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9-09-10曾燕玲
曾燕玲
【摘要】 初中教育阶段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当前,由于社会不良风气、学习压力大、自控能力差等影响,导致初中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甚至辍学,农村初中学生表现尤为突出,其严重性和危害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开展农村初中学生厌学概念、表现、主要类型、影响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期转化农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信心,提高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农村初中学生 厌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8-034-02
厌学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病理现象,是指因家庭、社会、学校、个人等各种原因对学习产生消极反应的心理现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初中教育越来越重视,2005年起陆续实施了“两免一补”、“国培计划”、“营养改善计划”等教育政策,可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现象依然时常发生,令人堪忧。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问题,研究其厌学原因和探寻合理的对策,对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培养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厌学的主要表现和类型
厌学主要是通过情绪、态度和行为三种形式呈现,其症状也因其表现的程度不同而分为一般和特殊两大类。一般症状表现为学生主动意识和好奇心不明显,积极性不强;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缺乏学习目标;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逆向的求关注心理、对困难畏惧、有知识和交际自卑等;特殊症状表现为一提到学习或和学习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就出现头痛、烦躁、甚至愤怒。
主要类型包括随意型、无自信型、心理叛逆型、品得不端型、学习困倦型、人际交往不良型等。
二、厌学的原因及情况分析
(一)未能很好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地位
近些年来,许多初中学校办学理念过度追求升学率,未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过多给农村初中学生加压、加任务,导致学习过重,压力过大;教师没有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地位,重成绩轻德育,没有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和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缺乏必要的学习目标引导和内在学习动力激发,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远大理想追求,对未来学业迷茫;同时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方法单一和枯燥,教学目标不合实际以及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尊重理解,忽略了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导致学生对学习或和学习有关的东西或事情就出现头痛、烦躁、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学生对学习兴趣不浓厚,自身意志较为薄弱
由于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有困难、学业成绩不理想等因素形成了“知识障碍-成绩不理想-缺乏兴趣和自信心”的恶性循环;缺乏怕吃苦的勇气,进取心不强,无正确的目标激励和理想追求,进而失去信心和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对学习时间合理科学安排、对学习方法科学掌握以及不良的学习习惯,导致自主学习能力意识不强,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成效不明显。
(三)家庭对学习过度重视和过分溺爱
由于家庭过多的惩罚、否定和干涉、过度溺爱、过多教育期望、过重课业负担、等不良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缺乏必要的辅导和关心、父母离异、打牌赌博、语言粗俗、酗酒、功利思想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对农村初中学生学习心态、学习积极性,自信心都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不良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通过“读书无用论”、“走后门”等不良风气对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进行影响
“过洋节”、“韩流”等不良大众媒体的负面影响以及沉迷于网吧、游戏,导致农村初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涣散、无心上学;社会不良风气灌输了“读书无用论”等;“走后门”、“拉关系”等社会腐败现象,导致农村初中学生认为读书好坏都没有关系。
三、厌学的对策研究
(一)学校要凸显“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中心地位,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要加强改进,这样才能真正的将素质教育实施落到实处。首先教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掌握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并能结合当前的素质教育改革及时做调整;其次教师要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兴趣喜好、学习态度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和平等对待,增强农村初中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转变他们对学习的厌恶;再次,初中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一个平台,教师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通过对象认知程度分级教学和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突出发挥“以生为本”的中心地位,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这样才能更好激活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家庭是培养教育孩子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部分。作为家长一定要提高自身修养,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和方法,同时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知识,这样才能够构建与孩子互相沟通的平台,进而培养孩子健康个性,维护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三)通过发展学生智力和心理特点克服农村学生厌学情绪。首先,要发展学生智力,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其次,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自尊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养成良好人格特征、克服依赖性、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平台,形成持之以恒的学习习惯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等措施,逐步遏制厌学现象。
(四)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农村初中学生的成长成才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通过整顿净化传播不良风气的大众媒体,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环境和引导开展好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教育;整治学校周边“网吧、歌厅、游戏厅”,构建一个安全、健康和和谐的教育环境。
(五)学校要加强领导,配备专业能力和经验较强的教师负责初二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重视“初二乱象”,对初一学生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学生思想引领、校纪校规等各方面教育。同时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工作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和辅导教师,运用专业的心理方法,形成心理辅导工作体系,对农村初中学生进行有效厌学心理干预;学校要加大基础教育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综合所述,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分析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的具体原因,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造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四位一体教育平台,重视培养学生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和内在学习需求,才能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样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遏制,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有效将农村初中学生培养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 参 考 文 献 ]
[1]马淑玲.初中学生厌学原因与应对策略[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0).
[2]邓家金.部分农村中学生厌学化学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07.
[3]周大梅.初中生厌學问题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0.
[4]张建全.初中生厌学原因探究与对策[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5]陈修娟.初中厌学学生的成因及心理干预的策略[J].心语,2018(11).
[6]刘丽.贫困地区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J].学术纵横,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