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农村村办园混龄班进餐潜在问题和改进方法
2019-09-10沈海林
沈海林
摘 要:进餐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保育工作重要的环节之一,幼儿时期也是良好进餐行为养成的重要时期,良好的进餐行为有利于幼儿自身的发展。通过对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行为习惯的观察,发现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存在进餐独立性、进餐专注性、进餐速度、挑食偏食四个维度的问题。因此对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从家庭、园所、幼儿自身能力三个方面提出相关解决策略。
关键词: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行为
一、引言
农村村办园幼儿是幼儿园新入园的群体,是3-6周岁幼儿从家庭到集体生活的转折点,是塑造良好进餐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下面将其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进餐不主动、进餐不专注、进餐速度不均衡、挑食偏食。根据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普遍存在的四个问题,从家庭、幼儿园、幼儿自身方向出发找出其可能影响幼儿进餐行为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策略,改善其问题,从混龄班开始培养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
二、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存在被动进餐的现象
被动进餐是指幼儿拥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但由于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幼儿自己不愿意独立主动地进餐。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基本都拥有独立进餐的能力。但在入园第一周,就发现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中存在被动进餐问题。
(二)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注意力易分散
进餐环境中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幼儿进餐的专注度,不同程度的分心行为都能对幼儿的正常进餐行为造成影响,所以应该引起家长和教师的重视。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过程中有四名幼儿存在分心其他行为的表现,其中一个还存在上一条不主动进餐的情况
(三)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时间不均衡
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的进餐速度过快过慢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中大多都属于进餐速度过慢。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速度慢的人数在其他几种问题中最严重。其中导致进餐速度慢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受他人行为的影响,有的是自己本身的胃容量小食量少,但又想做老师口中不剩饭的乖孩子,所以在吃和吃不下之间犹豫困惑。
三、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偏食挑食普遍存在
偏食挑食主要表现为幼儿爱吃或者只吃自己爱吃的食物。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挑食偏食基本处于两个极端,一端是偏食荤菜严重,另一端是挑食某类蔬菜严重(例如芹菜、木耳、莲藕等)。这一现象基本每个幼儿都有,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四、影响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养方式及饮食观念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家庭教养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育者,即父母的教育动机和教育内容,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養方式,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家庭饮食观念:是事关国民的身体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民众的生存、生活和生命质量,有利于减轻医疗负担,有利于推进社会的进步。提倡健康饮食,人与社会才能实现和谐。
(二)园所健康教育及进餐环境的影响
在教育引导方面: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刚入园,对教师和幼儿园的环境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所以当幼儿的一日生活从家庭的中心进入园所的统一状态后会有诸多不习惯。这时候教师的教育引导就是幼儿的方向盘,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会对教师的指令唯命是从,不会质疑和反抗。
在进餐环境方面:其实园所进餐时的物质环境都有严格的要求,进餐环境干净卫生,进餐氛围也在进餐音乐的衬托下舒适安逸。但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只要出现不良的进餐行为,老师就着急纠正,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破坏了整个进餐的好氛围,一环扣着一环相互影响。
(三)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
首先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身体动作都处在初步发展阶段,手指精细动作还不够稳定,手眼不协调导致在进餐时动作缓慢。由于每个幼儿的发展差异,也就导致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进餐速度不一致;其次,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自身胃容量不同或者男女饭量差异较大,所以每个幼儿的进食量也就不同,有的幼儿就会剩饭,找理由倒饭等进餐行为;最后就是幼儿自身的气质特点也会影响幼儿进餐,比如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对幼儿进餐专注性造成困难。
五、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良好进餐行为的策略
(一)家庭内部观念统一,做好模范榜样
首先,家庭成员要懂得幼儿良好进餐行为养成的重要性。3~4岁幼儿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父母要和长辈之间沟通协调好。为了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进餐行为习惯,家庭成员之间的观念要统一而且更要科学,行为举止要严谨。其次大人们进餐时要专一,避免在餐桌前看手机、看电视、吵架等其他行为,大人们禁止用玩具或零食引诱幼儿进餐。
(二)树立正确饮食观,培养幼儿独立进餐
首先家庭要树立正确的饮食观,科学合理地规定进餐时间,并保证与幼儿园的进餐规则保持基本一致。对于幼儿的零食供求也要有适度,不能随意满足。其次父母长辈在饮食上也要科学合理搭配,荤素搭配,营养膳食,不能打着为了孩子的身体着想,主观地让幼儿无意识地偏食。
(三)相关教学活动的深入教育和正确引导
教师应该注重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健康饮食教育。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处在一个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塑造性比中大班容易,在混龄班培养的基础也便于教师在以后中大班的管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全方面、渗透性地给幼儿讲解进餐环节的重要性,不论是进餐行为、技能还是科学进餐知识,都要使幼儿深刻领悟,并付诸实践。
结束语:
进餐环节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不仅关乎着幼儿的健康发展和能源保障,还是幼儿教师重要的教育内容和责任之一,更是为农村村办园混龄班幼儿以后的进餐行为打好基础。为了幼儿的未来发展和方便于教师管理,家庭和教师都要引以重视。
参考文献:
[1]孙卫民.幼儿不良饮食行为与教育[J].家庭医学.1994(03).
[2]黄土云.297例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现状分析[J].中川儿童保健杂志.2001(06).
[3]孙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医药世界,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