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019-09-10张晓芬

南北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小学生小学语文

张晓芬

【摘    要】在学习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促使他们学习得更加的自觉,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会变得更加的高。因此,想要小学生在语文这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让他们对这门学科产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生  小学语文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90

想让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要抓住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所在。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兴趣进行相应的教学,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使得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对这门学科进行充分的了解。只有当学生对一门课程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后,他们才能明白其中的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才愿意去进行更深层次的了解。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一、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对于一节课的安排是非常紧凑的,因为他们想要按照原有的计划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也为了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甚至在有的时候,尤其是临近期末,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会在课堂上安排大量的教学内容,想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进行消化、理解。但是教师在安排这些教学内容的时候仅仅只考虑到他们的教学目的,为了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能够把课本上的知识充分的把握。却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也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会在这样高强度的教学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学生的大脑在接受教师教学内容的时候,在特定的时间段内他们的大脑能够接受的知识是有限的。而且学生的大脑对于知识的吸收呈现出一个周期性,在课堂开始之初,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效率会比较的高。而随着课堂内容的加大,在一节课的中后期,学生的大脑就会出现疲惫的现象。而此时教师所讲授的一些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会大大降低,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变得非常低下。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能力,进行课堂内容的合理安排,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能够在学习之余得到一定的喘息休息时间。而教师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进行多加考虑,尽量不要在下课的时候“拖堂”,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师生关系的现状

自古以来,学生和教师的关系都是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状态。学生对于教师通常是处于一种敬畏的心理,而教师对于学生也仿佛充当一个“统治者”的角色。由于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为了使得学生能够把这些知识理解透彻,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安排许多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作业来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而学生在大量任务的堆积下,心里就会产生一定的抱怨,导致他们在心里面对教师产生反感,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有意的跟教师作对。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他们对于教师讲解的一些知识点出现无法理解的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会使得他们学习的信心大受打击,导致他们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二)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你对一个人产生好感的时候,你会对他所做出的一些决定和行为产生认同感,从而对于他在行动上给予支持。因此,在教学中如果想要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不仅应该在学习上给予学生一定的帮助,也应该在生活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一些学习状态异常的学生,可以私底下找他们谈话,帮助他们解决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从教师的语言当中感到亲切和温暖。从而增强对于这个教师的喜爱,再把这份喜爱转移到教师所教授的学科上来。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在教学当中,我们会发现对于语文这门学科兴趣越高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通常都是非常好的。而這些学生对于语文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把握、问题的分析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对于一些知识有自己的想法和态度。因此,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要加强他们对于一些知识的掌握。因为他们只有对于这些知识有了足够的了解,他们才敢于在运用这些知识的时候加上自己的想法。而对于这些知识的充分了解,也可以增强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信心。让他们能够在遇到一些问题的时候,联想到相应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当中,应该先加强学生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对于一些知识给予学生深层次的扩展,让他们先在这门学科的内容上建立起足够的信心。

在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内容有所了解之后,他们才敢对一些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的时候,他们就能发现这门学科的乐趣所在,从而不断地增强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把语文教学同生活实际相结合

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往往在人们的印象当中它是所有学科当中最简单的一门学科。就是因为它所教授的一些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的,因此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因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把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同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相结合,增加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气息。因为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亲切感和熟悉感,不少的生活故事也是十分有趣的,常常能够在引起学生大笑的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哲理。书本上的一些知识与生活中的一些趣事相比,学生通常会对生活中的一些趣事比较感兴趣,这些趣事更能够吸引他们的目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寻找一些与课本上知识相符合的一些生活趣事,利用学生的学习心理,增强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

总之,想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并不是一件难事。教师需要合理的安排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间,做到尽量不拖堂,不引起学生的反感。而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的喜爱转移到对这门学科的喜爱上来。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加强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增强他们对于这门学科的信心,在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把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从而不断地增强学生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吴胜莲.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C].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九卷.2015.

[2]陆虹辰.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师版,2015(21):100-101.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小学生小学语文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