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研究
2019-09-10李智良
摘要:本文介绍了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思想教育及管理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互联网技术已经越来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当下年轻人群体,可以说,已经基本离不开网络了。互联网对于年轻人来说,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工具,也是获取信息和增加阅历的一条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学生其受教育过程中,较容易受到互联网中一些信息的干扰,影响自身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教师应能够深刻的认识到互联网所造成的学生学习模式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从而合理的利用互联网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优势和问题
1.教学效率高,受众范围广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具有很鲜明的特点,思政课教师可以依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快速有效的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教师的授课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授课,而是可以通过网络,以多种形式进行授课,使接受教育的人数不受限制,在时间的安排上也比较随意。但是,也正是因为没有面对面的授课,导致学生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有的学生可能对教师的课堂和所讲授的内容没有任何兴趣,不会通过互联网进行观看和学习,这样就失去了互联网授课的意义,虽然受众的范围比较广,但是最后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2.互联网内容丰富,信息量巨大
互联网连通了全球的数据库,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数据的上传和下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阅读和浏览相关的资讯和内容。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优秀的主流网站,总结一些关于思想动态方面的知识来供学生参考和学习。而且还可以在党的重要会议期间,通过一些网站的报道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整体学习的机会。但是互联网的信息量十分巨大,且目前在互联网的监管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导致一些不良的信息充斥着网络空间,造成严重的网络污染。这些不良的信息对于年轻的学生来说,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对于互联网的正确使用又增加了难度,严重者会使学生建立一种极端的片面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三、互联网时代下高职学生思政教學的方法分析
1.增加授课形式,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思政课教师应该能够利用这些变化积极的一面,来迎合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目前互联网上比较流行的微课的模式,非常符合当下的碎片式的阅读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随时进行观看。思政课教师在进行微课的制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向课堂上那样只是单纯的说教,在所要求的学习内容中,适当的进行思想的整合。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感受。比如,在党的重要会议时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会议现场同步直播,使学生感受会议庄严肃穆的气氛,这样也会使学生对正统的思想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2.利用互联网的特点,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是绝对的理论权威。思政教学的目的也是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和洗涤,按照传统的教学关系来说,教师的权威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的思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这给思政课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鉴于这种情况,思政课教师不应一味的进行排斥,应该善于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与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教学关系。比如,在常规的思政课上,教师对于课本和社会事件有权威的解读,但是互联网中的舆论却不同,学生们可能在思想上会有一些反复。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开一个实名微博,将课堂上观点发布到微博上,学生可以在微博中进行评论。微博大部分都是匿名的,所以这给了学生更大的私密感,也有勇气来质疑教师的观点。教师与学生在互联网微博上进行思政内容的探讨,充分的展现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可以疏解学生思想的问题,也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3.转变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
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了新的转变,单单只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了。因此,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模式,采取适合学生的方式。比如,目前在教学改革中经常会讨论的翻转课堂,就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在思政课教学中,教师要主动的淡化教师的教学任务,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教师只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学视频来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在互联网以及阅读中获取的关于思想政治的一些内容和问题,通过适当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也可以在讲台上进行公开的宣讲。这种新颖的方式对于解放学生的思想,融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此外,教师也应该利用课余的时间,不断学习新的思想和理论,接受新鲜的观点,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结语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一线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未来社会建设的重任。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动态教育和管理,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有着更加突出的意义。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素养要求,而是一个有修养、有能力、有志向的综合素质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基础专业的技能教育,同时也不能忽略政治思想理论的教育,使学生培养成思想积极健康、政治观念牢固、价值体系正确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职院校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们坚定信念、解放思想去探索新的教育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捷.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 求知导刊 , 2017 (16) :6-6.
[2]吴仕金.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J]. 考试周刊 , 2013 (a0) :163-163.
作者简介:李智良,男,汉族,湖南娄底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高职学生人生价值观研究。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娄底 4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