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

2019-09-10张东晓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高中生交流教学模式

张东晓

在常规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的传递是单向的,且以教师传向学生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导致高中生只能被动接受地理知识,无法达到开发学生智力與潜能的目的。在新课改中,已经有多位教学工作者对这种单一的信息传递教学模式提出了批判,指出教学本是多向的互动过程,教师、学生都有向别人展示个人智慧与分享个人观点的权利。所以,互动、交流也就成为高中地理实施教学改革的代名词。通过观察,发现高中生在这种开放性的学习空间内变得十分积极,而且他们也十分乐意向同伴、教师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实施学生帮扶

每个班级都会有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而且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地理知识板块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个客观学情,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尝试组织学生帮扶活动,即将有着不同学习优势的学生组成“帮扶小组”,鼓励他们相互学习、彼此分享,成为彼此的学习榜样。值得注意的是,实施学生帮扶活动的前提是组成帮扶小组的学生可以彼此帮助,否则,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组织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活动一直都是高中地理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但是却由于分组的随意性导致小组学习要么成为优等生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要么会成为个别以优等生为主要成员的小组展示小组智慧的途径。可以说,不科学的分组会导致中等生、后进生无法参与地理学习,将会限制这部分学生的地理发展。为了让高中生实现优势互补,教师所组织的小组学习活动就必须要坚持“隐性分层,显性分组”的原则,教师也应随时观察,检查小组学习是否有利于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才华。

三、重视分享交流

除了以小组学习活动来让学生加强交流之外,教师还应以“自由分享”扩大学生的交流面与互动范围,使高中生在分享与交流中扬长避短,展露魅力。当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所以高中生的互动与交流还应延伸到课后探究与实践学习等多种活动之中,甚至可以借助于网络交流来增加学生分享与交流的途径与方式。总而言之,让学生实现优势互补,一定会伴随着大量的合作活动,教师要做的便是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丰富学生合作学习的形式。另外,教师也需要向学生阐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让高中生抛弃错误的学习观点,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分享中享受交流与合作的乐趣。

猜你喜欢

高中生交流教学模式
如此交流,太暖!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