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①

2019-09-10易成章

南北桥 2019年2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教学探讨高中化学

易成章

【摘    要】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接受一定的教育,其所接受的教育能决定他们今后的生活。尤其是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教育就是每个学生的“刚需品”。因为现在的时代都处于不断往前发展的状态之中,只有人们接受教育他们才能更好地生活。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  高中化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2.175

越来越多的人将其精力投入于教育之中,教育已成为人们经常会议论的话题。而如何搞好教育工作几乎成为了每个教师的责任,这也是教师们对关注教育人士的一个交代。要想搞好教育工作不仅需要教师的认真付出,还需要教师不断探寻优良的教学法。教学法就好似教学工作的“导航灯”,它能为教学照亮前进的道路。本文将对实验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实验教学法能简化学习过程

虽然时代在不断往前发展,但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却始终没有得到革新。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之下,大多数事物都以全新的面貌得以存在,这也体现在教学领域之中,如教学内容的更新、学生培养目标的更新以及考试内容的变更。并且新时代中的学生也不同于往日的学生,他们持有较多新鲜的想法,面对教学领域中诸多的新鲜元素,教师应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法,老一套的教学法,势必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在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学习内容以及培养目标,在高中时期学生们的学习内容较多且较难,这为学生们的学习加大了一定的难度。据了解很多学生都不是轻松地度过高中时期,而是被动式地苦熬高中时期,高中时期是学生们进入大学的前一时期,这一时期对学生们的要求较高。虽然很多高中化学教师总是在不计劳苦地教学化学,但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却仍不理想。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在化学课上的表现,还体现在学生化学考试成绩之上。很多学生在化学课上的参与度并不高,并且不能始终紧跟教师教学的步伐,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的跌降,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化学教师都需要反复讲几遍。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不仅认为化学学习难度越来越大,还认为他们对化学学习的付出并没有得到回报,有的学生甚至放弃学习化学。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學习的原因,还因为教师教学法的使用出现了偏差。

相比其他学科,高中化学的难度较小。分析高中化学教材,我们会发现其中包含了理论知识和一些实验,然而很多化学教师在课堂中就只讲解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验的教学。很多化学教师还保有“知识就是一切”的想法,他们认为化学实验和知识点并不搭边,然而认真分析我们都知道,化学实验是理论知识的支撑,也可以说,化学实验就是它所对应知识点的“前身”。倘若没有化学实验的反复进行,则也不会有出现在课本上的知识点,也就是说,在讲解知识点时最好结合相应的实验。相信很多化学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一个简单的知识点需要反复讲几遍学生们才能掌握,一般情况下都是因为教师在讲解知识点时并没有结合相应的实验,这就为学生的学习加大了难度。要想使学生们取得一定的学习成效,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该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只有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他们才会有认真学习的决心。倘若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只会一味地给学生增加难度,这样只会使学生们厌于学习化学。而采用实验教学法讲解化学是简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实用的一个方法。因为借助于实验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使知识点更加的形象。

在高中化学考试中会涉及到化学反应和化学式的内容,然而学生们在这一部分中的失分较多。其实这些化学内容并不难,只是教师的教学法没有选对。比如在讲“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反应”的现象时,很多教师都只会告诉学生其反应的现象,并要求学生牢牢记住此反应的化学式,但很多学生都会对其反应和化学式的学习感到较为困难。因为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只了解硫酸铜晶体这种化学物质,要让他们通过教师的讲解记住其反应现象以及掌握其化学式的确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会加大学生学习的难度,使他们认为此部分的学习较为困难。而如果化学教师给予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化学现象,这样就会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他们轻松地学习。

二、实验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在上文中,我讲到了教师使用实验教学法来教学“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反应”的内容。以笔者的经验而谈,“试管中硫酸铜晶体被加热反应”的内容也常常是考试的重点,此部分的内容不仅会出现在实验题中,还会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一般会涉及此反应的现象或化学式的内容,而学生们却常常不能掌握这部分的内容,因为学生们缺少观察实验的过程,只凭借教师的讲解会影响他们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加热试管中硫酸铜晶体反应的现象较难记忆,只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才会掌握反应现象。在学生们做实验的过程中,他们会看到此反应中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的过程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笔者相信通过学生们自行做实验的过程,他们一定会对此现象印象深刻,并且化学式一般是基于实验而存在的,每一化学式中都包含了一些化学反应,因此化学教师不必生硬地讲解化学式,而可以通过实验的进行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式。从化学式的结构来分析,化学式包含两部分的内容,即化学式的左边为发生反应的物质,化学式的右边为反应后所得到的物质,当学生们有机会观看实验的进行过程,他们就会大概知晓此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这样就为学生们学习化学式减轻了难度,同时也保证了化学式书写的正确性。因此每一位化学教师都应该多给予学生做化学实验的机会。

在课堂中演示实验需要化学教师提前准备好实验用品,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同时在演示实验时教师一定要和学生保持互动,切勿学生们偏离实验的轨道,也就是说,化学教师一边演示实验应一边给学生讲解实验或向学生提问。首先每一位化学教师在做实验时应让学生明了此反应的反应物,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关注反应的现象,并要求学生将其反应现象整理、记录,这样才会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当看到反应所产生的物体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所生成的物体,使学生的化学水平能够得到提高。

总之,让学生不断接触化学实验,他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化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中化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亲自动手做实验,这样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刘成伍.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2(26):86-86.

[2]贾国红.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和新教材实验的几点改进[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2(3):94-94.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法教学探讨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初中历史课进行趣味教学的探讨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