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山羊传染性水泡性口炎防治

2019-09-10李嘉辉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6期
关键词:黑山羊防治

摘要:黑山羊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疱性口炎病毒引起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人偶有感染。其特征是口腔黏膜发生水疱,口唇水肿、化脓、糜烂,流泡沫样口涎,并结有厚痂皮的疱疹,可使病羊采食困难,甚至死亡。该文对该病病原、流行特点、诊断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

关键词:黑山羊;水泡性口炎;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6.076

0 引言

羊水泡性口炎又叫羊口疮、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露水疮等,是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偶蹄和单蹄兽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特征是病畜體温升高和大量流涎,在口腔黏膜、舌面和鼻镜上发生成串、大的水泡等。对成年羊危害较轻,对羔羊危害较大,很容易发生死亡,且发病以后蔓延迅速,对怀孕母羊极易造成流产,给黑山羊养殖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经过近10年的黑山羊养殖经验,和江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兽医们的关注和共同研究下,对该病得到很好的控制和治疗。

1 病原

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为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水疱病毒属(Vesiculovirus)的成员。VSV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与口蹄疫病毒(FMDV)相似,58℃30min、可见光、紫外线及脂溶剂(乙醚、氯仿)都能使其灭活。该病毒可在土壤中于4~6℃存活若干天。对石炭酸能抵抗23d,0.05%结晶紫可使其失去感染性,不耐酸。

2 发病情况

通常发病羊各个年龄段都有,小羊高发,感染羊开始在嘴角出现大小不一的水泡,逐渐蔓延到整个嘴唇,有厚痂皮的疱疹,重者口腔肿胀,舌面可见大小不等的水泡,不能采食。夏末天气多变,雨水充足,容易积水,滋生蚊虫,各种昆虫大量繁殖,传播细菌病毒,天气潮湿,皮肤敏感,易受感染[1],而且年龄越低越易受到感染,发病率越高。另外,经过雨水淋洒的牧草也可能是一种传播途径。经治疗,发病羊群可以痊愈。

3 血清学诊断

有补体结合试验(CF)、病毒中和试验(VN)和ELISA方法。间接夹心ELISA(IS-ELISA)是vsv和其他水疱病病毒血清型鉴定广泛选用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成本低、速度快,液相阻断ELISA(LP-ELISA)则用于VSV抗体检测和定量。

4 症状

羊群50只,感染羊20只,其中中羊13只、羔羊7只,感染羊开始在嘴角没有毛的地方发生,逐渐蔓延到整个嘴唇,口唇、鼻镜可见弥漫性大小不等的水泡,大量流涎,口、唇沾有大量泡沫,嘴唇甚至肿胀外翻,水泡破裂后形成溃疡,继而形成黄色或棕褐色的疣状痂皮疱疹,严重者口腔肿胀结痂破裂流出带血泡液,张口困难,口腔粘膜、舌面深部组织化脓坏死而不能采食,见图1。中羊食欲下降或废绝,羔羊口腔严重溃疡,吮乳困难而不愿进食。病羊蹄部未见有水泡性病状。病羊因食量不足导致体型消瘦而死亡,死亡以羔羊为主。

5 临床检查

体温升高40.5~41.5℃,心跳98~112次/min,呼吸22~33次/min,听诊瘤胃蠕动音减弱甚至消失,部分发病羊出现瘤胃臌气,心音亢进,节律不齐,呼吸加快,部分呈腹式呼吸,精神沉郁、呆立或卧地不动,可视粘膜红肿[2]。

6 剖检

口腔粘膜红肿和舌面溃烂,喉咽部充血伴有出血点,表面附有黏液,颈部淋巴肿大,心肌有出血点,肺部有坏死灶、水肿,瘤胃鼓胀,肠壁变薄有出血点,肝脏、肾脏肿大呈土黄色。

7 治疗与预防

温水溶解高锰酸钾,用布刷去痂皮,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面,再涂抹碘甘油,早晚各1次,病情好转后,1次/d;喂食甲硝唑片(按说明用量使用),每天喂2次,金银花藤、野菊花煲水饮服;严重的可用青霉素+链霉素+维生素B2混合注射,1次/d,连续3d,用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羊身体,注意对健康羊、假定健康羊、病羊分别隔离,并用金银花藤煲水饮服。对羊舍及周围环境用1:3000菌毒灭进行彻底消毒,1次/d,用20%的石灰乳喷淋地面。加强饲养管理,对饮水、料槽、牧草、饲料进行消毒,适时投喂盐砖补充矿物元素,减少羊群啃墙等行为,保护羊口腔、粘膜不受损伤[3]。对患羊补饲,防止患羊因采食困难而进食不足,保持羊舍清洁卫生,通风干燥。除3只病重羔羊死亡外,其他病羊持续治疗1~2周基本痊愈。

8 生态学及传播

VSV常呈季节性流行,多发于热带潮湿地区。多在夏秋季(7—8月)发生,秋末趋于平息,霜冻后消失。VSV的传播多呈点状散发,大多沿着河流、森林流行。VSV为虫媒病,从这些地区捕捉的白蛉和库蚊体内可以分离获得病毒,试验感染伊蚊和库蚊,也证实病毒可在蚊体内增殖,因此定期对羊舍及周围环境进行灭蚊消毒,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很有必要[4]。VSV常存在于病畜的唾液中,一是在被污染的环境通过伤口直接侵入上皮组织,增殖后到达其他易感部位而产生病变,二是经口进入消化道,通过消化道上皮和黏膜侵入,经血液循环到达易感部位,进而发生水疱性损伤。人偶有感染,主要见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流行地区与家畜接触的人,通常不会产生水疱,但会有流感症状。

9 结束语

被国际兽疫局(OIE)列为必须通报的疫病,在我国VSV为外来动物病,国家进出境动物检疫对象中将其列为二类疫病。随着我国加入WTO,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量增加,为防止国外动物疫病传入我国,保护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对该病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涛,李群,刘伯玉.教学用纯化水疱性口炎病毒抗原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结果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6):112-114.

[2]卢建博,郑文铝,余云舟,等.重组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病毒包装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生物技术通讯,2018,29(2):183-188.

[3]隗金玲.动物水疱性口炎的诊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7(8):85.

[4]赵锋,赵翀,陈云岗,等.水疱性口炎病毒特性及疫苗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34(12):113-115.

作者简介:李嘉辉(1987-),男,本科,助理兽医师,从事动物防疫检疫与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黑山羊防治
贵州黑山羊新品系选育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云上黑山羊品种介绍
牛有机磷中毒的诊疗与防治
浅谈猪喘气病的病因、诊断及防治
论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受热面磨损及防治技术
无公害农药在防治蔬菜粉虱中的应用
苹果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