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

2019-09-10熊耐娉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18期

摘要:世界在不断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频繁。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变大,为中国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也为中国的物流行业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助力国家发展,需要对物流行业进行改革,使物流行业更能适应于现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也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文针对在国际化经营战略中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以提升物流企业的竞争力以及营业效率方面展开研讨。

关键词:国际化经营战略;物流企业的成本管理;方案策略

一、引言

世界经济化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也变得越来越频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中国与外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频繁。这也带给中国物流行业更大的挑战与压力。为了保证物流行业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更好服务社会,物流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一系列的改进,从而才能保证企业自身满足目前社会的需求以及能够在现在的情形下更好地发展、进步。企业在对自身进行改进的过程中对于成本的控制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自身在貿易中能够获得更高的利益。在目前的中国物流行业的管理之中存在着严重管理上的不足,造成中国物流行业在运营过程之中有大量的资本流失。现在中国的物流行业需要对成本进行管理,以帮助物流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本文针对物流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以及对物流企业进行改革两个方面讲述在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物流企业的收益以及发展方向。

二、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物流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在现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社会之中个体进行贸易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贸易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交易也不再受地区的限制,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变得十分的频繁。而在这种情况下,物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财力。物流企业的发展就需要对物流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管理,减少在物流的过程中的成本流失,使中国物流企业可以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成本的浪费,是可行之举。

(一)加快输送速度

在物流行业中物资输送的速度与企业的收益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若能保证物资输送速度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甚至超过社会的需求就可以减少企业在对物资进行运输的过程中的消耗。物流企业将物资的输送速度加快,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物流的效率。与并未加快物资输送速度时相比,企业在加快输送速度后,同样的时间里输送的频率更高,物流效率更高。输送速度的增快可以减少在途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更加有利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加强质量控制

在企业对物资进行运输的过程中,客户对两个方面的要求比较高。一方面,人们对物流运输的速度要求比较高,另一方面,客户对物流运输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要求企业在物流过程中能够尽可能保证物资在运输过程中的质量。在物流企业对物资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质量不合格的情况下,物流企业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运输质量差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声誉,对物流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物流运输的质量是保证物流企业在运输的过程之中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的重要措施。

(三)企业之间结盟合作

在国内以及国际之间的物流活动中,现有的物流企业是比较难以承担大型用户跨国的需求。在物流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鼓励不同的物流企业之间开展不同层次的合作,保证在接收到大型合约时,有足够的软件和硬件实力去接受该项业务并圆满完成物流业务。另外,不同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之中,企业之间可以相互了解彼此优劣势,学习借鉴经验,达到优势互补。实现企业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之中的利益最大化。

三、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成本管理认识不到位

纵观以往都有发展不均衡情况,一种新技术、新事物诞生并不断发展,而其的配套措施却发展十分缓慢。作为第三产业的物流行业的发展情况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会对中国整体经济发展造成影响。目前物流行业中,多数物流企业比较常见的情况是物流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对自身的规划以及设计上出现比较明显的漏洞,不利于物流企业长远的发展。多数物流企业对成本进行控制的措施上比较依赖原本的经验,而较少进行实地的探查,或者企业对成本控制的挖掘深度不够,造成企业所规划的成本管理方案比较难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不够

在对全球比较发达的国家进行研究时发现,发达国家对物流人才有比较全面的培养方案,如德国“双元制”、新加坡“教学工厂”。学生在校期间已经接触到企业实际工作项目,学习内容即工作内容,学习过程相当于工作过程。加上发达国家比较完善的校企合作方案,有针对性开展企业实习,这样的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也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在经济发展情况下,物流行业也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发展,但同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没有相应配套的制度,对物流人才的培养研究及探索力度不足。各大院校都在积极培养物流人才,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上仍有不足,所培养出来的物流行业人才的质量水平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人才的不足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物流行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水平落后

得益于近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服务于经济的第三产业的物流行业也在高速发展。在物流行业中,企业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物流企业都是粗放式经营,对于现在社会之中较为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足,运用程度不高,成本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最为广泛,也是非常具有效率的一种技术,尤其是在对信息处理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目前我国物流行业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业务处理的能力远低于发达国家,造成企业成本控制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不断进步,新技术、新设备不断诞生及发展,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有着比人工强出几倍甚至更高的工作效率,应用到企业将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企业成本。除个别尖端物流企业外,物流行业多数企业在对新技术开发以及新设备应用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低。

四、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物流企业成本控制方案

(一)改进企业发展理念

在中国现在的物流行业中有比较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追求短期成本的控制。这种思想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对企业人员尤其是决策者、管理层转变观念,培养企业员工以及领导团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的长期发展的思想。从企业的短期以及长期两个方面对企业发展策略的规划,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过度追求短期的发展以及短期的利益而损害到企业的长期发展,也不会因为过度思考企业的长期发展策略而忽视企业在短期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挑战。且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企业在大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服务的质量,其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

(二)加大對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现在的社会中,学校所培养出来的物流管理人才的质量难以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企业的发展就需要有相应匹配的人才来推动。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有从学校引进和企业内部培养两种方式。从学校引进的方式最为便利,企业可根据实际业务情况与学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如“冠名班”“订单班”等,这样培养更加适合社会需求的物流人才。企业需要对物流行业、自身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实际情况在企业内部对人才开展专业的针对性培养,让企业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企业生存及发展。若是有可能企业可以与相关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让研究机构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后设计出符合物流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培养以及发展方案。

(三)加大物流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的应用

在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学要利用最新的科技、最新的技术手段以及最新的设备才能保证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也能保证企业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物流企业使用最新的设备以及技术的应用可以在极大程度上降低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资源及差错成本。与此同时,企业可以大力鼓励企业内部人员对工作效率继续提升的方案以及技术进行研究和讨论,促进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提高服务质量

在现在这个社会中,客户不仅对企业的工作效率有要求,也对企业的服务质量有高要求。在现实生活中,较好的服务质量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以及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良好的服务质量可以在较大程度上保证企业与顾客之间更好地进行交流以及沟通,减少由于双方矛盾所造成的成本的流失。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服务质量的提高并没有太大的益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提高服务质量不仅可以减少物流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矛盾,减少不必要资金的流失,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业务,让企业可以更良性发展。

五、结束语

国际贸易不断加深的情况之下,带给物流行业更大的压力以及挑战。而现在物流行业对于成本管理中存在着一定不足,企业需要对自身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不断地对自身进行改进,让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更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更好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罗喧喧,龙子午,陈小波等.基于集团化、国际化战略中企业责任成本管理应用研究——以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为例[J].武汉轻工大学学报,2018,v.37;No.133(3):89-93.

[2]夏秀红.“一带一路”背景下连云港港口物流企业减费降本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8,508(12):30-32.

[3]马卫星.中交三航局,打造成本管理范本[J].企业管理,2017(11):26-27.

[4]壬诗维.浅析房地产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7:247.

[5]王杉,刘思跃.“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有企业金融风险与防控研究[J].兰州学刊,2018,No.296(05):133-143.

[6]谢鹏飞.谈国际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S1).

[7]曹顺文.流通成本构成比和物流成本控制策略浅析[J].当代经济,2017(15).

作者简介:

熊耐娉,广东省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