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为主”之生命课堂

2019-09-10王锋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16期
关键词:生命课堂情境教学

王锋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学习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必须打造“以学为主”的生命课堂。我校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就推动“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尝试。

关键词:生命课堂 以学为主 情境教学 生态校园

以单纯讲授知识为主是一种“以教为主,目中无人”的课堂教学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的内驱力没有充分激发起来,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无生命的课堂),尤其对于我校这样有着大量学困生的基础薄弱学校来说,教师站在讲授知识的角度,往往就会抱怨学生基础差、不好教、推不动,教师缺乏信心,课堂效率就更低。针对这种状况,学校大力推进“以学为主”的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并没有成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要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破除思想障碍,其次要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必须把“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撑开生命课堂蓝天的一支长篙。(生命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不仅仅是为了知识而教学, 而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教学,它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旨在培养有智慧、有情感和德行的人。)

一、“以学为主”之内涵、特征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教育改革明确提出教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坚持“以学为主”改革是一条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原则,更是顺应立德树人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那么什么是“以学为主”呢?其表层意义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学生学习为主,不是以听老师讲授为主”“根据学生需求,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立足学情,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等,其本质内涵是尊重学生个性需求,提供合适的教育教学。“以学为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一)主体性。“以学为主”注重教学主体——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主导者、引领者、指挥者。老师已经不再是过去课堂中的权威和主讲者,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呈现生命的涌动和学习激情的燃烧。

(二)人文性。“以学为主”尊重学生个性需求,提供合适的教育教学。學生是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的生命有机体,学生的个性需求是丰富的,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的使命不仅仅是传授课本知识,更是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塑造生命、锤炼人格、培养能力、启迪思维。

(三)差异性。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老师上课的内容和考试评价的深度、广度、跨度都是有所侧重的,老师点拨引导的深度是有所区别的,作业的布置也是有层次的。

二、“以学为主”之生命课堂塑造

著名学者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的扉页写了这样一句话: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 可见,“以学为主”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课堂。课堂教学改革的本质是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我校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初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改变“以教为主,目中无人”的无生命课堂,大胆探索“以学为主,全面发展”的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1.“以学为主”生命课堂的关键词是“学”,其维度和目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从学生个体维度和目标看,这里的“学”包括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课中在教师引导下的深度学习,要实现的目标是养成学习的习惯,掌握学科学习的方法。这正是学校学风所倡导的:乐学、勤学、善学。我们倡导的“早读课大声读出来,晚自习静下来”,就体现了这种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就是为了养成一种乐学勤学善学的习惯。

从教师个体维度和目标看,这里的“学”是教师的导学,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导学过程中学生和老师作为完整的人,分别向对方真诚地展现着完整的自己,在互动过程中触动着彼此的心灵,从而实现真正的教育。此时的课堂教学充满着激情、闪烁着智慧、涌动着灵感,有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思维的跳跃,实现着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和人格的养成。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教风:以德立学,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从学生群体维度来看,这里的“学”主要指合作学习,其形式有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学习成果小组和班级展示等。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竞争欲望、相互协作的精神等。

虽然不同学科有不同特点,不同学科有不同侧重,但“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有其共同的规律:自主学习、导学导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从以上三个维度我们可以悟出一条共同的线索,那就是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行为的养成、品格的塑造、思维方式的锤炼和大脑的重塑等。尤其可见,这里“学”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其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其终身受益的品格和思维方式。

2.“以学为主”生命课堂之基“源于生活之情境”

2017年课程改革为建立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各学科基于学科本质凝练了本学科的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为此,国家组织专家编写了各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情境化教学已经成为各学科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教学手段。“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情境教学是其主要教学策略。从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及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情况看,学科核心素养要落地、落实、落细,学生的个性发展要得到尊重,就必须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行知识构建、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全国优质课大奖赛获奖课堂看,优质课普遍有三个特征:重视情境,实例教学;注重问题,解决教与学的体验;目标是核心素养培养。

目前,学校在校本教研中强调的集体备课和个性化教案撰写的要求,就是以行政的力量助推“以学为主”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集体备课的单元教学设计侧重于学科核心素养及教学情境的选择和问题的设置、知识体系的构建;个性化教案则更强调学生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的落实,让学生在活动、情境探究以及合作学习中掌握必备知识的构建能力,锤炼关键能力,培养高阶思维和崇高人格。

三、“以学为主”之生态校园打造

“以学为主”具有广泛意义,其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塑造生命课堂,促进学生多维发展,还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以学为主”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创设适宜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打造生态校园。“生态校园”包含两个层面,首先是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其次是人文社会环境融洽。

1.营造师生宜居怡养的校园自然生态环境。在新校建设过程中,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校园建设的重要位置,把它纳入素质教育整体思路中去考虑,投入巨资进行校园绿化、美化、亮化,綠色植物与汉唐风格建筑融为一体,山石与翠竹交相辉映,美丽的校园成为八里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这种自然生态环境下,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身心在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自然环境中受到熏陶,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对生命健康的关怀和尊重。

2.营造师生宜教宜学的校园人文环境。这种人文环境更加凸显素质教育的要求。

现在有一句时髦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不是“教书的”,我是“育人的”。这正体现了立德树人导向,也体现了“以学为主”的要求。那么,如何营造宜学宜教的校园人文环境?

树立科学的育人理念,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种全面育人观的指导下,学校倡导“人人都能成功,个个都能成才”的办学理念。这是对这种全面育人观的进一步深化,它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特长发展的“以学为主”理念。这种办学理念不把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对学生实行多元评价。在这种理念下,学校搭建更多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校的墙壁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课程文化等,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生态校园理念下的学生自主管理、校本课程走班制教学、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的自主活动、生涯规划和导师制等都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体现“以学为主”的改革理念。

当然,“以学为主”的生态校园必须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为最高原则,把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猜你喜欢

生命课堂情境教学
质疑——催生语文生命课堂
探究情境教学与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融合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生命课堂视角下高中物理课堂评价的实践研究
用“互动”构建生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