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实践及对策

2019-09-10刘风光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思考

摘要: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 ASF)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虫媒传播的DNA病毒,病毒可通过软蜱传播,野猪和家猪易感,可通过猪和猪之间的接触水平传播。临床症状与猪瘟极其相似,通常表现为高热、呼吸困难、全身出血和神经症状。由于高致病率和高死亡率,且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用于防控,我国将其定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44

0引言

我国从2018年8月发现第1例非洲猪瘟,在短短1年时间里,全国3 1个省市区先后沦陷,出现150余例疫情,扑杀生猪116万余头,此病的高传染性和致死率给生猪养殖带来巨大的损失。随着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疫情防范工作也成为各级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实践操作中,非洲猪瘟的防控仍然以控制传染源头、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动物为主。

1防控实践

(1)严格疫情排查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重点对养殖大户、养殖密集区、过去发生过疫情的地区、生猪定点屠宰场排查,力争第一时间发现疫情,特别是将生猪不明原因发生大量死亡的地区作为重点排查对象。排查工作由各乡镇负总责,村级防疫员和村组干部具体负责,同时认真做好排查记录,严禁弄虚作假搞假排查。对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天1个电话排查,1周1次上门排查。其它规模养殖户1周1个电话排查、15天1次上门排查。

(2)严格生猪调运监管。在高速路收费站、县、市交界处设立检查消毒点,配备相应的检查消毒设备,并严格执行24 h值班制,从严检查过往运输生猪车辆,并按程序对车辆消毒。同时坚持每天查看动物卫生监督出证平台,及时了解是否有从疫情省份违规调运生猪及其产品的行为,并对其实施落地监管。

(3)应急值守到位。各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和各乡镇防治重大动物疫病领导小组坚持24 h值班和領导带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一旦出现突发性重大动物疫情,可立即派出专家现场初步诊断,按“早、快、严、小”和“露头就打”的原则进行处置。

(4)加强屠宰企业监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关闭B类生猪屠宰点3个,升级B类生猪屠宰点1个,新建A类屠宰场1个、保留A类屠宰场1个,采用冷链配送方式解决全县猪肉供应。严格落实屠宰行业官方兽医派驻及非洲猪瘟自检制度,并严格执行批批检、头头检的要求。

(5)部门联防联控基本到位。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配合联动,联防联控。沪蓉西长阳段高速公路管理所加强途经高速公路收费站点运输畜禽及其产品车辆的排查。县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市场流通环节猪肉的检查。县城管部门加大泔水及餐厨剩余物集中收集。县交运局、县公安交通部门对检查消毒点给予大力支持配合。

(6)防控知识宣传到位。一是利用微信群、QQ群将省畜牧兽医局致全省动物经纪人、养殖场和屠宰场的公开信及时传达给全县动物经纪人、养殖场和屠宰场,并在各乡镇干部、各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微信群里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发放宣传挂图、防治手册,向广大生猪养殖户及规模化养殖场业主宣传防控知识;三是在电视台答疑解惑、介绍情况、公开辟谣,坚定人们信心,保持社会稳定。

(7)全面实施“两场”封闭管理和消毒。该县加强对“两场”生产能力保护,一方面摸清全县范围内两场的数量,方便后续管理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督促“两场”做好卫生清理工作,加强内部防疫条件建设,并且要落实各项防疫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进而保证自身的生产能力。

2存在的问题

(1)基层人员缺乏相应的诊断装备及诊断能力。由于全县基层兽医工作者人员构成复杂,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质不高。基层兽医工作者对非洲猪瘟的临床诊断能力十分有限,相关知识储备及经验也不充足,缺乏相应的疫病诊断专业知识。非洲猪瘟本身属于一种外来新发疫病,基层兽医工作者更是对非洲猪瘟的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知之甚少。基层兽医工作者是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一旦没有及时发现疫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养殖主体防护意识及措施不到位。中小型养猪场和散养户为节省养殖成本,完全没有生物安全防护意识,不能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甚至对主管部门的相关制度及要求听之任之,人、车、物等随意进场,饲养管理、生产环境比较差等,这些不规范行为都为非洲猪瘟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3)执法力度仍需提升。尽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已经全面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泔水猪进行严格整治,但由于县域内的养猪户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化养殖程度较低,加之交通路网四通八达,执法难度较高,生猪违规运输、检测血样不真实、病死生猪随意丢弃等现象屡禁不止。

(4)基层兽医队伍不稳定,官方兽医人员严重不足。在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基层兽医和防疫人员的待遇偏低,劳动量却十分巨大,劳动和收入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基层兽医人员的积极性,基层兽医人员的流失和年龄断层严重,导致后继乏人,不利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具体开展。

3对策

(1)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县级PCR检测实验室,下放非洲猪瘟检测权限到县,深入推进非洲猪瘟专项监(检)测,全面提升非洲猪瘟的监(检)测和调查力度。加强县域内散乱分布的中小养殖户的重点监测和检疫出证检测,提高监(检)测密度,增加监(检)测频率,扩大监(检)测范围,保证能及时精准掌握疫情动态。一是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有效的技术性支撑,二是为生猪检疫出证提供精准依据。

(2)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基层防疫人员激励制度,增加基层员工的薪酬待遇,防止人才流失;另一方面,要加强动物防疫人才队伍建设,尤其要建设好基层兽医队伍,可以通过聘请外部专家讲课,前往先进地区学习交流等方式,切实提高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结合当地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兽医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做好面对重大疫情应急预案准备工作,防止出现因准备工作不足导致的工作混乱。

(3)进一步加强动物经纪人及车辆备案管理。第一,提高动物经纪人备案资格审查和准入门槛。动物经纪人必须懂得基本动物疫病防控常识,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具有一定职业道德水准,并且要经过考试考核。第二,建立健全动物经纪人诚信管理制度及黑名单制度,让动物经纪人不敢违反相关规定进行违规调运。

(4)以县为单位分区在县境边际建设检疫工作站,配齐检疫软硬件设施设备,开展集中检疫工作,确保外疫不传人、内疫不传出。

4结束语

在非洲猪瘟的防控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疫情演变情况,扎实抓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理顺管理体制,关爱基层工作人员,制定更加严格的管控措施及科学周密的应急预案,消除每一个盲点,严堵每一个漏洞,尽最大的努力确保非瘟不发生,有瘟不流行。

参考文献

[1]肖胜南,王瑾,王淑艳,等.浅析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兽医杂志,2018,54( 9):112-114.

[2]袁凯,张智瑜,徐秀荣,等.非洲猪瘟的防控思考[J].中国兽医杂志,2018,54( 8):122-124.

[3]倪家焱,李国兵,吕卫斌,等.鄂州市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畜牧兽医,2019,40 (4):33-35.

作者简介:刘风光(1976-),男,土家族,湖北长阳人,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防控思考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