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落实小学教育核心素养路径对策
2019-09-10郭一妹
郭一妹
摘 要:目前在小学教育中,针对核心素养培育方面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还相对较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之中,新一轮的课改中,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这也是对小学生的教育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核心素养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满足自身需要的必备技能,更是学生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真实反映。在我国新教育发展的方向中,素质教育已经越来越越成为社会普遍关注,以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其中核心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这也体现了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小学、核心素养、对策、路径
一、核心素养的理念和意义
理念: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学生应具有的可以适应终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必备能力和关键品格。核心素养是学生对知识、品格、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具备综合体现;是所有学生获得成功生存、适应个人终身成长和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不可缺的素养;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久终生的漫长过程,可以教也可以学,而且操作性很强。最开始是在家庭培养在学校培养,之后就在一生成长中持续完善。
核心素养在研究探索的过程中,其中最大和最深影响的是OECD素质教育的框构体系,在这一个框构体系中将素质教育分为三类:自己行动、相互使用工具和在陌生群体中可以进行高效互动的能力。三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用互相联动的方式所以可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近年来在一些大学中有将素质教育的核心按照所有关联的地域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我发展,其中的所有领域都明显反映出了在小学教学中核心素养针对学生的基本培养的要求。
意义:宏观上,当今世界知识总量正呈直线型上升增长,我们这代人的学习越来越是终生化跨界化的,终生化学习,新的知识像海浪一般涌来,人一辈子都要在里面奋力前行,所以要终生学习。跨界华学习,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知识大爆炸,知识的负担太沉重。二百年来我们找到了方法,叫分科治学。但是所有善于学习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真正的创新的空间,真正学习效率能够体现的方式,恰恰是在多个知识领域的中间地带。知识是无限性的和生命的有限性的,这一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对知识进行统一整理;主观上,当前以学科知识和基础结构作为分类的巨大的课程体系结构过于抽象,不适合小学生学习发展规律,不适于人的多方面发展;最后,从核心素养角度来说,核心素养并不是单一学科素质能力进行简单相加积累,而是通过跨学科的能力相结合来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与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在新课程改革设计的实施方案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有很难符合小学生教育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在对小学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之中,核心素养能力是培育小学生适应不断迅速发展的社会的能力和满足个人的成长所需要的知识积累量的重要素养,以此为学生以后的综合能力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在学生的生活和成长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所以可以这么说,培养核心素养一定是小学生教育主旋律,而且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就是我们主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三、核心素养在小学教育中的对策
1、通过课程统一整改,确立核心素养引领方向
课程统整是将两个以上的概论、事物、现象等学习内容或者知识积累结合成一个有内涵的整体课程。它是某种基于课程融合、又高于课程融合的整改方式。根据皮拉里认知发展理论,小学阶段处于运算阶段,虽然学到了长久性的概念,但是没有抽象性思维,还有缺乏概括能力,因此应该使用课程统整,通过精简课程结构,减小学生的压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采用STEAM的教育方式,它是外国在核心素养研究中,倡导的由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贯通联合的教育模式。把各学科架桥梁,帮助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整理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使用“互联网+”模式,为核心素养落实搭建载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教育迅速崛起,为教学带来方便。小学生们对计算机衍生的人机交互特别喜欢,所以可以用“互联网+”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作为小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的载体。打破时间地域限制,实现学生自由发展。通过“一对一在线教学”,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类别,有效的做到因地制宜。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信息意识和掌握技术应用这两种素养;差异化设计,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习任务后,及时的检验和整理不但利于当前知识的巩固,还利于以后的学习。通过“互联网+”积累大数据以及情景化的个人数据与个人学习成果进行比对反馈,让学生掌握任务的进程和安排,进而促使个人“学会学习”的素质提高。
3、完善教育方法,开拓核心素养具体途径
基于课程改革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开拓核心素养具体途径迫在眉睫。如何使抽象知识变为可感知、有温度、能理解,以及如何激发学生社会参与度成为目前教育的主要方向。
首先,课堂深度教学,立体呈现知识。通过有限指导、多元指導、情感教育、全面立景让小学生全面参与教育之中,更加主动快乐地学习,参与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主认识。
其次,课外实践补充,全面增加社会参与训练。以前的课堂无法满足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可以采用课上听课与课下动手操作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挺强,领悟抽象原理知识较弱。
再次,深度教学和实践教学互融合培育素质教育课堂雏形。在课上开展深度教学。有限教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培育孩子乐学善学。多元指导,多方面指导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孩子求知欲望,帮助孩子实现乐学善学,加大孩子理解范围,让孩子勤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