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化传播分析

2019-09-10闻祖杨王嘉乐逯万翔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短视频

闻祖杨 王嘉乐 逯万翔

【摘要】殷墟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如何在新媒体语境下利用短视频化手段去传播与呼吁,保护此类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时代与社会价值。本文结合当下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化传播现状、内容、途径、效果等问题进行研究,提出鼓励殷墟文化短视频传播者身份多元化、提高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程度以及加大对殷墟文化短视频运营过程之中的管理力度三种建议。

【关键词】殷墟文化;短视频;文化传播

【基金项目】安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殷墟文化的短视频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ASCX/2019-Z141,指导教师:尤元学。

科学技术的革新,促使媒介高度融合、交互发展,在当下融媒体时代,运用新媒体手段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不失为一种较为便捷、高效、全面的传播方式。安阳殷墟作为晚商都城遗址,以其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成熟完备的甲骨文体系,被推至世界古代文化的高峰,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殷墟文化的新媒体呈现方式的探究与传播效果的研究不仅对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播策略研究有着一定的理论意义也对传统文化新时代传播的途径、方式、效果有着现实的实践价值。

1. 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化传播的优势

殷墟属于世界文化遗产,位于我国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甲骨文的主要发源地。殷墟文化与其他类型的文化不同,殷墟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习惯。在进行殷墟文化的传播工作时需要将当地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特点考虑在内,并且传统传播殷墟文化之中的甲骨文、玉器、宮殿、都城遗址等内容在传播时,一般由当地年龄较大的原居民进行面对面传播,进而使得殷墟文化只能在当地或者当地附近区域进行传播。传统的传播方式不仅涉及到的范围较小,而且对殷墟文化遗产的后期传播与传承造成的负面影响。然而短视频化的传播方式的出现打破了殷墟文化传播的地域性特征,当地居民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对殷墟文化之中的甲骨文、铜器、玉器等器物文化进行短视频的拍摄,在短视频之中讲解各种文化的来源特点以及文化背景,而且短视频发布者还可以及时与信息接受群体进行及时互通问答,不仅可以提高社会群体对于殷墟文化的了解程度,还可以提高短视频发布者的传播效果。

2. 现阶段我国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化传播现状

2.1 短视频传播者身份较为单一

现如今,有关于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信息传播者的身份较为单一,主要有以下几种身份:

第一,文化保护机构。据相关统计,在各种新媒体短视频软件之中,殷墟文化遗产官方的文化保护机构对于殷墟文化的短视频发布量较多,并且此种机构具有专业的文化管理理念,对于殷墟文化保护意识较高。发布的短视频内容一般以殷墟文化之中的甲骨文、景区特色,青铜器以及甲骨窖穴的基础知识以及来源历史较多,视频发布频率较高,并且内容较为全面是殷墟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者的主要身份之一。

第二,以经营殷墟文化产品的为主的各种企业机构。此种身份具有较为突出的商业性质,其短视频内容也多为与殷墟文化相关的各种文化产品,例如:甲骨文书籍、青铜器模型等等,企业发布短视频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第三,民间自发形成的殷墟文化交流组织。此类殷墟文虎发布者一般是殷墟文化研究学者,其短视频信息发布较为频繁,而且内容理论性较强,一般多是各种文化的历史来源和发展前景。

第四,文化遗产项目工作者。殷墟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所以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会根据实际殷墟文化的内涵以及特点发布出传播性较强,内容较为丰富的短视频信息,提高殷墟文化遗产在世界之中的地位。

2.2 短视频传播内容同质化

由于殷墟文化遗产短视频传播者的身份不同所以对于殷墟文化的短视频内容也具有一定差异性,一般来说殷墟文化短视频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各种文化知识来源与背景介绍;殷墟文化之中历史人物的故事讲解;殷墟文化学者访谈;有关于殷墟文化活动报道;殷墟文化保护工作动态。殷墟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其内容显得较为传统,若在短视频仅仅涉及到以上五种内容,则其中的内容总会受到些许质疑与误解。例如:一个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公众号就有一个有关于殷墟文化历史来源的制作精良的短视频,但是由于内容过于理论化,并没有起到较好地传播效果。

2.3 短视频市场运营存在缺陷

从某种角度来说利用短视频来进行殷墟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具有市场效益,利用殷墟文化短视频来进行某些文化纪念物品牌的构建可以提高短视频的传播规模,但是我国有关于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运营存在一些缺陷,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对于殷墟文化进行短视频传播往往只关注其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市场之中短视频市场的运行是否顺利,进而使得一些付费类型的短视频的价格偏高,使得部分喜爱殷墟文化的社会群体不愿为此买单,长此以往会打消了其对于殷墟文化的热情,使得真正喜爱殷墟文化的人群数量减少,给殷墟文化短视频市场的顺利运行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殷墟文化的宣传工作。

3. 殷墟文化遗产的短视频化传播的建议

3.1 提倡殷墟文化短视频传播者身份多元化

现如今,随着短视频化传播方式的普及,不能仅仅依靠文化保护机构、经营殷墟文化产品的为主的各种企业机构、民间自发形成的殷墟文化交流组织以及文化遗产项目的工作者作为主要的殷墟文化短视频传播者,应该使得短视频传播者的身份变的多元化,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利用网络公众人物实现殷墟文化短视频传播者身份丰富性。现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网络之中,存在一部分具有一定粉丝群体的“网络红人”。这些“网络红人”可以对粉丝的兴趣走向产生引导作用,在网络环境之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所以殷墟文化若想提高其在社会之中的知名度可以利用网络公众人物的积极效应,使得网络红人也可以参加到有关殷墟文化的短视频化传播活动之中,引导其粉丝的关注重点逐渐向殷墟文化靠拢,进而在网络之中产生殷墟文化的追随者,提高殷墟文化的短视频传播质量。

第二,提倡殷墟文化爱好者参与到殷墟文化短视频传播活动中来。殷墟文化爱好者具有较扎实的殷墟文化知识储备,所以殷墟文化短视频传播应该提倡和鼓励殷墟文化爱好者参与其中,进而使得殷墟文化可以缩短与社会群众的文化距离。殷墟文化爱好者具有较为专业的殷墟文化知识储备,进而可以保证殷墟文化的各种历史来源信息的准确。鼓励殷墟文化爱好者用短视频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不仅可以提高殷墟文化遗产的权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殷墟文化爱好者对于殷墟文化的兴趣,促进殷墟文化后期传播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此方面,安阳市文旅举办的抖音挑战赛“古都安阳飞常美”,充分调动安阳文化爱好者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去传播安阳,宣传安阳,具有极高的传播价值。

3.2 提高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程度

殷墟文化具有一定的传统性,所以殷墟文化短视频宣传者应该根据时代特点调整殷墟文化短视频表现形式,使得殷墟文化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时代特点,主要应该重视短视频的创新。殷墟文化短视频的创新具有两方面:

第一,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创新。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的创新,需要根据实际社会大众群体的信息需求对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作出适当调整,所以在对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进行创新时,殷墟文化短视频发布者应该对当今其他类型的新媒体加以了解。例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对其中的热点信息加以深入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当代社会人群的喜好偏向于哪方面,若发现殷墟文化可以利用某些热点事件或者效应扩大其视频化传播规模,则可以及时将殷墟文化短视频的内容与热点事件加以联系,提高有关于殷墟文化短视频的社会认可度,进而达到宣传殷墟文化的目的。

第二,殷墟文化短视频形式的创新。现阶段有关于殷墟文化短视频的各种内容形式已经基本饱和,其中的内容形式基本雷同,所以殷墟文化传播者应该及时对殷墟文化短视频内容形式加以创新,对于内容形式的创兴应该及时借鉴国外或者国内比较热点的短视频内容形式,对殷墟文化短视频之中的背景音乐、内容类型、画面效果以及基础拍摄环境加以调整,使得内容形式可以符合年轻群体的口味,进而提高殷墟文化短视频的社会活力,通过短视频内容形式的创新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殷墟文化的短视频化传播之中。

3.3 加大对殷墟文化短视频运营过程之中的管理力度

针对于殷墟文化遗产短视频市场运营存在的缺陷,社会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殷墟文化短视频运营的管理力度,主要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短视频运行市场的平衡。现如今有关于殷墟文化的短视频变的具有艺术与商业双重属性。双重属性决定了必须加以合理化引导,在关注商业效益时关照艺术性,再利用商业推动艺术的传达。所以市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维护短视频市场的平衡,严格规范殷墟文化短视频运行企业的运营,使得有关于殷墟文化的短视频运行企业可以实现稳定的运行。

第二,对殷墟文化的企业进行跨行业整合。由于短视频的出现,不仅会产生一些利用殷墟文化生存的短视频企业,而且還会出现一些依靠制造殷墟文化纪念物的生产类型的企业等,政府有必要对有关于殷墟文化的各种企业进行跨行业整合。对有关于殷墟文化短视频之中的宣传纪念品类型的短视频加以重视,不仅要在网络之中控制此类宣传纪念品类型的短视频在整个殷墟文化短视频的比例,而且还应该及时深入现场,检测纪念品的质量是否合理,保证有关于殷墟文化的短视频中所宣传的信息可以受到社会的信任,进而提高殷墟文化短视频化的宣传效果。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利用短视频的新型传播形式对殷墟文化遗产进行信息传播显得尤为重要,在使用短视频进行殷墟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短视频传播者身份多元化、提高短视频内容和形式创新程度以及加大对短视频运营过程之中的管理力度,扩大殷墟文化遗产的社会认可度。

参考文献:

[1]宋素红,裴亚婷.器物遗址类文化遗产的传播策略——以安阳殷墟为例[J].殷都学刊,2014,35(02):14-20.

[2]李建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

[3]毕秋灵.基于短视频平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J].文化产业,2018(14):46-48.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短视频
“去阅读”时代短视频自媒体发展现状及其文化解读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英语新闻中文化传播的特色与现状
从眼动实验看中原服饰文化传播与社会服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后现代视域下新媒体短视频的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