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体(下)

2019-09-10辛尘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

辛尘

【关键词】《说文解字》;李阳冰;铁线篆;邓石如

【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9)13-0025-03

上古篆体书艺虽然只是当时的实用书写及其技能,并非自觉的书法艺术,但已经具备了作为书法艺术所应具备的艺术因素。也就是说,虽然上古时期先民们尚无“书法艺术”的观念,只是按照实用的需要书写文字。但是,由于上古象形文字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图形性,铭金刻石祭祖纪功的文字书写本身极为郑重,极为讲究并带有一定程度的美饰性,也由于手法极其熟练的书写者心存敬畏、态度端严、倾力为之、追求完美,这种能书者不多、书写作品也很少的篆体正体书艺,其实是比后世的书法艺术更加讲究的“书法”。而殷商甲骨文、东周简帛书之类的上古篆体行草书,一为刀刻、一为墨迹,虽然相对于金石文字更为实用、显得草率,但恰恰因为这样,它们以自身的特色大大丰富了上古篆体书艺。当我们今天以笔法与笔意相统一的眼光来观赏、学习它们时,仍然会为上古篆体正体、草体书艺所特有的“书法艺术美”而感动。

然而,经过秦代以后,上古篆体书艺要么被焚毁,要么被深埋于地下。即使是汉代的篆体金石书艺,经过曹魏两晋以后也消失殆尽。如若不是东汉许慎编著《说文解字》,恐怕传至后世的就不是秦篆了,而是汉代的以讹传讹、越来越讹的缪篆了,后世之人恐怕就很难认识秦篆,更谈不上认识先秦大篆了。(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再次向承传上古文字的许慎致敬!)所以,尽管书法在东汉后期已经实现了艺术自觉,但那是基于真体草书(继而真体行书、正体)由实用书写进入观赏书写的转变,引发人们对实用文字书写的重新认识,而篆体文字早已退出了实用书写领域。尽管篆体文字在东汉中后期得到了重视,但那是出于经学研究的需要,从文字学角度对古文字之形与义的全面考察,在后世作为小学而存在,与篆体书法并不直接对等。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篆体书艺出现了断层。唐代篆体书法家李阳冰曾感慨道:“斯翁之后,直至小生。曹喜、蔡邕不足道也。”意思是说,秦代李斯以后,能写篆体书法的就是我李阳冰了,东汉末年的篆书名家曹喜、蔡邕都不怎么样。

如果说,秦相李斯的秦篆正体书艺是中国古代贵族文化形态书法的最后总结,那么,李阳冰的秦篆正体书法(见图1)便是士族文化形态篆体书法的杰出代表。不同于蔡邕《篆势》仍然着眼于古文字的象形性,较多从字形体势联想自然万物、生命状态,李阳冰主要是从笔法入手,将李斯小篆的结体拉长、放大,而将李斯小篆的用笔从“玉箸”(粗壮)改变为“铁线”(或称“玉筋”,瘦劲)。换言之,玉箸篆尚可铺毫,铁线篆必须提锋,用笔难度有所增大。这些加长了的直曲笔画细线,无不均匀洁净而有清刚之气,“劲利豪爽,风行而集”,在迅疾的书写中完成精准分布、翩然婉曲、修长优雅的结体,诚属不易。李阳冰的篆书笔法,既得力于他对许慎《说文解字》的深入研究,字法精熟而能下笔从容,更是魏晋以来士族子弟追求书法用笔精准、快捷、高难度在篆体书法中的表现。因而,李阳冰的篆书笔意,乃是士族艺术精神的充分表现。五代徐铉继承李阳冰“铁线”笔法,也是得力于《说文解字》研究而力追李斯,可谓士族文化形态篆体书法的殿军。李阳冰与徐铉的篆体正体书法相比较,二者笔法相近而笔意不同,前者个性张扬而后者简淡寡欲,所以前者华丽有名士气息,而后者平实有学者风格。

宋、元、明时期是篆体书法的又一断层。虽然宋代兴起的金石学、元代倡导的复古风,都要求文士学习篆书,但无论是米芾还是赵孟頫,宋、元书家的篆体书法都不复有前代笔法的沉稳精到、笔意的端严深秀,人們研究的是用当下尖锋的毛笔怎样写出“等线体”式的篆书,是剪尖、烧秃、还是扎头?可见篆体书法的笔法已成问题。至于明代李东阳以枯硬的篆体书法名世,也实在是因为当时能写篆书的人太少了。宋、元、明时期篆体书法的颓势表明,进入平民文化形态之后,文人士大夫在书法艺术的字体、书体的选择上更偏重于真体楷、行、草,而退出曰常实用书写领域的篆体,乃至隶体自然会遭到冷落。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将这一时期从简求易篆体正体的笔法,正是平民出身的文人士大夫艺术追求的表现。

篆体书法在清代的崛起,首先是与学术联系在一起的,其后即成为书法艺术的重要字体。康、乾时期朴学的形成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金石学复兴,造就了一批以王澍为代表的学者篆书家,其用笔源自李阳冰、徐铉的“铁线”而更显文秀,加之结体的精熟、工稳、严谨,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书卷气,以及学者书家崇古、敬古、亲古、迷古的情怀,意胜于法。有学者书法家开风气在先,篆体遂成为职业书法家乐于选择的字体。以邓石如为杰出代表的职业书法家,刻苦钻研篆体正体书法之笔法,不仅学习李阳冰的“铁线”,更学习李斯的“玉箸”;不仅学习秦篆,而且学习汉篆,更创造出用汉篆拆分笔法写秦篆的技巧。邓石如篆书笔力雄强,结体作收放对比而显生动,较之于学者书家的篆书有鲜明的个性,法胜于意(见下页图2)。

邓石如的篆法盛行于清代中后期,关键在于其拆分篆体正体的圆转笔画,不仅减轻了书写难度,而且便于取势。职业书法家如吴让之、徐三庚学邓石如,学者书法家如莫友芝、杨折孙、胡澍、赵之谦也学邓石如,吴昌硕虽以写《石鼓文》(见图3)著称,其笔法也还是从邓石如来。这一批书法家共同造就了晚清时期篆体书法创作的大繁荣。他们在邓石如笔法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形成富有个性的笔法,实际上是明代人“性功结合”书法理念在“碑学”中的践行,即以书写者的个人心性与趣尚为笔意,以彰显个性的意来驾驭法,从而实现对邓石如笔法的化脱。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文人士大夫、学者书法家都走这一条路。例如,吴大澂、黄士陵直接从金文入手,揣摩其笔法,以清刚朴厚之法来表现古穆典雅之意;尤其是李瑞清倡导“求篆于金”“神游三代,目无二李”,将篆体书法的取法推溯到商周青铜铭文,从中提炼出凝重而富节奏感的用笔与宽博堂正的结体,表现出渊思好古、宽厚大度、从容有节的笔意。又如,随着清末王懿荣发现殷商甲骨文,以罗振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书家取法甲骨文,以直拙简劲的笔法表现深邃静穆的笔意,为篆体书法创作打开了新天地。但无论是求篆于金文还是求篆于甲骨,终因文字古老,既少又难于辨认,而不能像邓石如一系成为主流。

邓石如一系的艺术思维一直影响着现当代的篆体书法创作,也就是说,在书法走向纯粹的观赏艺术的现代社会,篆体文字不仅丧失了它作为上古文字的神秘与神圣,也丢失了它作为学识修养的端庄与严谨,而成为书法艺术创作可以选用的字体书体素材之一。作者们都习惯于将篆书笔法视为一种纯粹的书写技巧,而不愿深究自己所学的法在古代篆体书艺演变史中处于哪个阶段、具有何种性质;若论笔意,无非是以张扬个性为追求,而不论所要张扬的个性是健全的还是残缺的,是否值得张扬。换言之,现当代篆体书法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简单化、技术化和表面化,使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缺少意、缺少深度。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书法艺术原理的立场,以法与意相统一的眼光来系统梳理古今篆体书艺。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拓宽今人在篆体书法艺术上的取法范围,提高取法的眼界,而且有助于大家以意观法、以意御法,真正实现篆体书法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法与意的统一。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论《说文解字》与基础教育
《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研究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