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防控措施

2019-09-10张勇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非洲猪瘟经济损失

摘要:2019年,安徽省非洲疫情防控压力巨大。该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养殖户与监管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在非洲猪瘟疫情严峻的形势下,如何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非洲猪瘟;防控要点;经济损失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17.016

0引言

为更好地防范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安徽省五沟镇各卡点值守人员要提高思想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当前非洲猪瘟防控的重要性、责任感,要严防死守,盯死看牢,加强防控知识宣传,加强排查与防控力度,对过往车辆认真开展检查排查、验物、消毒,并做好检查记录,严禁引入不符合规定的生猪及其产品,切断病源传播,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各项工作。

1养殖方面

濉溪县五沟镇所辖21个行政村,11万人口,20万亩地,年饲养量500头以下的养殖户210户(散养户),年饲养量500头以上的养殖户28户,年饲养量3000头以上的养殖户2户,全镇能繁母猪存栏1800头,全镇年出栏生猪45000头。为了更好的防控非洲猪瘟疫情的传播流行,该乡镇在交通要道设置非洲猪瘟防控卡点1个,24 h值班,全镇目前兼职防疫员19人。

1.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非洲猪瘟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播性,而且可以通过蚊子苍蝇等进行传播,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散养模式,变更为封闭式养殖,进出排气孔都要加装防蚊蝇设备。暂时没有更改条件的也要将开放式场所进行半封闭,可以用窗纱进行隔离蚊蝇,切断因此环节导致的疫情。同时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将原有的大养殖圈舍变更为多个独立式养殖小区,将原有的铁栅栏隔离栏变更为最早的砖混栏,可以避免疫情进行交叉感染。保证猪群在圈舍中饲养,不与其他野猪非商业化生猪或猪产品直接接触。要围绕养殖场的进出入口,投放有效的消毒剂,如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

1.2加大饲料环节控制

据调查,非洲猪瘟疫情通过泔水饲喂环节传播疫情,已经成为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要求执行,坚决不采取餐馆饭店剩余泔水饲喂生猪。同时不使用动物性饲料添加剂,如骨粉、血粉类产品,避免通过此环节进行病毒传播。为保证安全,可以购买小型的家用颗粒机,通过压制阶段的高温,杀死饲料中残留的病毒。

1.3加强流通环节疫情防控

人员流通、车辆流通、生猪交易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部分生猪收购商贩每日辗转流串在各个养殖场间,车辆很容易沾染病毒,养殖户要是不做好防范消毒清理工作,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造成新的疫情发生。进入夏秋季节后,雨水天气增多,部分养殖户在生猪出现不明原因死亡后,没有做无害化处理,将病死猪随意抛弃,很容易在车辆人员经过的时候沾染病毒携带入养殖场。另外,夏秋季节也是很多吸血昆虫如蜱虫繁殖的高发期,大量吸血昆虫繁殖,很容易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病毒,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旦发现异常患病的猪,应该进行严格的检疫,并将病情上报畜牧主管部门,禁止自行处理,更不能随意丢弃病死猪及上市销售病死猪。

1.4做好引种、配种、补栏环节控制

2019年上半年受到非洲猪瘟疫情影响,我国的生猪交易价格过低,导致很多养殖户出现大规模抛栏的情况。后期在价格高涨阶段,一些养殖户受利益驱使又大规模补栏,导致仔猪价格高涨。此时养殖户出现异常情况后,采取清栏的方式低价抛售,个别管理人员觉得从中有利可图,随意购买抛售的低价猪,不但买回来的仔猪出现死亡情况,还连累自家的养殖场。因此,养殖场应该始终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原则,避免随意引种,随意配种,要加强补栏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引进的仔猪质量过硬不携带非洲猪瘟病毒。到达养殖场的生猪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检疫与防疫,确保合格后才能混群养殖。另外,在养殖场内部还应构建清晰的清洁区域与污染区域。不管是生猪引进还是商业交接都要在不进入养殖场的情况下进行,如果条件不允许,车辆出入养殖场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停车区的设计要避免工作人员与养殖场车辆交叉污染,装卸区域应该距离圈舍至少20 m以上。运输猪群的车辆与其他车辆每次使用前后,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洗与卫生消毒,车辆运输下批动物的间隔时间要超过48h。

2监管方面

2.1 高度重视,做好防范监测工作

非洲猪瘟是世界范围内危害生猪养殖业的“头号杀手”,发病率、死亡率高达100%,且当前尚无有效疫苗可供免疫,疫情早期发现难、预防难、根除难、防范难度极大。建立镇村干部包村、包组、包养殖户的非洲猪瘟防控领导挂钩网格化责任体系,随时跟踪辖区生猪养殖户数、养殖数量。乡镇要求各村必须高度重视,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监测工作,认识其重要性、复杂性、严峻性,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减少损失,积极做好防范监测工作,确保全镇清洁无疫的环境。

2.2明确责任,做好防控工作

首先,坚决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村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村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按照条块划分,网格化管理的办法,强化各个环节的监管,切实做好监测防控工作;其次,要持续开展疫情监测工作。各村防疫员及村组干部要发挥作用,全面开展疫情排查工作,对村内各生猪养殖场户进行每天巡查,做好登记,建立详实的排查记录,将巡查结果准时上报镇兽医站。再次,强化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发放有关宣传资料,养殖场户悬挂宣传画,对生猪贩运人员、屠宰经营人员进行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培训,提高防控责任意识与技术水平,为应付突发疫情做好知识的储备;最后,强化生猪养殖场户的管理。村辖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户,实行村组包抓教育与引导,使其科学饲养依法防疫。坚决禁止跨地区引进生猪,严禁使用泔水喂猪,严禁饲喂含猪血成分的饲料、饲料添加剂;最后,强化畜禽贩运人员的监督管理。全面摸底调查,建立生猪贩运人员备案登记制度,禁止近期贩运生猪。

2.3强化管理,做好疫情处置

各村要成立应急小分队,进一步健全应急机制,做好一切突发疫情的防控工作,如有可疑疫情,在第一时间上报镇政府、镇兽医站,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坚决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镇政府将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纳入年终考核,组织相关人员对各村的防控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对工作推诿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发现问题严肃处理;若因工作原因造成重大失误的,将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并取消村级年度各类评先树优资格。

3加强基层防疫体系建设

首先,加强基层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从场区布局、生产模式、洗消中心管理、引种控制、主要病原载体进出场途径以及内部生产周转等方面,加强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以彻底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其次,做好动物疫病净化处理。开展定期监测与评估,根据结果优化与调整免疫程序。采取监测、淘汰、种群更新、封群管理等措施,建立净化病种的阴性种群,加强人流、物流管控,有效健全生物安全综合防控措施,建立兽医档案,全程痕迹化管理。

4结束语

要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就要科学饲养,加强管理,严格监管引种、配种、补栏等环节,加强基层防疫体系的建设,政府加强监管力度,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的传播,避免非洲猪瘟大范围传播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金晖.非洲猪瘟无害化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新农业,2018( 21):37-38.

[2]黄萍,陳威宇,鲁义敬.非洲猪瘟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畜禽业,2019,30 (2):63.

[3]周敏德,卢金明,魏庆嘉,等.非洲猪瘟防控与思考[J].吉林畜牧兽医,2019,40 (2):28-29.

作者简介:张勇(1966-),男,大专,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防疫检疫。

猜你喜欢

非洲猪瘟经济损失
无电之夜
对非洲猪瘟的担忧是否合理?
非洲猪瘟影响有限 短期猪价小幅震荡
双汇遭遇“非洲猪瘟”
我国东北首现“非洲猪瘟”,食用患病猪肉会致死
猪科宿主对非洲猪瘟传播的作用比较
四川省非洲猪瘟抗体检测结果与分析
烟民每年为香港带来逾百亿港元经济损失
下雪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