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羊场常见羊病病因及预防措施
2019-09-10王树森
摘要:我国主要的羊养殖品种主要有山羊和绵羊,而养殖的目的在于通过肉制品、奶制品和皮毛达到良好养殖效益。随着养殖观念进步,目前规模化羊场饲养模式得到推广,使养殖户管理更加便利,但在羊养殖中,一些疫病的发生始终对养殖户造成困扰,这些疫病导致饲料转化率降低,影响羊只长势,而在规模化的养殖模式下,部分传染性疾病由于发病快、传染性强、病死率高等特点,为疫病防控带来巨大难度,该文从规模化羊场羊病发生的流行特点和主要发生原因入手,分析规模化羊场常见羊病的治疗对策和预防措施,希望通过疾病防治可以实现养殖户创收。
关键词:规模化;羊场;饲养;羊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41
0 引言
羊肉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食材,在生活治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对羊肉需求也在增加,羊养殖业实现飞速发展,目前各地逐渐实现规模化养殖模式。但是在羊的养殖中,各种羊病的出现对养殖户造成困扰,同时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如普通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都让养殖户蒙受经济损失,也对养殖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破坏。因此,要对羊病分析,并且根据发生病因积极采取预防和措施,对我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 流行特点
在规模化的养殖场中,羊病的发生主要和季节因素和品种因素有关。首先,从季节因素分析,在冬季以及初春时节,一些品种的羊只耐寒性较差,所以会出现感冒以及慢性呼吸道疾病,部分可诱发流行疾病,进而提升死亡率;而春夏季节寄生虫容易大量繁殖,患寄生虫病的几率也会极大提升。其次,从品种因素分析,相较于绵羊,山羊更加容易发病,并且种类不同遭受的疾病也有差异,尤其是寄生虫病[1]。
2 病因
2.1 传染病发生因素多
随着羊场饲养规模扩大,导致羊只容易受到传染病的影响。在养殖中由于引进来源没有保障,并且没有做好引进后的隔离观察,因此有病原菌侵入可能,一旦传播疫情通常控制难度较大,进而对养殖效益造成影响。在养殖场中,羔羊痢疾、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脓包皮炎、羊痘等都是多发的传染病类型,而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危害更加严重,会导致羊只短期出現疫病,并且死亡率很高[2]。
2.2 养殖方法缺乏规范性
在饲养中,养殖户日常管理不佳也是导致疫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主要问题体现在养殖户不合理配比饲料,会造成一些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同时,圈舍活动范围较小也是不合理养殖的表现,由于规模化养殖场圈舍空间有限,但是部分养殖户为节约场地会加大养殖密度,导致羊只容易被传染。很多规模化羊场在管理上也存在缺陷,如没有制定系统的管理措施,没有及时清理排泄物,没有定期进行疫病的防治和驱虫[3]。
2.3 应激因素
在羊只的运输、追捕、分群、去角、助产、疫苗防治等环节中,如果处理不当都会不同程度的导致羊只应激。在规模化羊场饲养中,该因素和羊疾病发生关系密切,羊群的应激反应增强和饲养规模大、不科学的管理是正比例关系。羊只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都会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一旦生存环境存在病菌,会进一步增加发病可能,尤其是怀孕母羊、断奶期羊只更容易受到应激反应的影响,导致母羊流产,影响羔羊进食。
3 治疗对策
3.1 羊普通疾病
羊普通疾病主要是指肠胃炎、羊腹泻、羊腐蹄病和羔羊痢疾,发病原因和养殖不合理有关,会导致羊营养代谢失衡,如肠胃炎,该疾病发生后羊只精神不振,并且腹泻严重,建议在发病初期及时治疗,方法:可以用0.5%痢菌净液口服,使用剂量为50~100mL,或者灌服8~10g止泻克痢粉。同时,建议配合使用静脉注射,对羊只注射5%葡萄糖也可以缓解腹泻症状。如羔羊痢疾,又称红肠子病,主要发生于1~3d羔羊,主要的治疗方法:在羔羊出生12h内灌服0.15~0.2g土霉素,保证1d/次,并且连用3d,也可以口服杨树花煎剂、增效泻痢宁、维迪康[4]。
3.2 羊传染病
随着病菌在羊体内繁殖和排出毒素,羊的免疫力开始下降。而规模化养殖场中大规模爆发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疾病可能会导致羊只大量死亡,该病的治疗主要方法:在兽医指导下,养殖户可喂服九一四0.5g,同时配合静脉注射5%葡萄糖溶液,其中添加红霉素2g,每5天进行1次治疗即可消减症状。
3.3 羊寄生虫疾病
在规模化养殖场中,羊寄生虫病会造成羊只进食情况差,也会在羊体内产生毒素,导致营养不良或者继发性疾病。治疗方法:养殖户可以根据羊只的体重口服硝氯酚,使用剂量为3~4mg/kg体重;或者采用左旋咪唑、抗蠕敏、别丁、敌百虫治疗。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规模化羊场规范建设
第一,养殖户要合理选址,场地和交通要道、生活区域、其他动物饲养场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也要保证交通便利。
第二,场地的地势要略高,朝向要向阳,要保证水电供应方便。
第三,圈舍在建设时要做好分区,如为孕期母羊和断奶羊只提供单独的饲养区域,便于喂食管理[5]。
第四,可以在养殖场度附近建设兽医室,满足消毒、检疫等需要。
4.2 贯彻落实科学化养殖措施
第一,养殖管理是预防疫病发生的关键,养殖户要提供配比科学的饲料,根据不同品种、生长周期、圈舍内羊只数量确定喂养量,对孕期母羊要加大营养补充力度。对于饲料管理,要避免存放在容易发霉和发潮的环境下。
第二,要保持圈舍的卫生整洁,养殖户要定期对排泄物清理,同时把保证圈舍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合理控制圈舍温度,定期对圈舍消毒,养殖场要设立消毒池和消毒间,对于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和车辆也要做好消毒措施,在疫病多发季节,也要加大消毒力度。
第三,同时要做好驱虫工作,在不同季节都要根据管理制度进行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于药物选择,既要保证驱虫效果,又要避免对羊只造成不良影响,可以使用含有伊维菌素的药物按照饲料比例喂服。
第四,尽量减少应激反应。在羊的规模化饲养中,要对羊群规范管理,养殖户和技术人员禁止追捕和避免打伤的情况,要保证圈舍的水源和饲料充足[6]。
第五,要严格执行预防接种。养殖户普遍树立“未病先治”的思想,重视药物喂服预防和预防接种,进而增强羊只的免疫力及抗病能力,预防接种可以对羊口蹄疫、羊布鲁氏菌病等病有效预防。
5 结束语
目前羊规模化养殖依然面临严峻的防疫形势,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常见疾病,加强日常管理,切实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尽量减少羊只的应激反应。此外,还要严格执行预防接种,才能有效防治羊病。
参考文献
[1]曲红杰.规模化羊场饲养的羊病防治措施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8):55.
[2]刘江先.规模化羊场中羊病的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5(2):76-77.
[3]许宗斌.规模化羊场饲养的羊病防治策略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18):166.
[4]李毓,方力文.规模化羊场中羊病的防治措施[J].现代畜牧科技,2018(4):55.
[5]刘长翠.规模化羊场饲养的羊病防治措施初探[J].农业与技术,2017,37(24):127.
[6]董正德.羊场规模化生产中羊病的防治措施解析[J].现代畜牧科技,2018(6):98.
作者简介:王树森(1964-),男,山东阳信人,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