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2019-09-10刘淑杰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诗歌教学朗读高中语文

刘淑杰

摘  要:很长时间以来,高中语文诗歌教学都不得其法,致使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古代文学修养一直得不到有效的培养。有鉴于此,本文对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内容主要包括: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善用朗读,领会诗歌传达的感情;尝试写作,拓展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信息技术;朗读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结晶,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就当前的诗歌教学来说,教师对于诗歌的解读大都流于表面,未能有效地带领学生探究其中情感、思想以及写作技巧。笔者任高中语文教师多年,对于诗歌教学还算有一些研究,现归纳如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借助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创新诗歌教学的方式,从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作者对于“蜀道”的描述,笔者给学生播放了一个纪录片——《大蜀道》,这个记录片中着重展现了蜀道的险峻,通过短短几分钟的视频,让学生对于蜀道有了清楚的认识,从而在阅读课文时,更能领会作者诗句中的意思。

再比如,在教学《马嵬》时,笔者给学生制作了一个微课,向学生简要介绍了“马嵬之变”这一历史事件,以及有关唐玄宗和杨玉环的故事和传说,并且给学生播放了影视作品中对这一事件的演绎,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这首诗的兴趣。

二、善用朗读,领会诗歌传达的感情

诗歌虽然篇幅不长,但就在这短短的几句中,往往蕴含了深刻的、真切的情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前提下,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最大程度地彰显诗歌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比教师直接的讲解要更有效。

比如,在教学曹操的《短歌行》时,笔者先是带领学生对诗歌的内容进行了讲解,让学生对诗歌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作者求贤若渴以及恢复统一的志向。当他要讨伐各路军队时,他踌躇满志,无畏年老,无畏未知的结局,仍旧愿意一往无前。接着在课堂上,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首诗,通过朗读,让他们明白“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的真正含义:作为上位者,应该学会赏识部下,给部下机会去尝试、去历练,广招贤才,使得天底下的英雄都为自己所用。

再比如,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一首诗歌的时候,教师应指导学生用苍凉悲怆的情感进行朗读。这首诗中有描写景物的词语,像是“舞榭歌台”“斜阳草树”,也有描述作者情感的词语,像“可堪”。通读整首诗,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悲凉情绪,即作者要与孙权和刘裕一样,在绝境中创造不可能,要为祖国立下汗马功劳。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更使得他们感受作者深重的忧虑与一腔悲愤,这对他们领会诗歌要领很有帮助。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便是朗读的奇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重视朗读的地位,不应只是单纯讲解诗歌的意思,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自己体会诗歌传达的情感。

三、尝试写作,拓展学习能力

让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进行古代诗歌的写作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高中阶段的学习,古代文学修养已经有了一些积淀,让学生尝试性地进行写作,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当学生对诗歌的书写规律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够依据这些规律进行仿写或者改写之后,他们对于诗歌的一些基本知识以及其要表达的内涵可能就会有一些浅显的理解。基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

首先,教师可以教给学生诗歌的特点。绝句、律诗的区别在哪里?每一篇的差别在哪里?这些都是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如,绝句与律诗最大的不同便是字数,律诗格律严格,篇有定句(每首八句),句有定字(五字或七字),字有定声(平仄相对),联有定对(中间两联对仗),但是绝句就没有这样严格的规定,那么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就應严格遵守这些规定,以避免出现常识性错误。比如,学习完《锦瑟》字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此首诗歌,这首诗属于七律,全诗中字词的音调都有规律可循。那么学生进行仿写的时候,应注意这种规律,以进行更好的模仿。这样对学生了解诗歌的构成进而更好地学习诗歌大有裨益。

其次,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依据某首诗歌进行扩写,依据诗歌的意境及其要表达的意思,进行适当的扩写,将诗中未竟之意表达透彻,如此,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知。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改进,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探索诗歌教学的方式,不断进行教学上的反思,以改进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激发学生对于古代诗歌的兴趣,促进学生古代文化修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芝清.于差异中显个性,在错位中促发展——以诗歌教学为例探究学生差异性发展[J].语文知识.2015(09).

[2]王东颍.走出诗歌教学的怪圈——2014年高考安徽卷诗歌鉴赏题引发的思考[J].学语文.2014(06).

猜你喜欢

诗歌教学朗读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关于中学诗歌教学陷入困境的思考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