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浩九年,疯狂一梦

2019-09-10董雨晴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宁浩刘慈欣外星人

董雨晴

票房破19亿元,创下自己导演作品最高纪录这天,宁浩失眠了,药物助力下仍瞪眼到五点,才浅浅睡去。那已是春节档的尾声,宁浩和主演黄渤还在全国各地跑路演,宣传《疯狂的外星人》。在他心里,《疯狂的外星人》是一部值得拿来说的电影,也是自己拍得最好的一部。

1996年,太原小子宁浩从山西电影学院毕业,进了太原话剧团,当时话剧团半死不活,宁浩思前想后,他只身一人前往北京,开启了艺术漂流之旅。在北京混迹几年,宁浩一边考学一边打工,并渐渐对摄像产生了兴趣,开始帮人拍MV,手艺不错,越拍越多,北漂不到3年,房、车双全。

在24岁这年,宁浩决定要当一个导演,此后,他如愿考进北京电影学院,但不是导演系,因为导演系总是不招生。曲线救国,他读了图片摄影专业,宁浩回忆,那时他每个月就要拍好几条MV,为了赶场,他把能旷的课都旷了。赶上考试,他就把MV拍摄场地安排在考场旁边,拍摄中途去考试,考完了回来接着拍,一切有条不紊。

《疯狂的外星人》影片改编自刘慈欣短篇小说《乡村教师》。2010年,宁浩一举拿下刘慈欣多部小说的版权,那份神秘的荒诞感勾住了宁浩,“我挺喜欢他那种黑乎乎的东西,那种气质,我能拍好这种”。 广电总局的电影剧本备案记录显示,由于剧本不断改写,电影版《乡村教师》先后在2010年、2015年以及2017年分别备案过一次,中间因为版权过期,宁浩还续了一次费。等到《疯狂的外星人》正式开拍时,故事已经与原著相去甚远,看过故事的刘慈欣觉得不好意思再挂署名,但宁浩认为“人得讲道德”,电影保留了原著的荒诞内核,所以他坚持要挂刘慈欣的改编署名。

大刀阔斧地几易其稿,仍是与“找平衡”有关,对预算与回报把控严格的宁浩心里清楚,要拍科幻电影,大投资在所难免,如果不能找到普世的价值观,影片很难收回成本。

只不过,在剧本反复修改的9年里,世界一直在变,不只是社会背景、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还有宁浩自己的选择。

2014年,一位好友遭遇个人情感问题,宁浩陪他自驾出游了一圈,回来后有感而发,拍了一部公路喜剧片《心花路放》,以不到4000万元的成本斩获11.69亿元票房,成为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冠军。

恰恰就在这年,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上映,与让他登上大众神坛的《让子弹飞》比,《一步之遥》遭遇了很多谩骂,负面评价不绝如缕,与之两极分化的是业内人士的评价。

宁浩也看了这部电影,他在自己微博上感慨,“恣意妄为!好生羡慕!”,没过多久,深受激励的这位年轻人开始执行自己的决定,展开艺术探索。他开始较劲。

要做中国式科幻电影,宁浩也没有信心,他总是问自己,如果拍人类大战外星人的故事,那是好莱坞导演驾轻就熟的领域,在中国,用微弱的工业化能力去挑战好莱坞100年的工业化历史,显得有些傻了。宁浩必须拍一部中国口味的外星人故事。

最终,《疯狂的外星人》里充满了斗争,外星高级文明与地球低级文明之间、好莱坞科幻与东方文明之间……“是一个美国科幻片掉进了中国现实。”宁浩解释,把好莱坞式的外部文明拉入到中国的语境,先同化,再摧毁。比如,让外星人一起喝酒,和外国特工一起耍猴,都是用来同化的工具。

尽管《疯狂的外星人》中特效镜头多达900多个,因为担心工业化制造会影响故事本身,在片场,宁浩“遣散”了在前期就介入的特效团队和预览团队,选择按照自己一贯的工作节奏,在现场布置机位,讲调度。

这种特效后置的做法,会给后期工作增添很多压力,同時还要克服很多文化上的差异。比如,对惋惜这种情绪的表达,美国特效团队和宁浩有着很大的区别,“我想呈现猴子变成泼妇的状态,那种歇斯底里的感觉。”宁浩与特效团队前后沟通了三四十遍,一开始是邮件电话,后来直接飞到现场演给对方看。

正因如此,《疯狂的外星人》后期时间超过了一年,“其中的艰难困苦,不是急功近利的氛围下可承受的。”监制李修文回忆,个中煎熬不足以为外人道。

这种“费尽周折”,却是宁浩偏爱的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风,正如影片中的黄渤一边说着“活人还能让尿憋死了”,一边焦头烂额地应付烂摊子,充满江湖气,“看上去不能打,但是很奏效。”宁浩说。

(摘自《博客天下》2019年第5期)

猜你喜欢

宁浩刘慈欣外星人
刘慈欣科幻片《超新星纪元》启动
黄渤沈腾徐峥同框
《球状闪电》:科幻大神刘慈欣又一力作
婚姻如树,只是不会自己生长
外星人可怕吗
刘慈欣:《三体》之外,我只是个普通的工程师
外星人来了,谁当翻译?
巧克力的苦与甜
刘慈欣:中国科幻第一人
宁浩:放弃是经线,坚持是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