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段数学教学的策略方针
2019-09-10雷庆登
雷庆登
摘 要:随着我国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促使新课改的实施,导致了新的教学模式进入了小学高段数学课堂,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不仅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潜力的好方法,更是帮助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一大助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还须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使教学方式多样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使小学数学课堂产生更高效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段;小学生;
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依旧是最朴素的学校课堂,在这炙手的香饽饽下,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理论研究者,正在商讨统一的方针,随时准备攻克主阵地,他們一致认为,缺少课堂教学的这块阵角,就没有素质教育的形成,也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目标,所以,教育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根据自己的多年经验,共同探讨出如下方案?
一、倡导学生主动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在传统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整堂课的核心力量,学生只负责不间断的记录,为了一堂课的教学进度有些老师根本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而导致学生没有及时地跳进老师的思维模式中去,显得学生很被动,课堂上教师要学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为引路人,指导学生前进的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应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由学生唱主角,老师唱配角,学生之间能解决的问题,千万不要让老师去解答,凡是学生之间可以探讨出来的结果,哪怕是错的,老师也不能去干涉学生的思路,老师可以事后去引导学生往正确的方向上去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自己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比例》这节课时,让学生课前先自行预习并整理本课时的知识,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交流合作,把小组内学生对于本课时知识遇到不能解决的题目,小组探讨,向老师汇报,进行板书的展示,构建知识结构,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去学习整理,然后,我逐步进行完善(比例的学习包括三大部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反比例的认识与比例尺的应用),并让学生自己详细介绍各个部分的知识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的讲解,发现不足,进行完善,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升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
二、与实际生活结合,拓展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于数学课程逻辑思维较强,再加上数学知识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各种事例,因此,要学习好小学数学知识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最好的解决措施就是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连接,这样就能把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富有色彩,便于提升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开始介入,把数学的学习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把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然后再把数学教学问题生活化。这样就能降低学习数学课程的难度,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构建数学高效的课堂。
例如,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时,我可以组织一场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春游活动,带学生们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以及这些图形如何旋转平移得到的,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实地考察观察常见的物体的形体,如杨树的叶、百合有6个对称轴、油菜花有4个对称轴、蝴蝶的翅膀等等都是轴对称图形。学生认真观看且思考,这些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学生通过刚才实际看到的、摸到的,踊跃表达出不同的意见,并通过学生私底下激烈讨论,补充自己未想到的,最后,教师通过分析讲解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得到的。这样,教师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呈现了一个生动,直面的场景,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技能,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随着多媒体遍布各大高校,一种更有效教学手段的形成,它能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上得到一种新的体验,心里得到一种强有力的震撼,它对学生个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领域的开发有这至关重要的作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与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成为高效的学习者。同时,学习资料查询的便捷,为老师提供了良好的备课条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放映使原本抽象难懂的知识,瞬间有了生机,从而,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这样学习就有了乐趣,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中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圆柱与圆锥并会运用公式对其体积进行计算。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圆柱形和圆锥状的具体物体,这样可以使学生对形状有更直观的认识。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圆柱形以动态的形式进行展开,形成长方形,这样会使学生在计算圆柱表面积的时候更容易理解。再次,通过多媒体和投影仪的结合,可以向学生360°旋转展示各种圆柱和圆锥状的物体全貌,使学生不仅看到平面的图形,更能够以三维立体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最后,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变,将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状的物体以动画变幻的形式一点点变成课本中的圆柱和圆锥形状。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所学的形状,而且可以使小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更好地将数学应用于生活。
又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时,教学分数除法基础的知识时把数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的内容,利用多媒体设计成填空,选择,判断题的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的方式进行设计,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题目的练习当完成自己的那部分后,可向上挑战较为困难的习题,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能力的信心,并且可以设计闯关游戏之类的模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这种模式下将所有的知识点连接,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进而构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夯实基础。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而且激发学生了对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少出错,进而提升了数学学习水平,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总而言之,通过对小学高段数学有效地课堂模式的不断尝试,探索出教师高效的教学方式,提取出适合我校课堂的教学手段,使我校师生教的愉快,学的轻松,以促进我校数学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并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发展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水金.自主学习导向下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优化[J].课程教育研究,2019(13):127-128.
[2]关君强.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高段活动课教学中的运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六辑)[C].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