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性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构建

2019-09-10曾玉华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19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探究性道德与法治

曾玉华

摘  要:探究性课堂的构建是落实以生为本理念的基础,也是凸显学生课堂主体性的一种新型的课堂形式。所以,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时,教师要做好教学内容的挖掘,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并在主动应用所学知识中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探究性;生活情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9-0063-01

在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道德与法治课堂依旧沿袭着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模式,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课程价值的发挥。所以,为了打破这一固有的灌输式模式,我们可以尝试着构建探究性的课堂,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灵活应用所学知识来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做出贡献。因此,本文笔者从生活探究、情境探究以及问题探究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1.生活探究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有效地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生活现象的探究,鼓励学生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逐渐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当然,生活探究活动的开展也能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内容的存在价值,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参与度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我们要借助生活现象的探究来引导和推动着学生自主地走进课堂,自主地成为课堂一份子。

例如:在教学《善用法律》时,众所周知,我们是一个依法治国的国家,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是又法可依的,所以,培养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与违法犯罪分子做斗争的意识就成为了我们本节课的难点。所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选择了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入手,引导学生去思考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些事情,如:小李和小刘两人一起在外打工,但老板拖欠工资一直不发,一天小李爬到楼顶威胁老板,虽然钱要回来了,但小李也被警察以违反治安的名义带走了;而小刘通过有关部门的介入也要回了自己的工资。请问,小李为什么会被带走?小刘为什么也要回了自己的工作?这一事情中存在哪些违法的事情?对于这一案例,生活中是常见的,拖欠工资不给的,跳楼威胁的等等,但事实上,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是需要我们用法律武器进行解决的。所以,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要通过生活现象的探究来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进而,使学生在学以致用中提高效率。

2.情境探究

所谓的情境探究是指教师要将学生代入到一定的场景当中,引导学生在这一场景中进行探究和思考,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帮助学生突破课堂的重难点。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与所要教学的内容结合起来,通过对情景中反应的现象或者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来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也为学生基本学科素养的提升做出贡献。

例如:在教学《集体生活成就我》时,由于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集体对个人的意义,并学会在集体中完善自己,所以,我在这节课借助情境探究活动的开展来组织课堂活动,首先,我邀请了三位学生表演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了反倒没有水喝了呢?在学生对这一表演情境进行思考后,我再次将学生的思绪带回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扮演”,即:分别扮演班级里的不同角色,如:学习委员、文艺委员、班长、普通学生等等,并说一说如果自己是这些角色的话,应该做什么,为什么等等。可见,在这样的情境探究中,学生从熟悉的故事情境转入到情境扮演,不同的情境思考不同的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集体生活的存在意义,而且,还能让学生明白集体中角色不同承担的职责不同,进而,使学生真正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同时,这样的情境探究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

3.问题探究

问题探究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并让学生在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中掌握知识,提高效率。

例如:在教学《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时,为了真正懂得責任的本质,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思考探究,即:

(1)什么是责任?我们身上都有哪些责任?

(2)生活中你认为哪些事情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这些是自己的责任吗?

(3)我们一直说战士的责任就是救人,思考:他们的这份责任来自哪里?

(4)作为一名学生,你的责任是什么?作为你父母的孩子,你的责任又是什么?

……

与学生一起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交流,彼此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是什么,明白为什么要承担责任。而且,在这样的问题探究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也得到了突出,学习的效率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总之,新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是具有探究性的,应该是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课堂,也是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利用能力的课堂。所以,一线教师要组织恰当地活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和探究生活现象、案例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王志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114-115

[2]植鹏.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课堂问题的设计探究[J].华夏教师,2018(32):77-78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探究性道德与法治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如何开展化学教学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