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9-09-10何艳
何艳
摘 要:语言是人类用来传播知识、沟通感情和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同时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一个人的思维水平。而3-6岁是一个人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不注重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就极有可能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难以磨灭的消极影响。鉴于此,本文就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做些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游戏;指导;家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认识到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在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以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依托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幼儿说话欲望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要想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当其冲地就是要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而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天性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为喜爱的活动形式。基于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妨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性格特点,依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其中童话剧表演就是一种很好的游戏形式。在对角色进行演绎和诠释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而且还能够使幼儿逐步习得一定的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例如,为了激发幼儿的说话欲望,在向幼儿讲述完《皇帝的新装》这一童话故事之后,我就此开展了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活动。首先,我将幼儿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组5-6人。之后,我向幼儿介绍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其中有皇帝、骗子、老大臣、官员等,并利用课件向幼儿出示了每个角色的台词。待幼儿在组内分配好各自所要扮演的角色后,我要求幼儿在不改变故事原意的基础上,发挥合理想象,运用语言表达和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形式来对这一故事进行简单的人物模仿。在这一过程中,我会在行间巡视,并对扮演每个角色的幼儿加以指导,以使幼儿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交际情境之中。如此,既激发了幼儿的说话欲望,又使幼儿习得了一定的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二、重视语言表达指导,培养正确语言习惯
鉴于幼儿年纪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通常不会主动地使用礼貌用语,更不知道应该在什么场合使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这就要求教师自觉承担起作为幼儿学习活动指导者和引导者应尽的义务,重视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指导。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而且还能够使幼儿切实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和愉悦。
为了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我运用多媒体向幼儿播放了一段有关礼貌用语的动画教育片。待视频播放完毕,我向幼儿详细讲解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礼貌用语及其适用场合。比如,在入园时,要说“老师好”;在离园时,要说“老师再见”;在自己不小心伤害到别的小朋友时,要说“对不起”;当别人向自己道歉时,要说“没关系”;在去商店买东西时,要主动称呼“阿姨”或“叔叔”;当别人帮助自己时,要说“谢谢”……如此,通过向幼儿渗透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及其适用场合,既培养了幼儿正確的语言习惯,又有助于幼儿切实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和愉悦。
三、发挥家庭教育优势,创设良好学习环境
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环境。的确,除了在幼儿园,幼儿其余时间都是与家长一同度过的,家长语言水平、文化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以使其在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独特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来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为使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我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并就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展开交流。比如,我会向家长强调: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做到正确、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同时还应讲究说话的艺术,如口齿清晰、语速适中,切不可威胁、恐吓孩子。与此同时,家长还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以平等的语气来与孩子展开对话。此外,我还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以便与家长进行及时沟通。这样一来,不仅使家长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还使其掌握了一定的说话的艺术。在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中,既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建立了和谐的亲子关系,可谓是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绝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任重而道远。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充分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其进行训练和培养,以使每个幼儿都能够成功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实现与人的顺畅交流。
参考文献:
[1]毛毅.幼儿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J].名师在线,2017(19):19-20.
[2]蒋海荣.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