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融集团公司化解融资难对策研究
2019-09-10曾鸣
摘要: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类现象也同样给国有企业造成了困扰。东融集团作为市国有出资的一级平台公司,一方面,作为融资主体、投资平台、合作载体,承接了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的重任,发挥了产业东融主力军、先锋队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政府给东融集团的定位属于轻资产企业,报表不好看,没有抵押物,给集团融资带来了巨大麻烦。本文在充分分析东融集团发展背景的前提下,结合集团过往融资情况,指出东融集团融资存在的困难,并从优化内部管理,强化外部拓展、合理设计货款用途等方面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谋划更适合集团发展的融资之路。
关键词:国有企业;东融集团;融资难;创新融资模式
东融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提出的“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开发发展战略,立足企业功能定位,克服产业东融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问题频发、矛盾尖锐,充分挖掘国企融资平台的作用,发挥资本杠杆的乘数效应,运用有限的国有資本,引导更多优质的社会资本投入贺州新经济新业态产业的发展。
一、东融集团融资情况
(一)以“装船等水”之势做好融资工作情况
东融集团目前融资的情况包含以下几点:一是获得桂林银行对正泽公司500万元的授信额度;二是中国银行对于海沁公司为主体的贷款250万,已经上报区分行,8月中旬会获批;三是中信银行贷款经过层层过关审批,已经完成授信评级A十级,总行公司部白名单核准,分行相关部门审核,分行信审会表决通过,相关部门会签;四是广发银行授信评级己经完成,计划8月底完成以正泽公司为主体的贷款1000万元;五是工行由于对于以东融集团为主体的授信评级贷款进展缓慢,主要是由于贷款用途理由不充分,通过多次斡旋,达成共识决定以东融集团子公司、孙公司为主体,申请一部分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公司扩大生产经营;六是建行、农行申请以集团为主体的评级授信,目前在走相关流程。
(二)资产负债情况
截至当前,实现资产总额约13992万元,净资产为10157万元(2018年度总资产1.1亿,净资产7756万元)。当前实现经营收入1719万元,其他收益150万元,营业总成本为2082万元,利润总额一148万元,累计缴纳税金177万元(其中东融集团缴税140万元,相关联单位缴税37万元)。
二、东融集团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经营数据不理想贷款获批难
与当地其他国企平台公司对比,东融集团起步较晚,资产实力相对较差的企业。资产总额约13992万元,净资产为10157万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不仅是集团,子公司也是如此。2019年以来,东融集团大刀阔斧进行深化机构改革,薪酬绩效体制改革,推动集团向市场化转型,提升员工积极性。虽然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是经营数据仍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改善。从银行贷款的角度来看,集团和下属子公司利润为负,仅这一条就无法设计信用贷款。再加上集团资产小,营业收入数据小,没有稳定的经营现金流,这些都是硬伤。目前集团在贺州金融机构层面上赢得了各大行的支持,但是在自治区分行的审批流程上,大小问题不断,困难重重,即使过关斩将通过了层层审批,也只是获批小额贷款,效果不佳。
(二)贷款用途设计难
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趋势越来越严,很多银行的钱无法以投资的形式参与地方产业投资中,即使是以前的擦边球——名股实债也已经被叫停。市委市政府赋予东融集团的使命是产业东融,即以产业投资的方式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转移。然而,这种实际用于产业投资的融资贷款设计是的得不到银行的支持。
(三)通过担保获批授信难
东融集团报表数据为负数,很难通过信用贷款审批,这是诸多银行风控的硬杠杠。如果没法获批信用贷款,抵押、质押、担保和反担保成了必选方案。东融集团定位为轻资产企业,却要肩负投融资的责任,这是不可回避的硬伤。没有资产就不可能资产抵押,或者权力质押。若要求其他国企平台公司互保,从操作层面又难以实现。即使引人担保公司担保.反担保条件依旧难以达成.而且无形之中成本又会增加很多。仅以东融集团子公司正泽环保公司向桂林银行申请流动性经营贷款为例:由于桂林银行对正泽公司经营指标的测算不达标,银行从降低风险的角度出发,要求增加担保条件,没有资产的正泽环保公司只能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担保。担保公司要求正泽环保公司提供股权质押,其子公司海沁公司提供设备抵押,再以东融集团的资本为质提供反担保等一系列操作复杂的条款。而且担保费用高,无形中增加了贷款成本。虽经过多次往返于银行和担保公司之间的沟通斡旋,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协调。最终走完了全部贷款流程,但是举步维艰,十分艰难的获得了仅仅500万元的授信额度。
三、化解东融集团融资难题的对策建议
(一)优化内部管理,强化外部拓展
在内部管理上,东融集团通过自上而下的体制机制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整个公司面貌焕然一新。练好企业内功,做好企业的加减法。在这种比学赶超的氛围下,公司的经营效益将会越来越好。才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为后期获得银行融资,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布局,运用“股权十债权”的模式兼并重组其他企业,才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在外包扩展上,以正泽公司为主体,寻求合作,投资和兼并其他公司,通过优势互补的方式,寻找资产、营业收入较大,但是负债率相对较高的企业。这类企业的特点是高额的财务成本,已经稀释了企业所有利润,举步维艰,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重组。通过吸收部分此类企业的股权,达到控制经营权,合并报表的目的。一方面,从银行的角度,拥有国有信用的背书公司更容易获得青睐。银行愿意授信一笔钱,就能够去置换原有较高财务成本的借款;另一方面,正泽公司也能够快速增加总资产和营业收入,突破短期内经营指标无法快速提升的窘境,解决企业财务报表不好的矛盾,从而一定程度化解融资难的问题。
(二)合理设计贷款用途
改變以前只想单一的运用东融集团作为贷款主体的想法,化整为零。根据银行贷款要求,采用多个贷款主体申请贷款,针对每个主体的特点不同设计贷款用途。例如:正泽公司有一定的营收,流动经营性贷款可以解决支付保证金和环保工程的部分小型项目的结款;海沁公司可以运用贷款设计成偿还还未支付的设备款项,以及置换之前的股东借款;泽弘公司可以设计成,运用贷款购买污水处理厂的相关处理试剂。尽量学会使用贷款支付日常经营开支,把收入所获得的钱充实公司现金流中,再经过资金归集,把所有子公司的钱归集到集团统一使用,促进东融集团整体资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三)迎合银行风控需求制定对策
东融集团没有资产,经营指标也不好看,极端情况下容易产生对贷款本金和收益的损失,这是银行最不愿看到的贷款风险,也是迫使银行要求企业提供必要的担保措施的原因。东融集团通过合理的资金归集,可以有效地支持为集团及子公司授信的银行。从银行的角度来看,一定的存贷比,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而从集团的角度来看,一定期限的定期存款,也可以获得更高的银行收益,这样的操作有效地化解了矛盾。同时,从风险的偏好来看,银行是一个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金融机构,相互观望是银行放贷时的特点。通过选取一家有合作意向高的银行作为突破,用银行信用带动银行放贷的模式逐个击破,争取更多的授信。
了解投融资的人很容易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由于资产规模大小不同等因素,各大银行的资金使用成本是不一样的。很明显规模小的银行要比大银行资金使用成本要高得多,贷款利率相比就更高。由于银行间的竞争白热化愈演愈烈,为了生存,小银行不得不在贷款机制卜设置更灵活,审批流程更简便,以吸引更多的贷款客户。这就不难得出城商行比股份制银行容易获批银行贷款,自然相较于传统四大行就更容易了。因此,东融集团设计了一整套的融资方案,先通过小额授信,积累银行信用。首先,拿下了桂林银行500万小额贷款,撬动中国银行(传统四大行)250万贷款;其次,推动广发银行(股份制银行)1000万贷款,进而推动中信银行8000万贷款;最后,以这些授信材料,作为辅助材料证明集团具有发展潜力和还款实力,要求工行给予我们8000万贷款额度,去置换之前部分贷款利率较高的贷款,如果这些步骤能按照相应的时间节点走完,就可以有效地推动贷款的层层审批,最终获得大额融资。
(四)创新思路拓展融资渠道
银行贷款只是融资的一种方式,尽管银行贷款在流程、时效以及金额上相对其他方案有无比优越性,但是在资金使用和后期风险处理上,以及撬动社会资本方面远远不如基金的效果明显,使用和投资领域也不如基金方便。充分发挥基金引导投资,促进产业投资布局,也是集团融资最应该思考的方向。成立基金最大的难点是社会资本如何进入,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拥有一个专业的市场化运作的基金管理团队,广投集团就是最佳选择。作为广西最大的金融投资集团,不仅拥有强大的基金管理团队,确保资金能够拥有一个稳定的收益。而且深耕投行多年,自身也有充足的资本,来投资一些成长性较高的项目。共同设立基金可以作为东融集团融资的另一种有效补充形式。
参考文献:
[1]李学军.国有企业加强融资创新的探索[J].北方经贸,2014(6).
[2]盛君.国有企业融资现状及完善措施[J].中国经贸,2014(2).
[3]管清友,李奇霖.化解融资难题应约束无效投资[J].中国证券报,2014(7).
作者简介:
曾鸣,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