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问技巧

2019-09-10张晓霞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张晓霞

摘要:就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而言,教师设计问题的水平和采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决定着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另外,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该对阅读文本的内容加以充分利用。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问技巧。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设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236-01

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整体应用能力,而且还能够有效地锻炼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所以,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决定着阅读教学效率。基于此,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應该合理有效地设计读前、读中和读后这三个环节的问题。

1.读前的设问技巧

1.1问题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好一门学科最好的老师。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倘若教师直接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单调无趣的问题,而并未对他们的知识水平、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加以充分考虑,就会导致其产生不愿回答的情绪,因此,难以调动其阅读积极性。然而,倘若教师能够提出新鲜有趣的话题,就能够立即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从而在无形中激发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在进行读前设问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问题加以巧妙设计,以此来提高他们的阅读积极性,激活其思维。比方说,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Unit 3 Travel journal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Where have you been during the holi-day?Can you share your travel experiences with us?”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能够使他们觉得有话可说,这样就会调动他们的阅读积极性。

1.2问题的精准性

课前导入在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常常会积极地设计一些新颖的导入方式。然而,通常情况下,教师却过于重视所设问题的趣味性,并未对其精准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出现了所设问题脱离了文本主题或者是未能同文本内容实现有机融合的现象,十分缺乏针对性。虽然从表面上看来,此种教学氛围非常活跃,但是,却无法切实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比方说,以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这一单元中的阅读材料A为例,阅读教学开始前,某位教师是这样设计导人提问的:“How manydisasters do you know?”从表面上来看,此问题符合文章的话题,然而,事实上,就阅读文章而言,有关信息却是多余的,从而既加大了学生的思维压力,同时也未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直接集中在阅读材料上。此问题仅仅适合在“热身环节”提问,或者是为了拓展话题而提问,在阅读教学中是难以发挥出有针对性地导人作用的。

2.读中的设问技巧

2.1问题的逻辑性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包含了各种各样的话题,例如:信息技术、环保、友谊、健康等;另外,文本的题材也非常丰富。因此,教师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向学生充分地呈现出这些优秀的中外文化,丰富他们的阅读知识,扩大其视野,帮助他们深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一定要结合各种阅读文本,对问题加以巧妙设计,并且还要确保每个问题之间均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理解、总结文本中的相关信息,只有保证他们全面了解了文本结构,才能够帮助其对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目的加以理解,从而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2.2问题的层次性

学习是围绕学生来进行的,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习惯和学习方法均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该分层设置教学内容。另外,要想让每名学生均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就应该要求教师充分考虑所设问题的难易性,以此来确保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均能够得到锻炼。基于此,教师可以分别设计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这样每名学生在回答各个层次问题的过程中就能够使自身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以必修2 Unit 2 The OlympicGames这一单元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教师就可以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以下三种不同层次的问题:(1)展示问题:In the inter-view,who is the interviewer?/Who is the interviewee?(2)参阅型问题:What’s the interview mainly about?/How can we get themain idea ofthe interview in the shortest time?(3)评估型问题:What’s the spirit ofthe Olympic Games?

3.读后的设问技巧

3.1

问题的实践性

问题的实践性主要指学生完成文本阅读后,基于对文本内容、结构、语言知识和作者的写作目的的了解而产生的思维共鸣。此时,教师应该巧妙地设计相应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应用。以必修1 Unit 5 Music这一单元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问题:“How to a-chieve your dream?”

3.2问题的批判性

批判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展开评价,从而不仅有助于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而且还能够使其成为一名判断力较强的读者。仍然以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1 Unit 5 Mu-sic这一单元中的”Reading”部分为例,教师就可以层层递进地设计读后问题,例如: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Doyou think the title is a good title?Why?/Can you give it a good ti-tie?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来巧妙地设计问题,以此来调动他们的英语阅读积极性,提升其运用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从而有助于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美文阅读USE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阅读韵律的高中英语默读朗读教学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