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2019-09-10刘登友

读与写·教师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信息技术学生

刘登友

摘要: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学生从小学3年级就开始学习计算机,而有些学生在小学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再加上家庭条件的差异,造成学生之间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相差很大,给计算机的教学带来了很大问题。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纲要中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成长,本文从在信息技术课中实施分层教学入手,从教师备课开始,确立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任务分层和分层评价,来解决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能力相差悬殊的问题。

关键词:分层教学;信息技术;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2-0148-01

1.分层教学实施的概念和背景

所谓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区别地设计教学环节和进行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实施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学习指导,不仅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选择教法、布置作业,还因材施“助”,因材施“改”,因材施“评”,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从而达到总体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论要求,确立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体现教育的大众化和平民化。为了推行科教兴国的战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必须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信息技术能力和素养,在这种社会形式的要求下,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学生个人能力有很大差别的现实情况,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有层次的主体要求,实施分层教学。

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只有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学习机会,并最大程度地促进其自身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才是有个性的教育,才是适应新课程理念的考虑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

因此,针对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技能差异非常明显的这一特点,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间的差异日渐扩大,增加两极的分化,而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在现有的条件下又实现不了,因此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實施分层教学就有了很强的迫切性,也有了用武之地,即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2.学生的分层

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才能制订出合理的分层计划,根据学生原有基础的差异、能力的高低和学习需求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层次,这是分层教学的基础。

在分层之前,掌握学生实际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所表现出来的兴趣,主动学习能力的强弱,这些都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要考虑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为知识和技能都稍差的学生;第二层为能力表现一般,学习比较被动,但基本上能够掌握教师新授知识的学生;第三层为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很好的学习能力和求知欲,能够主动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学习的学生。这样,在机房座位的安排上,就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坐在一起,避免水平相当的学生坐在一起,出现某些共同问题的时候无法解决的情况。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可以帮助、指导其他同学。这样,不会的学生可以从同学那里得到帮助,能力好的学生也可以在帮助同学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教学目标的分层

在教师备课时以及设计教学目标时将教学目标的重点、难点实行分层,设计不同的问题和练习,使教学内容、进度与方法能够符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

4.评价的分层

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时,不能采用统一评价的方式,而应该淡化评价的区分和优劣功能,以其是否在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和提高来作为评价的标准,在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上给予分层评价,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对程度差的学生,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多肯定,多鼓励,只要能够完成一定的技能操作,就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表扬性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兴趣。对第二层的学生,多采用激励性的评价,提示不足,又指明努力的方向,鼓励他们往上一层次的目标靠拢。对于优等生,采用期望性评价,在给予肯定的同时,要求他们发挥创造性思维,积极主动的去探究和实践,在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方面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5.作业的分层

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教师布置的作业,也要有层次性。要求初级学生完成其中难度较低的部分,打好基础;中级学生则要完成带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在掌握知识中寻求发展;高级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任务,但要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形成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应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承认学生差异,尊重学生差异,实施符合个体需要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的解决教学中学生知识水平差异过大的矛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能达到各自学习的目标具体,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学习兴趣,个个都能学有所得,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素质和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信息技术学生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农村学校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