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脑膜炎治疗措施

2019-09-10曲文波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摘要:牛脑膜炎通常是由牛脑膜和实质出现严重病变而引发的一系列神经症状的总称,单一性的牛脑膜炎发病率较低,常以继发感染出现,该种疾病常发生于马驹,犊牛很少发病,发病之后治愈率较低,治愈成功率通常不超过25%。近年,随着牛养殖产业不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牛脑膜炎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临床上由于引发牛脑膜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在诊治中一定要明确具体的致病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治疗针对性。该文结合养殖场实际发病病例,分析牛脑膜炎的诊断和防治过程。

关键词:牛脑膜炎;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90

0引言

进入21世纪,牛养殖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养殖业在提高区域经济水平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复杂的问题。牛养殖产业发展中,因为牛肉营养价值较高,肉质鲜美,牛奶营养品制质好,具有广阔的养殖前景。近年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多,在养殖中面临的疫病问题逐步增加,引起多种疫病的原因日趋复杂,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其中牛脑膜炎是发病率逐年升高的一種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与养殖场的饲养管理和某些致病原感染有很大关系,表现为突然发病,具有很高的致死率,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需要认识到牛脑膜炎所造成的危害性,进行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发病原因,然后采取对症措施进行治疗,提高治疗的针对性。

1发病经过

2018年7月13日,1个养殖场养殖的奶牛群中出现以神经症状,呼吸急促体温稍微升高、运动出现障碍的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共养殖奶牛73头,其中成年牛41头、犊牛32头。病情在犊牛群中开始发生,发病十分突然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采取隔离封锁的措施,对患病牛进行药物治疗,但效果较差。该养殖场整体的卫生环境较差,母牛在妊娠期间,由于助产不当,犊牛个体较大,或者人工配种不当等因素,造成母牛出现一系列的生殖系统疾病,表现为子宫发炎,子宫内膜炎,之后长时间不发情或发情不规律。犊牛发病后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常来不及治疗就死亡。养殖场的整体卫生环境较差,饲养密度较大,圈舍湿度较大,粪便堆积,能看到大量蚊虫飞舞。

2发病原因

牛脑膜炎是脑膜和脑实质出现炎症病变的一种总称,临床上主要以神经症状为主,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常与妊娠母牛子宫乳腺出现急性感染或慢性创伤性阑尾炎,腹膜炎引起细菌感染,导致伴随性扩散而导致发病,结合该种疾病的发病原因,通常认为牛脑膜炎是由某种致病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炎症病变。当牛患有慢性鼻窦炎、额窦炎、慢性垂体脓肿等疾病后,病情的发展也会引起牛出现脑膜炎病变,一些致病能力较强的革兰氏阴性染色的致病菌还可通过断脐等途径,导致牛肉出现严重的发病症状。在牛养殖中出现脑膜炎病例,通常是由昏睡嗜血杆菌感染引起。犊牛感染脑膜炎除致病菌感染外,还与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有密切联系,如果犊牛出生后不能及时吃上初乳,导致机体免疫球蛋白获取不足,抵抗能力下降,很容易引发脑膜炎。

3临床症状

成年牛患上脑膜炎后,主要会表现为体温显著升高,温度最高升高到41℃以上,精神状态逐渐变差,采食量逐渐下降,直到停止采食,全身呈现出僵硬姿态,还有部分患病牛会表现为癫痫的症状。如果感染昏睡嗜血杆菌,患病牛的临床症状更为明显,表现的症状更为复杂,高热症状会持续很长时间,长的可持续12 h以上,食欲废绝,不能正常行走,全身出现癫痫症状。因为昏睡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属于一种急性发病经过,如果不能进行针对性的特异性治疗,患病牛通常在发病1~2 d后直接死亡。犊牛感染致病菌后潜伏期长短不一,通常新生犊牛表现的临床症状最为明显,表现为持续高热,精神萎靡不振,嗜睡,视力逐渐变弱,低头并出现间歇性的癫痫症状,个别患病牛还会出现肢体僵硬,行走迟缓,伴随头痛,眼睑肿胀,头颈伸直等症状。

4实验室诊断

采集病死牛的病变脑部组织,带回实验室后先进行涂片镜检,可发现革兰氏阴性染色的小杆菌,美兰染色镜前可发现菌体两端浓染不存在鞭毛。将病料粉碎后,划线接种到巧克力琼脂平板上,进行纯化增菌培养,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进行划线接种,放置在生化培养箱内,温度控制为37℃,培养48 h后,在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周围能看见针头大小,边缘整齐,圆形中间隆起无色湿润半透明的致病菌,菌落呈现卫生现象。将分离得到的致病菌转移到普通琼脂培养基上,培养24 h后,致病菌不能很好的生长。结合上述诊断结果可以判定致病菌为嗜血杆菌,然后进行特定性的血清学检查,最终确诊为昏睡性嗜血杆菌感染。

5治疗

牛脑膜炎治疗应该结合实验室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针对性治疗。大量实践表明,采用中西联合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相对于传统西药治疗,能极大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愈率。在进行抗生素治疗前,首先肌肉注射氯丙嗪注射液2 mL,进行镇定,保证牛的冷静。如果出现颅内压增高的现象,静脉注射2 0%甘露醇、10%浓盐水、25%葡萄糖、40%乌洛托品,剂量分别为500、250、500、50 mL。同时静脉注射10%华安密定钠注射液,每头牛静脉注射200 mL,抗菌消炎。中药以清热解毒、安神镇静、解除神经症状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药物为知母、黄连、龙胆草、黄柏、茵陈、黄芩、芒硝、木香、桔梗、木通、厚朴、朱砂、天竹、连翘,剂量分别为20、37、12、27、150、140、13、19、10、31、11、10、14、37 g,将上述药物共研为末,用水调和,一次性灌输,1次/d,连续使用5d为1个疗程,采用上述临床症状治疗9d后,有个别患病牛因为症状较为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牛全部恢复,健康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6预防

牛脑膜炎应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基层畜牧兽医人员应深入基层开展广泛性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疾病的具体流行特点,然后为养殖户制定针对性的饲养管理方案,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控制合理的养殖密度,提高饲养管理重视程度。还应注重做好圈舍的卫生消毒工作,定期清理圈舍内的粪便,选择使用菊酯类农药,及时消灭圈舍中的各种蚊虫,降低某些传播媒介传播致病原的几率。夏秋季节做好圈舍通风换气,冬春季节强化圈舍防寒保暖,为牛群营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的环境,减少多种应激刺激。日常应该重点做好母牛生殖系统疾病的调查和治疗,一旦出现发病应该停止配种,恢复健康后再进行补充配种。

7结束语

牛脑膜炎是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引发该种疾病的原因十分复杂,通常牛脑膜炎的发生和母牛妊娠期间感染某些生殖系统疾病有很大关系。作为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应该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流行病学调查,充分认识疾病造成的危害性,掌握该种疾病的流行特点、流行趋势,然后结合具体发病原因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方案,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高洪波,史艳荣,小牛犊脑膜炎的诊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0,31 (7):36.

[2]阿扎提古丽-阿不都热合曼.牛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当代畜牧,2017 (5):97.

[3]吴卫明.牛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新疆畜牧业,2015(S1):87.

作者简介:曲文波(1964-),男,内蒙古赤峰人,大专,兽医师,主要从事基层动物疫病防治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