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养
2019-09-10盛洋
盛洋
摘 要:随着高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而高中地理新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地理读图能力是高中地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通过发放、回收问卷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学生学习地理、读图、用图、地理基本素养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笔者主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来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地理学科素养 综合思维力 区域认知力 人地协调观 地理实践力
不同的国家对核心素养定义的表述不尽相同,但其思想本质是共同的。他们都重视公民关键的、必要的、重要的素养,并且全部强调核心素养的获得是一个终身的、持续的过程。综合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核心素养研究,以及我国现实需求和教育实际,将其定义为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适合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关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同时具有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在此基础上,2018年1月在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新标准,各学科课程新标准,尤其是高中地理新标准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地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综合思维力、区域认知力、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四方面的内容。地理读图能力是高中地理重要的教学内容,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讀图习惯能让学生受益终身。我校“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对开渠中学2018年秋季入校高一(4)和高一(5)两班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得出我校高中生学习地理、读图、用图地理基本素养等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地图知识欠缺,读图用图能力较差,区域认知力不强。
2.缺乏依靠地图进行学习和综合思维的能力。
3.不会读图、更不会把地图应用到生活实际之中,地理实践的能力较差。
4.通过图片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人地协调观的意义。
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1.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提升其区域认知力。
笔者通过这些年教学经验以及实际调查发现,往往地理成绩好的学生善于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也就是说他们能够运用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分析地理原理。因此注重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能在地理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笔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图,通常会在教室中张贴世界和中国政区图,当有什么实事新闻或重大事件发生时,我会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闻事件发生的位置,据图分析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读图习惯。同时也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视角去认识地理事象、教会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去认识区域,甚至进一步的培养了学生正确解释、评析区域开发利用决策的得失。从而培养了学生区域的认知力。
2.培养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提升其综合思维力。
近年来,高考地理测试强调以能力立意,注重学生综合思维的考察。高考大纲强调如何从试题材料中“获取信息,提取信息,解读信息”。在地理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包括文字信息、图像信息、表格信息等,其中,图像信息指各种类型图像所提供的信息。它是三者中在试卷的比重最大,最能突出地理的学科特点。高考考试说明明确指出,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或分布区,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线图、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的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地理试题常以地图为切入点,再设置相关的问题,不识图、不析图很难作答。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在此基础上基础上,不断拓深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课本插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识图、析图的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力。例如自然界的水循环内容标准是“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无论是说出还是说明,都要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这部分内容就需要我们去认识和分析水循环示意图,理清各环节的前因后果、先后关联。然后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水循环各环节的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及其内在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这对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容,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也有很大的帮助。同类型的插图还有第四章的地壳物质环略图、再如大陆漂移示意图和习题中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图等等。这些图类不仅起到启发学生综合思维的作用,而且还能引起他们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3.紧贴生活依据课本及图表内容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是是地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地理实践力要求学生要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现,也是学生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高考暂时不能提供地理实验或者地理实践来考察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水平,但是近几年往往通过高考试题来考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而且这类题目题目有增多趋势,分值也在提高。试题往往通过地理知识的运用来考察地理实践力水平。这些给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提供地理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获取地理知识并且构建地理知识体系。教学中我们可以依据课本结合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尝试分析原因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挖掘教材图文信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首先要让学生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整体,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地理环境整体观。在此基础上,挖掘教材信息,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例如结合教材图片来认识和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有关资料和图片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此外,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章内容的学习中通过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些内容都能够渗透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
例如本人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教学中,首先通过相山公园视频导入并展示图片,通过读图分析、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知识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教学中,本人结合淮北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情景教学,不仅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协作意识,也得到了锻炼。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素养得到提升。
小结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理图表,无论教材和高考试题都涉及大量的地理图表。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读图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学好地理知识,更有利于学生的区域认知力、综合思维力、地理实践力、以及人地协调观的形成,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平征.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下), 2017(1)
[2]潘阳冰. 谈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