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班幼儿美术创作兴趣性和自主性的培养

2019-09-10张冰冰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小班幼儿自主性

张冰冰

摘  要:美术活动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幼儿在美术作品中表达着他们的生活经验、愿望、想象和美感。新《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对美术创作产生兴趣并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创作,为此笔者努力探索孩子自主学习、创作的所需要條件和因素。并从几个方面出发去引导培养幼儿在美术创作中的兴趣性与自主性。

关键词:小班幼儿;美术创作;兴趣性;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 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052-01

“幼儿画”好似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表现幼儿内心世界的一个载体。通过美术创作,孩子们向我们敞开了他们神话般纯真的内心世界,发挥创造的自主性,挖掘创造潜能,使孩子们逐步建立起创作的自信,并从中体验快乐和成功的愉悦。小班幼儿的年龄约在三四岁,这是一个由无表现意图的涂鸦向有表现意图绘画转化的阶段。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缺乏自控能力,小手的肌肉发育还不完全,动作协调性差,停留在涂鸦期阶段,不少孩子甚至存在胆怯心理,且小班幼儿刚刚踏入幼儿园,由于独生子女的特殊性,许多家长忽视了孩子自主性的萌芽时期,往往在生活中事事包办,一味的模仿,缺乏创作目的和对事物的联想,对绘画缺少兴趣与自主性。因此,全面展开对小班美术活动中自主性的培养,进行相应的探索和研究具有一定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1.创设宽松适宜的情境氛围,激发幼儿兴趣,使其自主地融入美术创作中

(1)首先要做的就是从周围物质环境的布置上,去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其对这个活动感兴趣,有求知的欲望。我们平时要注重为幼儿创设一个充满儿童色彩的环境,让幼儿置身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我们经常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片、画、挂历等采用欣赏、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

(2)其次在情境的创设上,我们经常选择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图片、画、视频等采用欣赏、讲故事等形式,让幼儿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每一节美术课前的导入准备都非常的重要,要怎样去让孩子有目的积极地有兴趣的参与,情境氛围的营造很重要。

同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还可以根据所选的题材增设不同的情境(比如,讲故事、表演、播放幻灯、幼儿已有经验回顾等),激发幼儿兴趣,让其在美术创作中,自主地参与。

2.在主题内容的选择上面,贴近幼儿生活,培养其美术创作的自主性

(1)选自幼儿的生活,贴近幼儿的生活,从幼儿身边的人、事、物出发,所选的内容必须是栩栩如生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内容还应是幼儿印象深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而不是记忆模糊的生活琐事。

(2)生动有趣,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情感特点,易于理解,常见的事物。

(3)有创造的余地,富有想象的空间。例如,在美术活动《菊花》中,我们以孩子秋游到西湖公园看菊花展为知识经验展开,让孩子在认识菊花种类外观形状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各种颜色的菊花,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自主地发挥自己所见菊花的外观,在花瓣的展示上就风格万种。

以生活中,幼儿常见的事物为出发点,立足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让其自主发挥,更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

3.多样性、自由性的材料投放准备,激发幼儿美术创作的兴趣与自主性

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投放可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质量。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一个被动的观察者无法得到知识,必须通过在分析种种活动中自行挖掘或建立知识,幼儿的主动活动与教师根据目标精心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环境及投放的材料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提供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材料,让小班幼儿尽可能的接触各种工具材料,特别是幼儿时期必用的工具材料,从而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4.教师适时的指导评价,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所谓的自主性,以幼儿为主体,并不是完全地放任孩子发展。在幼儿美术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以旁观者的角度去进入幼儿的世界,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去激发幼儿创作的空间及想象力,让幼儿丰富自己的视野,例如,“宝宝”年龄比较小,小手肌肉没有其他小朋友发育的好,每次在美术活动中,他都是一个人在乱涂乱画,跟老师上的课完全没有挂钩,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老师,不是去制止,去手把手教他,而是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去跟他沟通,告诉他怎么画,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样下来,这个孩子的天性才不会被扼杀,否则他就会失去绘画兴趣。

在美术创作后的评价上面,教师的评价语也会影响幼儿的自主性发展。评价一个作品的好坏,我们一般是先从优点着手,再将不足,多观察,多鼓励,采用建议、协商的口吻去和幼儿交谈,“今天我们用了这个方法,下次我们用那个试试,你想它会是怎么样子的呢?”而不是说“你这样不行啊,这怎么长这样呢”。

总之,要留给幼儿探索的空间,创作的余地,引起幼儿的想象,倾听孩子的心声,观察孩子的表现,给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促进其美术创作的自主性学习及发展,才能让幼儿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真正地自主。

参考文献

[1]张念芸.学前儿童美术教育,2011

[2]陈莉.让幼儿的自主性在美术活动中得到培养,2006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小班幼儿自主性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数字时代的工艺美术摄影
浅谈美术创作的意识状态表现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视觉思维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价值分析及实践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繁荣社会主义文艺”语境下的美术作品创作的家风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