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2019-09-10王旖旎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王旖旎

[摘  要:语文课程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自身修养和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小学教育中,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最多的就是语文教育,所以,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传统文化]

一、引言

在小学教育体系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将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也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教师要转变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课外资源,加强传统文化教学。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根

庞朴先生在专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提出“传统给现代化准备了基地,现代化的速度与高度,无不这样那样依赖于传统的成就。从这个角度来看,又可以说传统是现代化的助力,是财富。”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导言中说道:“语文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症结何在呢?因素自然是多方面的。单从学术研究的这个角度来说,有一个非常重要之点,即,没有足够地重视传统,正确地对待传统。”由此可见,传承传统文化,对于当下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根源,唯有抓住了根源,才谈得上好的教育。

(二)语文教学是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小学语文课程是这项复杂工程的基石。语文是基础性学科,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中工具性是指语文表达思想、开发思维、学习知识的功能,人文性是指语文陶冶审美情操、培养人文关怀、具有引领价值理想的功能,语文的这两个特性也决定了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必然性。

(三)小學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

曾有学者针对小学生如何看待传统文化问题进行调研,结果发现57%的孩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了解,62%的学生不喜欢背诵古诗文,仅32%的学生在学校或校外接受传统文化艺术如国画、书法、民族乐器的专业训练,62%的学生更喜欢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仅有24%的学生喜欢阅读中国传统名著。该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学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问题。

三、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不够重视,教师教学水平差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都不够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所以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得不到渗透。还有的语文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没有足够深的认识,甚至有的教师语文教学水平不高,这是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差的关键原因之一。对经济水平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语文教学的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很多教师都不是专业学校毕业的,所以,在教学水平、自身素质等各个方面都比较缺乏,甚至还会有一个教师会兼任多个学科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中,并且薪资也不高,这就导致教师没有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阻碍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传统,传统文化渗透不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教学的方式比较传统、落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师都是按照语文教材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也只限于语文教材上提到的一些知识,没有对其进行扩展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这不仅导致了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还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下降了许多。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措施

(一)转变学校的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校应该改变以前的教学方式和观念。传统的小学教育功利性比较强,很多学校想要提升升学率,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重视语文教学的实际意义,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从来不关注。所以在这一方面,学校要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转变传统的观念及思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彻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在语文课堂中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作为关键点,扩展学生的视野。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定期对教师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加深教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传统文化教学

小学生由于性格和年龄等因素,比较活泼好动,注意力也不集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结合学生的特征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手段,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语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例如,在讲《春晓》这篇古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把古诗的诗句制作成文字、图片形式的课件投射在屏幕上,带领学生一起朗读,然后再仔细地给学生讲解诗句的含义,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合课外资源,提升传统文化教育

在小学教学中,不能只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利用现代的教学资源,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扩展得更为广阔,加大渗透的范围。教师可以为学生订购一些有价值的书籍,如文言文、古诗词等,让学生养成积极、自主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课后自觉地去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知识。在平常的生活中,家长也要带动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可以采用绘画、传统乐器、书法等方式指导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但是不能过度逼迫他们学习,一定要结合他们的爱好、兴趣制定学习方案,正确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

五、结论

简而言之,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能缺少的一门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还能提升小学生的传统文化内涵,也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奠定一定的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明.朱明中国流艺术展作品集[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2]庞朴.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