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思想政治渗透教育的路径探索

2019-09-10鱼雁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9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鱼雁

摘 要:应对中国中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要求,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求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巧妙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让为国家培养出的高级技术人才具备专业的职业修为与道德素养和高度的政治思想,知其所为,知其所谓,尽其所学,至其所向。本文就计算机基础教学,深度探索思政教育与之结合的发展路径,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办法,以精准达到让思政教育融入计算机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计算机基础课程 路径探索 教学融合

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教学已成中职人才培养的重点工作之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富足、透明的资源,带来知识量飞跃和娱乐升级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问题。网络暴力、网络诈骗、虚拟游戏、虚拟社交等问题,也在影响着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健康和个人的思想政治导向。学校和家长不可能时时监管,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要求老师以身垂范,结合教学,做好思政教育,灌输学生正确认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为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渗透在计算机教学中,我们展开了一些列研究,从各个维度展开论述,探讨计算机基础课程结合思政教育的教学办法。

思政教育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结合探索

建立挖掘教材中隐形思政教育思维和教学习惯

为使教学知识点全面,教材内容多半言简意赅,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纵向、横向挖掘开垦,延展开去讲解其中奥义,这便给了思政教育温厚的土壤和先天条件以便渗入基础课程教学。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一便利条件,培养从教材中挖掘隐形思政教育思维的教学习惯,结合自身经历,结合学生心理,多角度分析,多方位讲解,致力于将不带有感情色彩的基础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具备时代共鸣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实例。如在讲述芯片的时候,可以结合芯片的发展历程,延展出我国对于优秀芯片研发技术人才的短缺性,引导学生发愤图强,为国家芯片研发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结合相应知识结构模型加深对思政教育的进一步理解

为使得思政教育更好地融入计算机基础教学,不占用太多专业知识教学时间,在备课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与思政结合的相应知识结构模型,在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形象地讲解,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如在讲解计算机CPU的作用时,不妨引导学生对坚持党的核心性领导地位重要性的理解,CUP是计算机的核心,控制着计算机的存储、访问、进程、操作等,使得计算机可以稳定有序地执行各种指令,就像是我们党中央对于多民族、多地域的领导一样,为使国家有序发展,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引导学生拥护党,爱护党,肩负起新时代高级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

从教者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思政教育发挥的作用

加强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论性素养

结合以上论述,会发现在基础教学中巧妙地融汇思政教育,不仅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技术及理论素养,还需要教师优化思维模式,具备灵活的教材开发及知识灌输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加深对于学科知识的多方面理解,延展出更多角度来切入思政教育理论。要求教研组不断进行钻研,开发出更多的教学新思维,立足达到潜移默化地灌输学生思政思想的目的。

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自身性建设

教师不仅肩负基础知识教学的任务,同时也肩负着道德政治教育的责任,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被学生们看在眼中,无论是教师的自身修养还是举止品行,都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若想思政教育更好地渗透到基础教学之中,教师便担负起以身作则、以身垂范的重要作用。文明用语、守时守信、关爱学生心理、关注时势政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受到教师的思想熏陶和行为习惯的感染,自然而然地达到渗透思政教育的目的。

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对于学生自身行为规范要求与道德建设

培养良好道德品质,规范日常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要从日常小事点滴做起,不迟到、不早退,不破坏微机室内基础设施,正常开机正常使用正常关机,不任意修改公共电脑系统,不随意删除电脑上的公共文件,不在机房内吃零食、嬉戏打闹,不乱丢垃圾,课堂上不窃窃私语,爱护计算机设备,正确使用硬件软件等等。要规范相应的学生规则和管理条例,对于不明规定的学生,应加以耐心引导;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应加以相应惩处。只有真正起到规范和约定的作用,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日常习惯,加深道德品质修养。

建立协作沟通意识,提高教学学习效率

当今社会是合作共赢的社会,许多工作单靠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需要各个部门紧密配合,协调协作。因此,培养学生协作意识与沟通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可以根据课件学习难度,分成小组让学生进行研究和讨论,提高学生小组间分工、商讨、合作、协调能力,改变学生解决问题的应试思维,调动协作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团队精神,获得存在感和集体荣誉感,学会尊重人,为他人着想,改变过度自我,约束任性,顾全大局,以此深刻理解到思想政治内涵,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树立正确安全意识,构建健康网络安全

计算机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涉及到互联网的原因,在给学生充当学习工具的同时,也受到了网络不良因素的冲击和影响。就前一段时间时发常生的校内网络金融高利贷事件,因为学生对于信息分辨能力的匮乏,使得受到不良信息诱惑,令许多学生及家庭背负了庞大的资金负债,痛苦不堪。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不仅要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更要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提升全面素质,加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在学生的心中竖起一道无形的防火墙,有效落实网络安全思政教育。

总之,中职学校肩负为祖国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重任,应时刻将思政教育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落实思政教育的各个环节,为下一代高素质人才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马燕,李顺宝,张玉萍,黄慧,徐晓钟.計算机图形学课程中隐性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7):81-82+97.

[2]高谨.新时代环境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和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5(16):142-144.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融合路径探索
浅谈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的探索
法制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
高校语文教育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试论标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浅论高职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融合
警务监督对警民关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