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县级视野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2019-09-10赵洪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7期
关键词: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文化馆

赵洪

摘 要:文化馆总分馆制度是我国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本文以扬中市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度为探讨对象,并从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的必要性、揚中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现状和出现的问题、如何深化文化馆总分馆制度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公共文化;文化馆;文化服务

一 扬中市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的必要性

(一)文化馆总分馆制度是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最后一公里”重要环节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难点在于能否有效覆盖到基层的每个角落,长久以来,基层的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做到有效供给一直是个难题,基层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矩阵网络就存在很大隐患。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能够有效覆盖“县一镇一村”三个层级,将公共文化服务的范围一直延伸到最基层的乡镇,有效化解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实现文化资源的全覆盖,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种举措既是社会公平正义和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应有之义。

(二)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优化资源配置

《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总馆对于分馆的管理重在业务指导和资源调配”[1],其中关键就在于通过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度来整合地区文化资源,使老百姓能够享受到最优质的文化惠民服务。目前,扬中市属于县级市,下属四个镇、两个街道、两个开发区(高新区和经开区),由于各个地区存在发展差异、文化差异,因此在文化资源上也存在先天差别。针对各个地区在文化资源上的差异,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对于促进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很大的作用,有了总分馆制度,许多活动和培训项目就有了落实,文化总馆与分馆的一些闲置的资源也得到了有效利用,不仅有利于加强文化馆与各个文化站、文化街道的业务往来,而且有利于整个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 扬中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一)扬中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的现状

扬中文化馆总分馆制度规划设计上,结合本地经济、人口和社会发展状况,制定文化馆和分馆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及服务目录,统筹本地区群众文化活动,为分馆提供支持。在对外开放上,免费开放多功能厅、展览厅、培训教室、排练厅,免费为分馆提供文化艺术辅导,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2小时。在群众文化活动上,统筹本地区群众文化活动,每年组织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12次,公益性培训不少于12次,成立总管艺术团,拥有相对稳定并经常开展活动的文艺团队不少于8支,业务文艺团队下基层演出不少于20场。截止到当前,扬中市千人拥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面积新增7平米,建成省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4个,农村文化礼堂29个,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00%建成文化馆分馆,每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人员编制3名以上,每个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公共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

扬中文化馆积极推行总分馆制度以来,下乡服务次数近百次,协作各分馆做好“农民(社区)文化艺术节”、“乡村行送文艺下乡活动”、“艺术教育进社区活动”、“法润江洲”法治宣传巡演活动,服务演出活动九十余场。真正将惠民工作落到实处。这些活动走乡村,进基层,迎酷暑,斗风寒,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把文明的新风吹送田野乡村,把文艺的甘霖洒进人们的心田,演出所到之处,总能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2018年由我馆与油坊镇联合创作排演的小锡剧《阿旺的救赎》勇获镇江市群众文艺政府奖金奖、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儿童故事《小青蛙搬家》荣获镇江市第三十届少儿故事创作二等奖。

(二)扬中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中发现的问题

1.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

实现文化馆总分馆制度以来,发现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培养与管理是决定文化馆总分馆制度的成败所在。当前扬中市文化馆总分馆的文化人才队伍存在三个问题,分别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素质不全面、人才培训不得力。造成这三个问题的原因既有文化系统外部的体制因素影响,如政府之前重经济轻文化政策导向的惯性效应影响;也有文化系统自身在管理机制上不足所造成,如对专业技术人员缺少奖惩制度的约束和系统规范的业务培训。

2.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陈旧

在有些公共文化活动中,我们会发现群众的参与热情不足,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陈旧,没有满足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化要求,忽视了对文化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导致公共文化服务的总体能力在旧有基础水平上提升有限,文化供需之间存在的巨大结构性缺陷。因此,我们要重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意愿,理解他们期望成为基层文化的主角的心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来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在参与过程中实现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总之,要千方百计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让公共文化服务充满民生温度

三 深化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建设的相关建议

针对文化馆总分馆制度在主体定位上的模糊现状,要找准定位,积极创新。在当今时代改革开放理念的影响和促进下,转变文化馆总分馆相对独立的个体,将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人员、经费、设施和平台等资源进行统一配置,艺术生产、文艺活动、文化服务等运作实践统一规划,构建起一个统一管理,形成一个整体运营的新型文化馆总分馆体系。要由县区政府牵头,理清各个层级隶属,不但在形式上形成重构,更要在机制上进行重置。要建立好政策保障机制,切实履行总分馆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为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保障、经费保障、组织保障,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永恒. 促进资源和服务下移, 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能力——《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解读[J]. 图书馆杂志, 2017(03):33-34.

猜你喜欢

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文化馆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论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基于公共文化建设的农村大众传播效果管窥
社会力量参与档案公共文化服务路径探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人才队伍建设
浅析公共文化服务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时期乡镇文化站发展困境与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