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弓形虫病与嗜血支原体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2019-09-10刘艳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19期
关键词:诊断防治

摘要:猪弓形虫病又被称为弓形体病,是由刚地弓形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原虫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呼吸极度困难、妊娠母猪出现流产、产下死胎等特征。嗜血性支原体病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支原体经呼吸道感染后,会损伤纤毛和上皮细胞,改变肺细胞吞噬功能,使得猪群产生严重的免疫抑制。临床上由于嗜血支原体病同样会表现出呼吸道症状和猪弓形虫病混合感染后临床症状较为一致,得出较为明确诊断。该次习究主要结合1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猪弓形虫病和嗜血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更好地防范上述2种疾病混合感染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猪弓形虫病;嗜血支原体病;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72

0 引言

临床上由于嗜血支原体病是一種严重的免疫抑制疾病,该种疾病在猪群中传播蔓延后会严重影响猪群免疫功能,很容易激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多种传染性疾病。猪弓形虫病是夏秋季节很容易传播流行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上述2种疾病混合感染和养殖场的饲养管理有密切联系。2种疾病混合传播后,所造成的临床症状十分严重,具有很高致死性,因此必须采取针对措施进行严格诊断,明确致病原后选择对症药物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发病率。

1 发病经过

2018年7月13日,某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场养殖的生猪出现发病情况,该养殖场共养殖生猪320头,其中成年猪183头,仔猪137头。该养殖场先后有几头仔猪出现体温升高为41℃、呼吸极度困难、2只耳朵发绀、采食欲望下降、便秘为主要特征的发病情况。养殖场虽然制定了比较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但是养殖户并没有严格执行。养殖场整体养殖密度较大,不同日龄猪群混群养殖,猪群间相互接触很容易导致致病原的传播蔓延。此外,该养殖场也没有对猪群进行严格的驱虫管理。

2 临床症状

发病后患病猪体温升高为41℃以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鼻镜干燥,精神萎靡不振,采食欲望下降,病情较为严重的停止采食。发病初期患病猪会出现便秘症状,随后出现腹泻,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病猪的呼吸道症状更为严重,呼吸极度困难,呈现明显的腹式呼吸,张嘴喘气。发病1~2d后,在个别患病猪的耳朵、鼻子附近,四肢下部和腹部皮肤表面会出现紫红色斑块,出血淤血严重。部分患病猪因为呼吸极度困难,不能正常站立,站立时全身肌肉震颤,行走时左右摇摆,最终卧底不起,体温急剧下降到正常范围以下,衰竭而死。

3 病理学变化

将养殖场的3头病死猪解剖后,可以发现病死猪的肺尖叶、心叶、隔叶前缘下部表现为融合性肺炎,病变位置对称,颜色逐渐变淡,将病变的肺脏组织横切后,从中流出大量浑浊带有泡沫的内容物,其余的肺脏组织外观呈现灰红色,体积显著增大,气肿明显,肺间质增宽,并在肺脏组织表面出现大量出血点。肝脏肿大明显,肝脏表面出现灰白色的坏死病灶,脾脏显著肿大,呈现红色多发性的坏死病灶。肾脏浑浊肿胀,并存在出血斑点,全身淋巴结存在不同程度的出血和灰白色的坏死病灶。病死猪的全身淋巴结普遍肿大,充血,外观呈淡红色或暗红色,表面紧张,肿大的淋巴结横切后,可以看到大量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和灰白色的干酪样坏死病灶,尤其是下颌淋巴结,病变最为严重。将胸腔打开后可以发现内部蓄积,有大量淡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肌松软,冠状脂肪严重,充血水肿,呈淡黄色胶冻状[1]。胃黏膜高度充血出血,胃底存在溃疡病灶,膀胱黏膜表面存在少量出血点。

4 实验室诊断

采集患病猪的新鲜血液,常规方法分离得到血清后,选择使用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抗体进行琼脂扩散试验,发现上述几种病毒不存在阳性变化。将采集的病料划线接种到常见培养基上,持续培养24h,温度控制为37℃,没有发现致病菌生长情况。将病料粉碎后制成触片,选择使用革兰氏染色剂和姬姆萨染色进行充分染色镜检,发现经革兰氏染色的图片致病原着色不明显,经吉姆萨染色的图片能看到多种形态的致病原[2]。能看到细胞核被染成紫红色细胞质,在细胞内能看到蓝色呈月牙状或梭形的虫体存在[3]。将采集的病料充分粉碎后,划线接种到支原体培养基中,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下分别培养4d,在支原体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细小的致病菌菌落,将致病菌菌落放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菌落中央凸起,外观呈现乳头状,由此可以判定病料中存在支原体。取病死猪的病变肺脏组织和淋巴结组织粉碎后充分研磨,10倍生理盐水稀释后,放置在离心机内离心处理5min,取上层清液接种到三只小白鼠体内,每只小白鼠肌肉注射0.2mL,同时设置对照组小白鼠,接种5d后试验组全部发病,采集病变小白鼠的心脏血液、腹水、脾脏,抹片镜检可以看到大量游离的弓形虫滋养体。由此可以确诊为支原体和弓形虫混合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5 防治

确诊后将患病猪单独隔离养殖,并做好对症治疗工作。每吨饲料添加拜耳公司生产的除病杀1000g和磺胺-5-甲氧嘧啶500g,1次/d,连续使用1周。同时患病猪肌肉注射磺胺-6-甲氧嘧啶和头孢立新,1次/d,连续使用3d,临床症状好转后继续巩固治疗2d。采用上述手段治疗7d后,部分患病猪因为病程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猪恢复健康,养殖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在做好疾病控制的同时,还应该做好猪群净化处理工作。采集整个猪群的新鲜血液,进行1次全血凝剂试验,检测出凝集的血液后,将相应的患病猪立即淘汰处理逐步净化猪群。日常养殖中应重点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做好圈舍卫生控制,及时清理建设内粪便,进行严格无害化处理,保证整个养殖舍清洁卫生。此外,应经常性对猪舍、饲槽、饲养用具和周围环境进行严格卫生消毒。圈舍的蚊虫和猫科类动物是弓形虫的唯一宿主,同时也是引起该种疾病传播的主要环节,因此在养殖场内部禁止养殖猫科类动物。要密切掌握该种疾病的流行病学,进入发病高峰期后可以在饲料或饮用水中添加相应的预防类药物,连续使用1周,提高生猪抗病能力,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蔓延。

6 结束语

近年,随着一系列先进的生猪养殖技术在基层地区推广应用,生猪养殖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养殖技术不断完善,生产链条不断延长,已经成为畜牧养殖产业的支柱产业。在集约化规模化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生猪疫病发病率逐步升高,各种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常常混合感染发生,造成的临床症状十分复杂,诊断难度不断加大,防控不及时还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引导养殖户掌握养殖场的疫病流行特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成为提高疫病防治效率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何彦江,刘自军,周树欣.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控[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8(2):50-51.

[2]李向勇,卓如意,孙志良,等.猪弓形虫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8(2):66-68.

[3]王华,张清,王君玮,等.猪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和诊断技术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09,30(9):73-77.

作者简介:刘艳(1981-),女,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猜你喜欢

诊断防治
常见羽毛球运动软组织损伤及诊断分析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