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积极情绪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

2019-09-10孔祥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心理健康小学生

孔祥梅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生是学习各类知识的起步阶段,其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自身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的发展与遗传、环境、社会、学习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健康心理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然后结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重点探究了班主任积极情绪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关键词:班主任;积极情绪;小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 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6-0036-01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班主任的情绪,实践表明,教师的积极情绪能使小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和身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关注力度。

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小学生指年龄段在7岁到12岁之间的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刚刚发展,对外界环境的认知能力也由弱变强,并且学生的情感较为丰富。因此,班主任的情绪状况可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积极乐观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较强的自信心。但是,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首先,目前大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学科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进而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积极向上的心态。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主要是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发展不成熟造成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保持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心智。

其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对小学生而言,人际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及学生之间的同学关系,倘若部分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学生就会表现的较为封闭,进而缺乏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内向,导致沟通能力的缺失。

最后,现阶段的小学生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导致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各类状况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学生对自我能力产生怀疑的最终结果。由于自信心的缺失,小学生会出现自我否定、自我批评等问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教师尤其是学生的班主任应该在教导小学生时采用鼓励的方法并注重积极情绪的有效利用。

2.班主任积极情绪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素质教育改革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学习成绩的高低,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学生的具体心理活动却鲜有关注。但是,随着教育教学领域改革的深入,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是保证学生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关键。

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教导学生时应注重学生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小学生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筑基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直接影响学生日后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情绪,发挥意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用乐观的情绪、积极有益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例如,班主任教师可根据所在学区的实际环境特点,组织学生多参加室外实践活动,通过带领学生劳动的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实践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

(2)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班主任教师的积极情绪可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增加师生之间的合理沟通,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实践表明,小学生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对学生的期待越来越高,除正常的义务教育课程之外,家长会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安排很多的业余课程,这些都使得学生产生了沉重的课业负担。

学生在各种科目的学习中不仅降低了学习效率,而且会由于课余时间的缺乏导致人际关系的处理出现问题。而教师的积极情绪对学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学生在教师积极情绪的鼓舞下,会自发形成处理人际关系的意愿。学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强化对自我价值的认同,形成和学生、教师之间良好的交流习惯,进而也减少了自我的学习压力,对学生抑制忧郁、自闭、焦虑的消极心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3)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每位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都会产生较强的自信心,在此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发现自身的优点,进而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对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以及自我价值的发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促进自身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通过班主任的合理引导学生会更加明白心理健康問题的重要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加敞开心扉,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进而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为学习成绩的提高创造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积极情绪可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可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课堂中,班主任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的有益实践。

参考文献

[1]李赫.班主任积极情绪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199-200

[2]马风兰.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7(16):28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心理健康小学生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积极情绪的主要干预综述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