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苏立影
苏立影
摘 要:历史教学是学生初中阶段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初中历史的学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实践能力,而鉴于目前历史学科的特点,其无法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生活化教学的开展变得非常有必要和有意义。本文主要从生活化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和开展出发,谈论了如何通过生活化课堂建设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增强历史学习的实用性。
關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教学实践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如今课堂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之一,是指通过将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语言和情境的展现,使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并能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在初中历史生活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仍然不容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仍是课堂的主流,教师应该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经验,提出以下几点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材内容
生活化教学开展的首要环节和前提条件就是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深入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教学,保证学生能够结合所学内容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例如,在学习“文艺复兴运动”时,教师通过备课可以得知,学生对于文艺复兴运动本身的了解不深,而对于莎士比亚、达·芬奇等人物和作品有所了解,教师在课上可以展示几位名人的主要作品,使学生感受当时人们的表达方式,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在作品中的体现。同时,可以要求学生在课上模仿达·芬奇和梵高的画作,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对于两位画家的认识,再从他们的作品入手,增强学生对于文艺复兴下产物的认识。又如,在学习“国防建设和外交成就”这一单元时,学生对于长城的了解比较深刻,且大多学生都在假期时间参观过长城,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家都见过长城,为什么它能屹立多年而不倒呢?”在学生能够回答出不断完善或修葺的答案时,教师便可开始“钢铁长城”的授课,这虽然与学生想象中的长城不同,代指的是我国的国防建设,但道理是相通的,只有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国防才能像长城一般屹立不倒。
二、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
单凭教师讲解教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但并不能代替具体情境对于学生情感的熏陶作用。教师可以情境教学与生活化教学进行整合,创设生活化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体验到学习内容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在生活中发现历史,在历史中发现生活。
例如,在学习“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调研学生去往香港和澳门的人数,调查后发现,班上超过1/3的学生去过香港或是澳门,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这样开始教学:“班上好多人去过了香港或是澳门,你们来讲讲香港和澳门与我们这里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吧!”讲的学生津津乐道,听的学生津津有味,随后,教师可以出示香港和澳门的图片,增强学生讲述内容的可信度,同时提出问题:“你能发现香港和澳门回归前后两地的变化吗?”该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发现回归前后的香港和澳门的改变,从而更加明确祖国不可分割的含义,增强学生的民族信仰和爱国情怀。这种学生讲解生活经历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还能避免课堂教学变为教师的“一言堂”,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三、利用真实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学习
历史就是以前人们生活的真实影射,虽说有些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相去甚远,但基本的生活理念仍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教师可以利用真实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角色扮演或其他形式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情形,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全方位了解史实和历史人物。
例如,由于学生基本没有农耕经历,对于“原始农耕生活”这一节课的学习也是一知半解,为增加学生对于农耕生活的理解以及当时人们生活方式的了解,教师可以在校园中开辟出一块空地,引导学生利用较为原始的农耕工具(太过原始的工具不好获得)进行农耕,使学生感受到当时人们农耕活动的艰难。在经历过农耕生活后,学生能够体会到当时人们生活的艰辛,也由衷地佩服当时人们的创造能力,对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的生活方式更感兴趣,学习也较为顺畅。
总之,在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中,学生主体的地位仍不容侵犯,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培养应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应在开展生活化教学前深入挖掘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架起一座结实的桥梁。
参考文献:
[1]王贺强. 浅论生活化教学让初中历史课堂更精彩[J].中国校外教育,2018(07):139+142.
[2]叶琳. 生活的历史鲜活的课堂——生活化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