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与我的教育故事

2019-09-10赵君君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红楼梦班级班主任

赵君君

摘要:《红楼梦》是清代文人曹雪芹的小说著作,本文以教育叙事角度出发,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班集体中的“卑微者”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班级

中图分类号:G2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197-01

红楼梦故事桥段:“二人正闹着,原来贾环听见了。素日原恨宝玉,今见他和彩霞玩耍,心上越发按不下这口气。因一沉思,计上心来,故作失手,将那一盏油汪汪的蜡烛,向宝玉脸上只一推。只听宝玉“嗳呀”的一声,满屋里人都唬了一跳,连忙将地下的绰灯移过来一照,…只见宝玉左边脸上起了一溜燎泡,幸而没伤眼睛。”

贾环“不幸”地生长在豪门世家,更“不幸”的只是一个庶出的身份。因为那时候越是富贵的人家,就越是讲究身份地位的不同区处。所以,贾环在家族中,从贾母,贾政,到王熙凤,再到大大小小的丫鬟、佣人等,他都是不起眼的,经常被忽略,不被重视,与同父异母的宝玉相比,贾环的身份卑微至极,可以说,贾环可以被定义为贾家这个“小集体”中的卑微者。作为一名教师,一个班级的管理者,我们的团队中是否也有“卑微者”的存在而我们却一直没有注意到他们。这让我不得不回想起我初一当班主任时……

“老师!大事不好,我们班的汪同学在上数学课期间手里拿着一把匕首,好多同学都看到了。”班长跑进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对我说,我赶紧扔下手里的笔,起身跑向教室,课问的教室,同学们嬉笑打闹,嘈杂不堪。看到我跑进来,同学们的喧嚣声戛然而止。我出于本能的想大声呵斥王同学出去,突然内心又提醒自己,班主任的工作模式:发现问题——冷静地思考——细致的调查——合理地解决——教育感化集体。我快速的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平静的说了一声:“汪同学,我们去小亭子坐坐吧。”当我走出教室后,喧闹声又开始回响在耳畔,那是青春的脉搏。

相约而坐,我并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静静地看着他:矮小的个子,单薄的身躯,低着头,黑黑的皮肤,两只手在胸前不停地相互扣在一起,脚也不停的抖动着,似乎非常紧张的样子。“不要紧张。”我慢慢说到,“今天数学课上,你手里拿的什么东西?”他的头更低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在学校,为什么拿个匕首?”我开门见山地问到。他声音很低,低到我都听不清他在说啥。“没关系,老师就想听听你为啥要拿匕首到书包里。”我放慢了语调,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最近放学,在校门口有好多外校的学生,昨天扬言要打我,可我打不过他们,也找不到朋友帮忙,所以我就把家里的刀带上了…”他的回答让我吃惊!我和他进行了促膝长谈,我给他列举了好多青少年学生犯错的真实案例,预想了他今天下午拿着刀和外校学生打架的种种可怕后果。他也觉得他的做法是不对的。看到他懊悔的表情,我也表扬了他敢于直面困难的精神,但一定要用合法合理的途径。最后,他也同意把匕首交给我,让我转交给家长。

看着这把锋利无比的“匕首”,汪同学和我的对话内容又萦绕在我耳畔:“我打不过他们,就带了把刀”。我放下匕首,转身望向教室,我看见了一个小小的他:“矮个子,身体单薄,学习习惯不好,成绩差,性格内向,没有任何特长,没有朋友,在班级默默无闻,他的存在常常被任课老师所忽略,甚至连我这个班主任,要不是因为这件事,可能永远不会和他沟通这么多。”他正是班级团体中的卑微者,而在这过去的一学期里,我却没有注意到他,更没有想到班级中的“卑微者”更需要老师、班主任的关注,照顾和鼓励。正为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感到愧疚的时候,我突然想到台湾著名教育家蒋勋说过的一段话:“在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我们都要时刻关心团队里的卑微者,不能对他们视而不见,因为卑微者的心理也是有极限的,一旦触及到他们的心理极限,他们就会反扑,往往这种反补具有毁灭性。《红楼梦》中贾环是卑微者,在这次校园欺凌中,汪同学身体单薄,没有朋友帮助,他是卑微者。放眼全班级,全学校,又有多少像汪同学一样的人每天都存在于我们校园和社会,这些人正是团体中的卑微者,他们一旦遇到挫折,或和其他学生产生摩擦…,其后果不就是我们在媒体中看到的那些悲剧吗?

我下决心要尽我的绵薄之力,来关注,鼓励和帮助汪同学。那天下午的班级教育,我的主题不是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而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根据各科老师的反应,我首先表扬了上课听课纪律好的学生。其次表扬了最近认真完成作业并能按时上交的同学,当然,汪同学都不在其列。最后,我话锋一转,表扬了最近做值日认真仔细的同学,第一个我就提到了汪同学,瞬时间,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汪同学,我也瞥了他一眼,只见他满脸通红,这是他在班级受到的第一次表扬,也是他第一次受到同学们如此高的关注。

之后的第二周,按照我们班自己的活动计划,要开展读书心得分享会。我故作巧遇的找到汪同学,问他的准备情况。他说自己倒是想和大家分享,就怕自己普通话不标准,同学们笑话。我对他说:“马云的普通话也有乡音,不要顾虑这么多!”他微笑着点了点头。班会开始了,汪同学第三个出场,主持人喊道有请汪同学上场时,同学们想起了掌声,尖叫声,我本能的感受到这掌声中更多的是讥讽和质疑。汪同学拘谨的走上讲台,畏畏缩缩的给大家鞠了个躬,在眉宇问充满畏惧中,他开始了,他分享了《老人与海》这本书。他慢慢地叙述着故事过程,渐漸地进入了状态,最后,他总结道: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毁灭的是人的肉体,可是精神灵魂却是不可动摇的,这是我最重要的收获,与同学们分享,谢谢大家的聆听。突然问,教室想起了热烈地掌声,这次的掌声,是同学们由衷的肯定和认可。在第二天的作业批语里,我给他留言了:昨天的读书分享,你做的最棒,让老师也受到了启发。你的基础差,我希望你能像老渔夫圣地亚哥一样,坚持努力学习,期待进步!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慢慢地我发现他上课眼神专注了许多,做笔记勤快了,课间也会主动和同学一起玩,期中考试结束后的表彰大会上,他以“单科进步奖”的身份站到了领奖台上,坐在台下的我,眼睛模糊了。

事情过去的三个月,汪同学成长了。他的改变,打破了我固有的教育惯性——总是对班级中习惯差,成绩差,内项,默默无闻,不惹事的的孩子采取漠视的态度。作为班主任,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关注班集体中的“卑微者”,他们就像是待点燃的火把,我们应该放下身段,用耐心和爱心,让他们绽放出生命的火焰。

猜你喜欢

红楼梦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我的班主任①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
续红楼梦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