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高中语文阅读学习方面的体会

2019-09-10叶凌宇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阅读高中语文

叶凌宇

[摘  要: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益进步,国家的综合发展也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注重自身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学习型社会应运而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作为学生,要调整好心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自己的阅读学习活动,通过大量的阅读,专注的阅读,真正让阅读成为自己的兴趣所在,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中语文阅读学习方面的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学习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1高中语文阅读学习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倡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深度学习不仅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而且也要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完整的人格得到健全,培养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自主性等品质,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文素养。

其次,有利于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新课改的倡导下,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发展素质教育。学生通过阅读深度学习可以提高其思维水平和学习效率。深度学习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激活学习者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的知识体系,加工获取的新知识,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与构建,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不断积累与认识,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引起自己对深度学习的重视,从而在学习中实现深度学习。

2高中语文阅读学习方法

2.1从兴趣入手,建立起对阅读本身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积极地去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当兴趣发展成为从事实际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爱好。兴趣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也是推动人们在认识世界,探求知识,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向前的动力源泉。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喜欢阅读的,当然,我的阅读只限于一定的范围,这跟我的个人兴趣爱好有特殊的关系。我也相信阅读只是我们在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等方面的一个途径,一个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在阅读方面没有任何兴趣,那说明他没有通过阅读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这或许与我们未来的目标定向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每个人从小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这些兴趣爱好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逐渐确定下来,例如有的同学对军事非常感兴趣,有的同学对历史非常感兴趣。无论哪种爱好,其实都可以通过阅读获取相关信息,因此,阅读本身就起到了一个工具的作用。我认为,如果能够将我们在其他领域的兴趣迁移到对阅读本身的兴趣中来,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途径。

2.2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且认真听课

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只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意识,知道自己想要达到一个怎样的高度,如何去达到这个高度。还有,在上课的时候要认真听课。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上除了会将一些知识,还会讲到很多有用的学习方法,这些对学习都有重要的帮助。必须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将老师的人生经验内化成自己的学习技能,从而实现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2.3使用浏览式方法

对于学生的阅读读物而言,除了课本外,还有一些课外读物,如报刊、杂志等。这通常是高中学生为了在更高的层次获得一些快乐或者自我提升,使自己的道德情操得到陶冶。就这类文本的阅读而言,应当采用浏览式的阅读来进行。也就是说,选择一种比较轻松快速的阅读方式,从而找到自己愿意关注的一些内容。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不但可以提升自己,获得一些不错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避免盲目地阅读,浪费宝贵的时间,也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2.4重视课外阅读和日常积累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重要的部分。尤其是写作,是拉开分值的主要部分。要想学好语文,必须要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而课外阅读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课外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在写作的时候就有了很多的灵感和素材,很轻松地就可以写好一篇文章。由于素材丰富,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也比较充实,情感丰富。

2.5评点式的方式进行阅读

在高中生进行阅读的时候,可以站在批评家的角度来评价作品。在这样的情况下,阅读者对作者的作品进行点评,实际上也是一种隔空式的交流。尽管高中生可能还无法拥有批评家的高度和深度,但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高中生往往是带着一种批评动机进入阅读过程,从而形成一种比较理想的思维习惯。同时,可以借鉴一些比较著名的评点方式,进行认真分析,以培养自身的阅读能力。

2.6反省思维

我们进行反省思维时,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暗示,疑难的情境阻止了事情或学习的进展,通过种种的感知和观察可能会有两种或多种暗示,彼此间产生矛盾,形成模糊不清、犹豫拖延的状态,从而需要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二是疑难理智化,当遇到困惑的、疑问的情境的时,困难究竟是出现在哪里,这对整个情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反省的过程中要把感情性的因素加以理智化,从而使困难的、障碍的情境更加清晰。三是假设的导向性,第一个出现的暗示可能没有理智的因素,暗示通过理智化后,学习者便了解了暗示的作用,以及知道通过暗示可以成功的做什么事情,或者是学会如何运用暗示,控制好暗示的使用,就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好观念,也就是暗示成了解决疑难的推测或假设。

总之,语文学习中的阅读可以开阔人的视野,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带给人快乐的阅读体验,因此需要重点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佳惠.以写促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2]曾红梅.“知人论世”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6.

[3]赵欣.体验式学习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4]陈建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J].考试周刊,2017,(59):46.

[5]李英华.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4,04.

[6]曹国庆.高中语文有效閱读教学策略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0(10).

猜你喜欢

阅读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