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思考

2019-09-10王坤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档案管理

摘要: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农经活动的客观记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基础要求。本文从其重要性出发,针对目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分析完善农村经济经营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档案管理

全面、完整、规范的经济管理档案是对农村发展历史的尊重,更是对其改革建设的见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建设,切实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档案管理工作又是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对象,因此,在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与特点,完善平台建设,克服困难,提高集体经济组织档案管理的队伍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督促相关责任主体稳妥推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发展。

一、档案管理工作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和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和进步,农村生产建设实践过程中生成的大量珍贵档案资料,是农业生产进步的见证与写照,是农村改革历史发展的重要凭证。妥善管理和开发与应用这些档案资料既是档案管理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农村经济经营发展的需要,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信息时代的21世纪公民,对数据与资料的敏感性使得我们不得不继续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档案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没有了丰富的数据资源,档案信息服务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除了要加强对农村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外,还要重视其开发应用,狠抓档案资源建设工作,帮助农村经济建设找到新方向,使其成为农村经济经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一)对农村经济经营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阻碍其发展的问题,如一些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重视,法治意识淡薄,资金投入不足,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村保存的档案资料以上级来文、党建材料等居多,涉及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或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档案寥寥无几,这主要是由于部分管理者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未看到其长远价值,没有及时对重要的档案资料归档处理,对一些问题的记录也不全面,文件没有实现集中管理,造成大量档案资料流失在外,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档案丢失,文件难以归档等现象,给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消极影响,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

(二)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农村经济经营档案是管理者和村民们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具有很多富有利用价值的文字、图表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管理这类档案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需要熟悉农村的发展情况和具有一定档案管理知识与技巧的专业人员才能胜任,现代档案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做好对归档保存工作,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能力,才能实现对档案价值的有效挖掘。事实上,大多数农村档案管理人员文化水平低,多为农村本土农民兼职,对档案管理工作业务并不熟悉,在领导干部不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下,也没有较高的工作素养与职业道德,又缺乏档案的业务学习与培训,不懂得如何科学地整理档案,做过简单收集整理的档案也都是些零散的材料,不成系统也没有得到及时地更新,档案管理工作成了简单的“档案存放保管”工作,无效的材料堆积得越来越多,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档案管理相关配套设施不完善

农村经济经营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配套硬件设施支持配合,目前部分经济发展得好的农村地区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等办公处理设备,然而还有很多地区仍在沿用手工记录、手工查询等传统方式,软硬件设施并不完善,没有利用现代化信息管理方式。部分农村甚至还缺乏专门存放档案的空间和档案柜,档案保存环境简陋,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重要档案损坏流失,不利于农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使得档案管理失去其原本意义。

三、如何加强农村经济经营档案管理工作

(一)加强宣传,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只有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不仅需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坚定服务信念,转变对错误认识和随意的工作态度,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价值,积极学习提升自身能力,积极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才能有效提高农村档案管理工作服务质量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宣传,使得广大村民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惠民的重要性,才能在村民们的支持与配合下降工作做好,因此,首先要大力宣传《档案法》,提高干部与全体群众的档案管理意识,加深各个村民对档案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自觉收集与配合档案资料的整理、完善工作。最后,对于农村地区的档案管理工作,乡镇领导干部的重视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很大作用,应当将村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考核计划,成为综合考核的依据之一,从而引起管理者与村民对农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二)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经营档案管理制度

上级部门应当积极开展并完善档案管理相关制度,通过基本原则和相关制度的规定提升全体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给档案管理的工作改善提供依据。首先,注重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在管理制度中必须明确归档文件形式为原件,因特殊原因提供复件的也要注明原因及出处,同时还要保证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图样清晰、签字盖章等具有法律效应的标识完整等,确保档案的形成质量。其次,对于档案的收集整理,要坚持同步运行的原则,档案规范管理工作必须与农村经济改革工作同步进行,使得农村档案能够及时、完整、准确地反映农村改革状况,在收集的同时要做好档案鉴定工作,将有关意见、请示、报告、批复等材料收集齐全,并明确保管期限整理好。最后,在档案管理制度中,还要强调档案的利用服务,档案管理并不是简单的档案保管或档案存放,更重要的是能为社会提供利用服务,为查阅档案提供便利條件。

(三)提高檔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

完善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从人员管理为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是合理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与基础。对于档案管理人员,需要有服务群众的理念,亲下基层,深入前线,既可以使档案收集工作更加完整准确,又能使群众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档案管理人员要意识到自己工作光荣性与神圣性,用足够的责任意识来对待这份职业。档案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观,在工作中以大局为重,协调配合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团队的通力合作下促进工作的完成,因此,在管理档案时,要加强上至主管部门下至基层之间的联系,出现归档延迟或缺档现象时及时补档和归总,提升工作质量。当然,这一切都需要从强化培训人手,提高村级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教育培养,鼓励工作人员通过培训和自学的方式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四)完善相关设施,强化信息化管理

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农村档案管理的发展也不例外,计算机技术逐渐成为档案管理操作人员的基本技术.要使档案管理人员具备计算机办公的基础能力,需要做好培训技术与人才引进工作,让档案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通过对计算机操作的学习掌握相关技术,还可以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和计算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农村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建立一支优秀的农村档案管理队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完善信息化管理相关设施,简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业务建设规范,如在息烽县农村土地经营权等级颁证档案验收整理的过程中,共整理、扫描完成档案6825盒58749件,数字化扫描1604227页,其中A4幅面1602458页,图纸1769张,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下完成了信息化管理。

四、结束语

规范管理农村经济经营档案意义重大,新时期农经档案管理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竭尽所能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为农村经济进步提供帮助,建立健全农村经济经营档案长效管理机制,定期搜集整理,在高素质档案管理队伍的帮助下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加强信息库建设,实现现代数字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闫光磊.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思考[J].南方农机,2019,50(4):65.

[2]白磊.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17(17):99.

[3]刘召芬,李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9):26.

作者简介:

王坤,睢宁县沙集镇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江苏睢宁。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档案管理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浅谈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如何做好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