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教师素质是强校之举

2019-09-10宋小全

锦绣·上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能力教育教师

宋小全

未来世界竞争就其本质而言是人才的竞争,而人的培养取决于教育,教育的成功与否以及它在一个国家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如何,最终又取决于学校教育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在实现强校的诸多要素中,最重要的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要强师魂

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是老师精神世界的外部表现。师魂,是决定我们教育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强师魂,首先,要有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和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强决心。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履行其他道德原则规范的前提。其次要有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的执着精神,这是强师魂的核心的内容,教师应以爱动其心,以诲导其行,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最后,要有无私奉献和自立立人的人师意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那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敬业和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代师德楷模,成为后人称赞的“万世师表”。

学习明理,树立新的教师观。我校采取了自学、集中学和专题讲座的形式,积极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等各项教育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增强了教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通过树立先进典型,激励教师乐于职守,热爱学生,激发了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形成积极向上,敬业奉献的良好风气。

二、要强师脑

教师是一本“教科书”,是一本既有人格又有学识的“教科书”。它要求我們除了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和健康个性品质外,还要求我们学会做学问,勤奋刻苦,严肃认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博采众长,博学多识,不断提高教育素养和业务素质。做专业化的教师,首先,教师应该是一专多能的通才,要有科学的知识结构。(1)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它是我们文化修养的主线,凡本学科教材涉及到的内容,教师不但要完全透彻掌握,而且还要能正确把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能举一反三,精深娴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2)要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教材各科之间知识有许多相通之处,只掌握一门或两门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蓄积好自己的“一桶活水”。(3)要掌握教育科学知识,除掌握好教育规律、教学艺术外,我们还要学会教育心理学知识,掌握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其次,教师应树立文化知识修养的远大目标,进行终身的学习和修养,不断提高学识水平。文化知识修养上要求“实”、求“深”、求“广”、求“新”、求“活”。求“实”就是要踏实、牢固、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而不是浮光掠影,似是而非;求“深”就是要将所学知识,深入浅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求“广”就是掌握知识要广博,除专业知识外,其它知识可知之不深,但不可不知;求“新”就是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最新教改信息,学习最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其指导自己的工作;求“活”就是掌握知识灵活,理解透彻,运用自如,让“活水”源源流进自己的知识储备库中。最后,强师脑还强调教师应有创新的意识,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教育能否有效地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

三、要强师能

新世纪素质教育呼唤教师素质的新发展,除具有高尚师魂,多元知识结构外,教师还必须有完备的能力结构。(1)教师要有很强的教育能力,主要指教师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辨别是非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观察了解,教师的教育机智以及对班集体的组织管理能力。(2)教师要有高超的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能熟知大纲,灵活自如地驾驭教材的备课能力;能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上课能力;能善于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的能力。(3)教师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教育本身是一门科学,这就要求我们应从学识型教师走向科研型教师,去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客观规律,并用规律来指导我们的实践,从而达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目的。(4)教师要有较高的动手实践能力。今天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面对当前的社会信息化热潮,我们的教育要充分重视教育系统在我国社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加快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环境,培养一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投影、录像、电脑等现代教育媒体的相继进入课堂,它们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内容生动形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多维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摆脱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旧传统,掌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原理和操作,学会自制投影片,录像、课件,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努力培养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5)教师要具有一定的创造教育能力。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只有创造型的教师才会培养创造型人才,只有教师的创造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素质教育要求广大教师在文理兼通、知识结构个性化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四、要强师囊

心理学认为,教师工作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需要是产生积极性的基础和动机,而激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焕发人的内在动力的有效方法,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最困难的问题,重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对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高效率实现学校教育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强师囊就是很好的激励机制可分为两种:(1)物质激励,在对教师激励的动力中,物质动力并不是本质的,但却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提高教师素质过程中,坚持较高的投入,采取倾斜政策,提高教师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心情舒畅地投身教育教学的改革之中,实行有效的物质激励十分重要。如获得成者进行奖励;建立了结构工资制度,让劳动报酬与劳动的付出与质量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教育内部活力,更大限度地提高办学效益。(2)精神激励,也就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作为精神食粮的给予者,首先要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事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而党和社会应不断地提高教师地位,以师为表、以教为荣、以学为乐,人人尊师重教,个个好学争优,共同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总之,强师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保证,它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主导和促进的作用,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实践证明强师才能强校,强校才能出人才。

猜你喜欢

能力教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