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

2019-09-10张强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良好习惯

张强

摘  要:叶圣陶先生所言:“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使人自觉的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也有可能会使人逐渐步入歧途,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使小学生受益终生。所以,加强对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探讨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7-0008-01

1.营造文化氛围,培养良好习惯

学校教育的魅力就在于它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可使学生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教育的目的。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小学教育中普遍采取的教育组织形式,学生在学校大环境中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班级通过集体生活受到团队文化的影响,这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班级的特点,尽可能地组织班级活动,让每一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学生相互影响,锻炼他们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改正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理念,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家校联手孕育,助推习惯养成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由此可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的重要性。小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因此,作为学生直接效仿对象的家长、老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应以身作则、起好示范带头的作用。做到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孩子;潜移默化,用细节感染孩子。特别是农村家长要改变读书是孩子唯一出路这一观点,从小注重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生活中人们经常习惯根据一个小孩子的穿着来判断其家长是否讲卫生,其实人们就是受了“娘勤看儿衣”这句话的影响,可见家人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同时家长还应与学校配合,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弄清楚学校每月的主题,配合学校教育自己的子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注重教育细节,稳定行为习惯

行为习惯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重复练习所形成的一种稳定、自动化的行为方式。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生活的过程中,任何一件小事或者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小学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意指导小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的学习。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他们的行为习惯还没成型,想要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就要从细节做起,例如,垃圾要放到指定位置不可随便丢弃,在路上看到垃圾时要随手捡起,在校园行走时要做到轻声慢步,衣服要穿戴整齐天天佩戴红领巾,上课时要端正坐姿,摆放整齐学习用品等等。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和家庭实际情况,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具体落实到位,同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行为规范,要如何进行遵守,教师还要经常观察学生,要找出学生的不良行为,然后用心分析找到根源,寻找对策。

4.研究儿童心理,强化良好习惯

小学生认识水平较低,兴趣广泛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许多行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情境性。如上课容易受干扰,学习静不下心,听到表扬就兴高采烈,听到批评就哭鼻抹泪,情绪外露;行为上依赖性、模仿性强,常常言行不一,主观意识差,这些都是正常的儿童心理特征。开展养成教育必须讲究方式方法,从儿童心理特点出发,以正面引导为主,“导”“堵”结合,在减少不良行为发生的次数和频率基础上,强化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基本的、孩子能做到的小事做起,不断地开展强化训练。如上课的坐姿、写姿,课桌上课本、作业本的摆放,坚持克服不讲实际,不讲方法,不注意细节的现象。

5.注意严爱相济,强调持之以恒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其次严而有爱,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不见实效不收兵。有些教师对学生不良习惯矫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放弃了。坚持才能胜利,持久才能有收获。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也要“严”“爱”结合,通过“严”达到“爱”。最后,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

6.给予赞美鼓励,促进自我完善

人都有自我完善的动力,学生作为“一张白纸”这种求好趋上的心理则更为明显。教师要抓住这种心理,积极发现学生的优良行为习惯和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赞美和鼓励。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将文明行为的检查工作和班级的各项流动红旗的评比紧密挂钩,设立值日岗、示范岗,可以从外在力量上更好地督促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参照标准来评价自己,约束自己,进行自我教育,最后评出“文明礼仪小标兵”和“示范班”。通过考核评比把文明行为习慣的养成推行下去,使整个农村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风气。

总之,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日常行为习惯比较差。在对农村小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学校应积极地营造养成教育实施氛围,鼓励家长参与养成教育,家校联手孕育,积极研究儿童心理,注重教育细节,助推习惯养成,稳定和强化,教育中注意严爱相济,强调持之以恒,给予赞美鼓励,促进小学生自我完善,使农村小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瑾.农村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之探究[J].学周刊,2018(02)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良好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辽宁省盘锦市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
农村小学生养成教育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农村小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良好习惯养成策略探究
挖掘语文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高校学生体育素质养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