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护理对策

2019-09-10闵霞骆莉莉郭颖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肿瘤内科

闵霞 骆莉莉 郭颖

[摘要]目的:探析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情况及营养支持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19年4月-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拟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统计比较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前后营养风险评分。结果: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前营养风险评分为(4.47±0.95)分,营养支持护理后营养风险评分为(3.27±0.85)分,护理前后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为营养支持护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肿瘤内科,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支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59.3;R73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22-0022-02

近些年来,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了威胁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的重要疾病。一般而言,肿瘤就是机体在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在基因水平上不受正常生理调控致使异常增生与分化而形成的新生物。在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此类新生物生长完全不受机体调控,导致正常组织与器官受到损害,且无法得到正常营养,导致易出现营养不良状况。根据有关调查发现,约45%-80%的肿瘤患者伴有营养不良状况,不仅影响了患者病情康复,也影响了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患者生存率,所以,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早期营养风险筛查及给予营养支持护理是临床治疗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现选取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及营养支持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19年4月-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具有明确病理诊断,住院≥7d;(3神志清楚,无认知功能障碍;③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临床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伴有精神疾病及沟通障碍;②合并严重感染病变;③急诊手术者;④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200例患者中,男性97例,女性103年;最小年龄为14岁,最大年龄为82岁,平均年龄为(63.79±4.27)岁;肿瘤类型:肺癌60例,胃癌41例,结直肠癌19例,宫颈癌15例,肝癌¨例,乳腺癌10例,食道癌10例,淋巴瘤9例,其他肿瘤25例。

1.2方法(1)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采用自拟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基础资料、疾病状态、营养状态。①基础资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蛋白质水平等。②疾病状态:骨盆骨折或者慢性病患者合并以下疾病,如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肿瘤、长期血液透析,判定为1分;腹部重大手术、中风、重癥肺炎、血液系统肿瘤,判定为2分;颅脑损伤、骨髓移植、肿瘤终末期、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重症胰腺炎、存在胸腹水、APACHE>10分的ICU患者,判定为3分。③营养状态:正常营养状态,判定为0分;3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者最近1周进食量(与需要量相比)减少20%-50%,判定为1分;2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者BMI为18.5-20.5kg/m或者最近1周进食量(与需要量相比)减少50%-75%,判定为2分;1个月内体重减轻>5%(或3个月内减轻>15%)或者BMI<18.5kg/m或者最近1周进食量(与需要量相比)减少70%-100%,判定为3分。另外患者年龄≥70岁加1分。若评定总分≥3.0分,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需要营养支持治疗;评定总分<3.0分:若患者将接受重大手术治疗,则每周重新评估患者营养状况。(2)营养支持护理对策:①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给予患者口服或者鼻饲营养物质,补充营养。②肠外营养支持护理:经由静脉向患者注射氨基酸、葡萄糖、脂肪乳等营养物质,补充营养。200例患者中,132例予以口服肠内营养,50例予以肠外营养,10例予以肠内营养+肠外营养,5例予以鼻饲肠内营养+肠外营养,3例予以鼻饲肠内营养。

1.3观察指标统计比较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前后营养风险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版专业软件统计处理本文研究所得数据,计量资料表示为(x±s)形式,计数资料表示为百分比形式,数据分别采用t值与x值检验,若P<0.05,表示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前营养风险评分为(4.47±0.95)分,营养支持护理后营养风险评分为(3.27±0.85)分,护理前后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29,P<0.05)。

4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肿瘤发病率日益提高,且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状况。人体各组织及器官均需要足够的营养维持,倘若长期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就会造成组织及器官功能衰退,机体免疫力降低,相较于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更快,更容易出现坏死、出血、转移等情况,导致机体易出现无力、消瘦、发热、食欲不振、脏器功能损伤等症状,致使患者死亡。在临床中,肿瘤患者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对患者营养状态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患者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患者治疗效果,增加不良反应,还会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与生存率。所以,在肿瘤患者治疗中,一定要重视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确保患者营养状态满足临床治疗要求,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肿瘤细胞生长与扩张十分快速,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必然会和正常组织产生竞争,且在竞争过程中,肿瘤细胞永远是胜利者,因此,如果不给予恰当的营养支持治疗,就会对正常组织造成损害。目前,营养支持治疗方法主要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在临床中,给予患者恰当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力与抗肿瘤能力,还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的耐受性,减少不良反应,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营养支持护理后营养风险评分显著低于营养支持护理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研究结果与相关研究报道十分相似,由此证实,通过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恰当的营养支持护理对策,以此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确保治疗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表的效果十分显著,能够为营养支持护理对策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以此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加快患者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肿瘤内科
CBL与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联合运用
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分析
PBL教学模式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手卫生综合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
PBL 联合微信平台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的应用
护理干预提高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临床观察
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内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分析人性化护理在肿瘤内科中应用及护理效果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内科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肿瘤内科治疗并发症处理的临床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