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国家“文明素质”的真正较量
2019-09-10潘德斌胡星斗
潘德斌 胡星斗
最近,联合国报告指出:“号称道德国家的中国在世界159个国家中文明素质排号倒数
第九,与阿富汗,朝鲜为伍,印证了官僚人治国家道德堕落的规律。文明素质最高的是日本、美国。”①
其实,这并不表明,日本、美国等资本主义的“文明素质”比社会主义国家更好、更强,原因是因为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权力结构为果结构,而目前社会主义各国采用的权力结构为树结构,因而说明目前的社会主义并非是真正的社会主义②,它体现出来的人们的“文明素质”,也就不能代表社会主义国家的“文明素质”。又因为果结构比树结构决定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及文化要好得多(不是同一个数量级的好),所以,人们目前看到的东西方人们“文明素质”的比较,实质上是果结构体制国家与树结构体制国家在“文明素质”方面的比较。从这里可以看出,只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果结构之上时(因任何国家都必须选择这两类结构之一为权力结构),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只有此时,我们才有比发达国家更好的“价值认同”③这才可能是真正的东西方人们“文明素质”及其比较的真正开始。
为什么要把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在树结构之上,这要追索到列宁及斯大林之误了,见④。
树结构的最大本领就是对人及国家性质们的“异化”作用,如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曾有过多次的农民起义,这些起义农民在建立国家制度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以树结构为其权力结构(当然,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树结构及其理论,只是从传统文化中模仿了树结构这一体制。但不管这些“起义农民”本来的愿望是什么,“起义农民”建立起来的国家制度最终都被树结构“异化”成封建王朝了,而无一例外。
其实,树结构是社会主义最大的敌人。它与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尖锐的斗争,结果即是:要么,无产阶级,特别是其领导阶层被树结构“异化”成“封建统治阶层”;要么,树结构被无产阶级最终战胜了,其标致是社会主义果结构体制的建立。
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保持树结构的纯洁性,是全面禁止人们(特别是官员) 经商的,在果结构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虽然没有这些“禁止”规定,但它的权力制约条件非常严谨。一般说来,可以使掌握“公共權力”者不敢经商、不愿经商、或不能经商。到现在为止,中国改革,只局限于“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权力结构(类型)”改革。这就是说,我们现在把保持树结构的纯洁性的那一套完全被打破了(如权力进入市场了),但新的“权力制约”规则(特别是权力结构类型上的规则)没有建立起来,在这类“树结构+市场经济”的这种“四不像”体制⑤之下,我们反而把西方社会的“坏东西”学进来了。如(把不成熟、存在很多争议的)“转基因”技术等等,却被一些怀有各种“利益打算”的“聪明人”引进到国内来,并加以宣传,推广。结果,这些“人”的目的算是达到了,但人民却遭了殃,国家遭了殃。看到这些“高层次”的人,对“改革开放”都如此理解、如此做,人们还有什么“义务”去“学好”呢?!这就是现实中国人以“聪明为荣”,而西方人则以“诚信为荣” ⑥的根本原因(在“人治”社会中,“聪明”无限制,而在“法治”社会“中,诚信”是以
法治”为底线的。如签“阴阳合同”在我国可能被认为是“聪明”的表现,而在西方法治社会中,人们可能连想到这一点的人都不多,但在中国,却被“聪明”的中国人实际做出来了)。于是,宏观上就出现了“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指数却出现负增长” ①的现象。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如胡星斗上述报告的文明素质下降的状态。“再不整治,中国道德就要崩盘了!”②怎样整治?胡星斗教授说:“必须通往真正的市场经济与法治民主的改革。”③什么是“真正的”?所谓“真正的市场经济与法治民主的改革”,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果结构体制来④。只有这样,才会消除上述种种“迷茫”现象。人们所说的“普世价值”,其实是由果结构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价值观。因为果结构是中性的,不带有“阶级性”。而这些“价值观”条文本身又较平和。进而可知:“普世价值”也是中性的,“总书记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⑤(如果不是中性的,它能成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吗?)。
从上述分析知道,当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果结构体制时,与西方展开的真正较量就开始了,特别当我们建立起社会主义外果内果结构⑥体制时,我们已在权力结构上优于西方国家了,将是我们在各方面超越美国的大好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