,课堂上是你来我往,各抒己见,生气勃勃。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这位老师又追问一句:“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一位学生说:“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我推想一定是赵王占到了便宜,所以我认为赵王胜了秦王。”一位学生说:“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了缶,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是赵王胜了秦王。”另一位学生说:“还有,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缶是赵王的手下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还有位学生说:“我是从乐器的声音中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赵王鼓的是胜利之歌,而秦王击缶的声音像敲破罐子的声音一样,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

这一问题设计对学生来讲,有极大的欲望。因为他不是片面认识蔺相如的特点,而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与不同角度来立体地感知蔺相如的人物形象。所以他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实际上就是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

3.有效提问,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

设计提问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有层次,有梯度。要循序渐进,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由易到难的回答问题;这样有利于让学生正确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新的台阶。因而,教师设计问题必须在问题的难易上下功夫,让人人有思考的机会,个个有答问的条件,每个学生的答问都能显示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如教学苏教版《天鹅的故事》中的“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它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第二次,第三次……”这几句,教师如果问:这几句话表现了老天鹅什么精神?学生不难作出答案,但理解却未必深刻。若教师改作以下提问,可谓振聋发聩:①这段话中有两个比喻句,第一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比?(突出地表现了老天鹅勇敢无畏的自我牺牲精神。)②第二个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又为什么要这么比呢?(通过生动传神地描绘冰面的质感,从而来体现老天鹅的勇敢顽强。)③省略号表明老天鹅重复一个动作,无数次扑打,这又能反映出什么呢?(从中包含着惊心动魄的力量。)这样,在教者的引导下,通过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层次清晰的提问,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就水到渠成了。

总之,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语文课的提问更应追求有效性。教师要想在语文课堂上把问题提得精当,就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到问得有效、问得适度、问得有层次,确立灵活多样的提问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需求侧最近发展区层次性
多元表征:促进儿童数学思维发展
流通发展新常态下的“需求侧”改革思考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设计“练习”
结合一堂考核课试论经典小说的品鉴与赏析
基于“最近发展区”的班级内分层教学研究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论促进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路径选择
探索提升业扩报装服务水平的管理办法
浅析高中数学课堂的提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