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服务导向型图书馆用户档案管理优化

2019-09-10贾偌

兰台内外 2019年16期
关键词:数字化图书馆

贾偌

摘 要:随着当今社会向着大数据时代迈进,图书馆的读者档案规划和管理活动开始把服务导向作为其核心。笔者将对如今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活动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以服务导向为核心运作模式的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活动还有哪些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服务导向型;图书馆;用户档案;数字化

虽然如今已经进入电子信息时代,但是图书馆仍是重要的信息汇集和传播基地,随着数据时代的变革,图书馆以服务为导向的传统运作模式也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主要有图书信息和读者信息已经不再使用传统的储存方式,而是采用数字化存储方式,并且图书和用户信息检索也紧跟信息化的时代发展步伐,实现了数字化检索,以上转变活动不仅提升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图书馆信息的归纳、处理和保存,而且优化了图书馆以服务为发展核心的运作模式。

一、文献综述

学者张勇提出,如今的信息交流速度比以前大大提升了,要想图书馆在这股信息化浪潮中稳固地发展,就要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创新,不仅不能放弃以读者服务体验为核心的运作模式,还要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优化图书馆的服务体验,采用数字化的多种管理方法快速准确地记录和整理读者档案,还可以利用网络后台的数据分析读者偏好,再对图书馆内的书籍布局进行规划和调整,不断完善图书馆的管理细节。学者张晓凤提出,图书馆若是将自身服务作为发展核心,就要重视对读者档案的规划和管理活动,要始终坚持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发展理念,在读者档案管理活动中多聆听外界的意见,再根据意见进行相应的改进,尽可能优化图书馆的数据管理服务活动。截止现在,我国关于图书馆采取数字化信息服务模式的相关讨论和研究,文献数量稀少,研究主要停滞在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和有关传统运作模式的一些改进措施上,也没有关于利用数字化模式分析和优化读者阅读体验的相关研究。

二、如今图书馆读者档案规划和管理状况

图书馆读者档案的概念:图书馆读者档案是图书馆主要的信息来源之一,是指采用纸质或电子计算机记录读者借阅信息的档案,此档案可以实现图书的借还和信息查询。

1.对图书馆读者档案规划和管理活动关注度不够

图书馆读者档案管规划和管理活动其实是图书馆各项活动的中心,其他活动都应围绕他展开。但是由于图书馆过于依赖过去陈旧的管理发展模式,从而忽略了图书馆读者档案的管理活动,这也直接影响了图书馆带给读者的服务体验。我国大部分图书馆都没有设置专门的档案图书管理人员,图书馆工作人员并没有明确的分工,一人往往身兼数职,比如既要负责图书整理和档案记录整理还要负责馆内的部分卫生,读者管理等。并且很多图书馆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档案资料室,以上都不利于档案资料的集中分析和处理,且分工混乱不够专业化还会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效率和图书馆的服务体验。为了使图书馆的服务更为人性化,以上不足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弥补。

2.图书馆管理活动的核心已经发生改变

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活动是以书籍资源为核心的,从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图书馆也引进了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和管理设备,采用现代化的数字管理模式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比如现在的图书馆会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和书籍数据库。其中电子档案数据库方便读者档案的汇集、存储和处理,并且搭配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工作人员可以随时快速搜索读者的档案信息,不仅可以简化借阅流程,实现个性化的服务,还有利于后台分析读者偏好,从而对馆内的书籍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而电子书籍数据库又极大方便了读者检索和借阅书籍,节省了查找指定书籍的时间,从而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三、以服务为核心的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活动存在哪些不足

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活动是图书馆的工作核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以服务为导向的传统运作模式也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变,转而向数字信息化的运作模式发展,但是转变过程中也诞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读者档案规划和处理没有系统化

以服务为核心的图书館读者档案管理活动忽视档案管理方面的不足,缺乏完整化系统化的档案管理规划手段,比如没有存档制度或存档制度不够完善,没有将读者档案信息采取统一的格式记录,也没有进行细致地归纳整理,而是随便存储,这样不方便日后档案信息的分析和查找,而且一些重要的资料和文件由于没有专门化系统化的管理也容易遗失和不好寻找,以上不仅严重影响了图书馆工作效率,而且也不利于优化读者阅读体验。

2.读者档案信息没有有效利用

图书馆对于读者档案信息的利用不够充分,没有开展多种利用途径。如今图书馆要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还要加强对外信息服务建设,比如一些学术专题讨论和科研项目需要的书籍数据资料,可以由图书馆进行专门化的收集和提供。这就需要充分利用读者档案信息进行用户的个性化定位,从而对本馆内的资料进行规划整理,然后可以向用户介绍本馆内的资料收集情况,吸引用户采纳图书馆的资源,既达到了充分利用好读者档案资源的目的,又方便了用户的资料查找。当前要达到读者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我国图书馆相关档案工作管理还需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还有待加强,不应该再拘泥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形式,只对档案简单记录和整理,而是要结合现代化的数字信息手段,对档案资源加以利用和分析。

3.读者档案管理方法滞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与分享的途径越来越多,与此同时信息传递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图书馆的读者档案的管理不应该只停留在使用过去传统的方法,这样不利于图书馆以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目标。过去使用人工对档案进行记录和简单整理,效率低下,且出现纰漏后无从查证和定位。如今的图书馆读者档案管理工作要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运用数字化的手段,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档案记录、整理和分析,引进现代化的借阅机器,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和人力,还提升了服务质量,也便于图书馆管理人员定期对于后台的读者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图书馆的运转情况,采取有效的图书馆规划策略。读者还可以通过读者信息系统随时随地浏览自己的借阅情况和图书馆的藏书分布。这些都有利于建设以服务为核心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

四、以服务为核心的读者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法

1.采取专门化的读者档案分类体系

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资源优势,收集和整理档案信息,利用电子计算机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平台,并搭载具有本馆特色的读者档案系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形成专门化的读者档案分析体系,比如系统会自动生成读者借阅门类偏好、时间偏好。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手段统计馆内的总体读者的借阅偏好,以便于管理人员对藏书布局进行规划。

2.仔细分析读者的档案信息

前文中已经提到图书馆可以形成自己的读者档案管理体系,对读者档案进行分析。图书馆可以在借阅系统上插入一些小程序,读者在借阅或归还图书时可以选择参与电子页面上的读者小调查,然后后台对这些调查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样能了解读者的兴趣偏好,在调查程序中不仅可以设置有关书籍偏好的调查,还可以加入对图书馆环境意见、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等小调查,读者还可以在电子借阅系统专门的模块写下自己的建议。图书馆还可以创设本馆的图书讨论平台,读者们和图书馆工作人员都可以在其上交流谈论,此举不仅有利于图书馆及时采纳读者建议改进图书馆的服务,又有助于激发读者获取知识的热情。而且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算法,在后台分析了某位读者的阅读偏好后,在他下次借阅时就可以优先向他推送他可能感兴趣的书籍分类,这是因为有些读者对图书馆的藏书分布等并不是特别了解,这样也有利于读者对于书籍的查找和选择。

3.建立读者档案信息服务平台

图书馆要搭建以读者档案为核心的服务平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做好用户和书籍总体数据的统计和分类,前期的数據收集要严谨细致,这也是为以后搭建图书馆电子信息服务系统打好基础,有了这样充分的准备才好开展接下来的平台搭建工作。第二,平台开放相应的检索和咨询渠道,以收集到的读者数据为基础开展个性的定制化服务。第三,与其他图书平台展开合作,对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和跨平台合作,比如一些线上读书软件等,可以在本馆内进行有关合作的宣传,吸引读者跨平台享受阅读服务,又丰富了本馆的书籍资源,我们还可以与外包公司设计属于本馆的线上读书软件,读者不仅可以在上面浏览本馆电子化藏书,还可以进行线上续借等活动,在软件上插入一些本馆藏书分布的概况,定期推送新书、热书消息,既对图书馆自身起到了宣传作用,也有利于一些书籍资源被读者充分发掘利用。第四,提高图书馆图书信息检索效率,这就需要图书馆的电子信息服务系统不仅要做好前期的数据收集,还要做还后期的数据分类处理,在电子借阅平台上,不仅要设置普通的借阅分类,还要根据潮流设置一些小的个性化的分类,使要了解某一知识的读者能够快速检索到他所需要的书籍。

参考文献:

[1]于世花,张 勇.“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的创新与智慧服务的构建[J]出版广角,2017(2):6-8.

[2]张晓凤.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档案服务模式浅析[J]山西档案,2016(3):76-78.

[3]孟祥保,叶 兰.首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获奖案例的分析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5(3):42-49

[4]张 蓓,窦天芳,张成星,李洁芳.开发模式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4(1):87-91

猜你喜欢

数字化图书馆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图书馆
气味图书馆
数字化对行业影响难言“颠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