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至善”校园文化提升小学师生素养的实践研究

2019-09-10梁伟雄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

梁伟雄

【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设“至善”校园文化有着现实意义。通过特色环境熏陶、特色活动引领、课堂教学渗透、图书馆资源拓展、融入式课程开发、家庭教育中推介优化“至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育人功能,提升师生素养。

【关键词】至善;校园文化;师生素养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师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有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建设健康、特色的校园文化,树立良好学风,使学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校园文化通过规范、熏陶、启迪、激励和约束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行为习惯等方面,促进师生素质全面提高。目前,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注重物质文化、忽略精神文化;注重活动形式,轻视活动的实效;注重学生的成长,忽视教师的精神引领等。因此,“至善”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实践是提升学校师生素养的有效方式,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如何建设“至善”校园文化,利用“至善”校园文化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至善”校园文化的主要涵义

校园文化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提出,他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文化,在学校才会形成的一种特别文化。我国在八十年代中期将校园文化定义为“一种区域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全体师生长期沉淀的组织文化,表现为物质环境、规章制度、教育观念、思想意识、行为方式、价值观和这些价值观在物质与意识形态上的具体化。校园文化是综合性的文化体现,既包括学校的硬件也包括软件,既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也体现校风精神。

“至善”校園文化中的“至”指“到达”的意思,“善”在这里是名词,是“美好”的意思,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至善教育”是指到达美好的教育境界。具体讲,是指尽自己所能,从身边小事做起,存善心,行善举。至善教育具体包括身体至善、品格至善、知识至善、能力至善。“至善”校园文化倡导师生存善心、行善举,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一件件小事开始,积善成德,在与人为善的过程中发现和感受快乐和幸福的文化。

二、建设“至善”校园文化的现实意义

1.校园文化自身的功能

校园文化体现办学理念、思想文化、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的规章制度、物质环境等。特色学校至善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从善至善,成人成才。“至善”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影响着学校形象,影响着师生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

2.引导师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航标

“至善”引导着师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熏陶在校师生思想、品行,同时也能拓宽师生的学习视野,良性的思想碰撞可以产生综合素养的因子,让彼此不断成长、不断超越,也使校园文化始终保持生机与魅力。每个老师和学生都在校园里工作和学习,都在有意无意中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陶冶、引导和塑造。“至善”由心而发,形成观念,规范行为,指引方向。所以,“至善”的校园一定是到处都充满着阳光、温暖、文明、和谐,不是墙上的生硬文字,而是一景一物一人散发出的魅力,使心身心愉悦,激发人心向上、向善。学校建设起具有“至善”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师生素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至善”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过渡借鉴,缺乏学校特色

学习借鉴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常用方式。很多学校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地域特点、学校特色整合实施,直接复制其他学校的文化成果、规章制度运用到自己的学校。在“至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这种过渡借鉴别人的硬件建设、制度文忽略了学校“至善”特色的校园文化,起不到校园文化的作用。

2.注重物质,忽略精神引领

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最基本表现形式。“至善”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物质文化投入,把大量的经费用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把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得特别优美,但是忽略了精神文化的引领,忽略了学生的学风和教师的团队精神等的培养。

3.关注整体,忽视班级文化建设

“至善”校园文化建设开始比较重视学校大环境的整体规划和建设,甚至连“每一面墙都说话。”班级文化建设却没有和学校大环境相匹配,体现不了大环境下班级文化的特色。

4.注重形式,轻视活动实效

在节日、纪念日,很多时候都风风火火搞活动,热热闹闹地结束了,却没有在学生的心里留下一点活动预期的效果。注重活动形式,轻视活动的内容和过程,没有发挥活动的体验作用,也就收不到活动的效果。

四、优化“至善”校园文化以提升师生素养

1.特色环境熏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在不同的环境里受到的教育和感染也是不一样的。校园环境表现出一所学校精神的价值取向,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对师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教育魅力在于熏陶人的灵魂,感染人的心境,从而内化为创造力量。优美的物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环境、自然的景物特色、现代化的设施等,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

2.打造“至善”特色的大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学校特色,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学校的建筑设施、环境布置,因地而设,因人而宜,突出学校特色。发掘、继承学校传统,通过厚重的学校历史积淀彰显学校特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学校将“从善至善 成人成才”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一亭一阁、一厅一廊、一尊雕塑、让善文化深植校园每个角落,努力营造至善教育文化氛围,打造至善特色校园。走进校门,正对着的是“希望之星”雕塑;校门左侧的“从善至善 成人成才”学校理念墙赫然入目;功德碑、励志坊、悟心亭、慈惠堂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构成了学校的中轴线,也是学校善文化的发祥地;慈惠堂原名卜卜斋,是建校旧址,现在是图书馆,慈惠堂一楼左边一间是“翰墨堂”,是学生看书、练习书法的好地方;修德楼通往恒善广场的过道是善学廊,也是学生课间休息和看书的地方;校园内,绿树成荫,孩子们朗朗的书声、欢声笑相应和,勾勒出一幅恬静诗意的画面,孕育师生的素养。

3.突显班级文化的小环境

班级文化以学校大环境为方向,以“至善”校园文化为主线,结合班级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以班为本,进行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特色活动,营造精彩纷呈的班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的深刻内涵,点缀特色学校的创建。各班的班规、班徽、班级口号、班级风采、班级墙报、图书角等充满正能量的文化规范和引领班级学生,开展书法、绘画、剪紙、折纸、棋艺、插花、乐器演奏、英语角等多种特色活动,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班级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共同创建的。班级文化的建设是阶段性的。形成班级文化,不但提高班级的凝聚力,而且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个学生心里,外显为良好的行为,促进学生成长。一个个闪烁着师生智慧的个性班名,展示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一个个富有班级特色的队角,绽放着一朵朵美丽的花朵,让师生得到美的陶冶,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共鸣。

4.利用特色活动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建设需要通过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通过一些丰富、特色的活动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能、发挥特长的舞台,也有利于学生提高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开展”“至善”校园文化活动以校园小社团和少先队活动的形式,突出特色活动的兴趣性、活动性、层次性、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5.创建校园小社团,践行“至善”文化

全校一共开设了54个学科、科技、艺术、体育、卫生小社团,把至善校园文化融入到这54个五彩纷呈的小社团中,通过开展小社团活动,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培养至善少年。

6.与少先队活动结合,开展“至善”主题活动

以开笔礼、感恩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校园“善之光”系列节庆活动为基石,创设了以“明德至善”浸润学生心灵的特色德育系列活动,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新态势,彰显学校德育个性特征。

7.课堂教学渗透

把至善校园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唤起学生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向往,可以净化心灵,提高综合素质,树立良好校风,塑造学校形象。课堂上注重营造师生合作探究的氛围,课后注重营造师生平等、尊重的人际心理环境。

8.图书馆资源拓展

学校图书馆中的丰富图书资料,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强大后盾,使校园文化的内容得以丰富,外延得以拓展。定期更新馆藏图书,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其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将其成为学生补充课外知识的窗口。在图书馆慈惠堂,师生通过海量的阅读,不断长见识,提升文化素养。

9.融入式课程开发

课堂是融入教育主渠道。与思品课、语文课、综合实践课等进入融入式课程开发。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融入“至善”校园文化,让师生在课堂上沐浴文化的浸润。

10.家庭教育中推介

家长是校园文化的推动者。通过家委会、家长学校、学校互动将至善校园文化引入家庭教育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至善教育一体化模式,热切希望教师、学生、家长同心协力推进学校至善教育的发展,将校园建设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潜移默化中提升师生素养。

总而言之,“至善”校园文化建设在提升师生素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的问题,要充分理解“至善”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至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它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提升师生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关建国.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德育功能[J].卫生职业教育,2004(11).

[2]卞恩鸿.学校文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8(9).

[3]苑琳琳.浅谈小学校园文化建设[J].校园文化,2013(07).

[4]卢元锴.论学校文化的背景及发展策略(上)[J].现代校长,2005(11).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基于一校多区格局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的必要性
让魅力校园文化点亮心灯
校园文化建设的误区及成因分析
我区高校8项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获国家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